收到这张唱片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我担心她会让我失望,在当今如此多的商业音乐下想突出重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好,她走进了我的心.
在介绍此唱片之前我先说一点我听二胡的感受.
二胡一直是我喜欢的民乐器之一,但是用现代手法来演奏二胡我一直都不赞成,二胡那种沧桑的气魄消失的一干二净,每每听到二胡演奏流行歌曲我都觉得不自在,但是我的观念又不知不觉的改变,我买的第一张现代二胡唱片是雨果公司出的情弓
[upload=jpg]Upload/200511152211556878.jpg[/upload]
我觉得在众多玷污音乐的商业包装下,这张唱片作出了另类的典范,包装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但音乐表现是其他唱片没有的,个人认为二胡配乐比较成功的流行歌曲有开往春天的地铁的主题歌配乐,其次是周杰伦的<东风破>,我很少听流行歌曲,但这两首歌曲的配乐确实把我吸引住了.说回情弓,其中都是我们熟悉的流行歌曲,但在选曲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没有那种欢天喜地的作品,曲目如下:
[1] 情网
[2] 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3] 偷心
[4] 来来回回
[5] 这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
[6] 涛声依旧
[7] 情债
[8]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9]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10] 不要这样对我好吗
这样就应对了二胡这种乐器本身的风格,这也是这张CD能够成功的原因吧.
我一直是一个传统的爱乐着,不喜欢花里胡哨的包装,追求淳朴真实的音乐,没有一张所谓的发烧碟,也没有一张SACD,XRCD,当然除了有很强可听性的唱片,比如FIM的蓝调萨克斯等,因此我对原汁原味的民乐就特别推崇,举个例子,江河水的录音,多少人在抢购FIM的那张闵惠芬的唱片,我却独在欣赏着雨果的那张杨瑞演奏的江河水
[upload=jpg]Upload/2005111522283178574.jpg[/upload]
很动情,很悲,感染力异常强烈.再着,雨果新出的胡琴传奇也是这段时间经常听的CD,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长极为保守但不失水准或者说有极高水平的唱片,雨果的夜深沉
[upload=jpg]Upload/200511152232134654.jpg[/upload]
曲目如下:
[1] 夜深沉(鼓:李民雄 京胡:尤继舜)
[2] 姑苏春晓(二胡:邓建栋)
[3] 逛新城(坠胡:曾和耘)
[4] 河南小曲(二胡:马晓晖)
[5] 听松(低音二胡:王国潼)
[6] 月芽五更(板胡:魏冠华)
[7] 中花六板(二胡:沈凤泉、沈多米)
[8] 烛影摇红(二胡:王国潼)
[9] 赶集(二胡:朱玮琳)
[10] 雨打芭蕉(高胡:余其伟)
[11] 昭君怨(高胡:刘光伟)
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去听刘明源,原因是已经不用我说什么了, 民乐乡土味道很浓,在下面的帖子中我会推荐的.
好了,该是说黄江琴的这张新CD了,录音我不想说,是DSD的,保持雨林一贯的风格,清新淡雅.要说的就是音乐了,一开始我在想一个问题,用一个民族的乐器表达另一个民族的音乐,能行吗?答案在这张CD里得到了肯定,不仅仅是有所表达,而且是淋漓尽致的表达,不可否认,是我听到的流行二胡中又一张成功的作品.
第一首作品是那样的欢快,没人能说二胡不能表达喜悦,记得在朗朗的卡内基音乐会上的那首赛马,钢琴的表现把二胡衬托的格外清晰,在这里也也是那样,电子合成器的配乐真正的起到了衬红花的作用,一点不喧宾夺主,心情随着音乐在舞蹈,原来这就是东南亚风情!!
二胡在音乐表达方面,有一种不好用语言去表达的新意,只能请各位原谅小弟在这里不多说什么了,似乎是有一种演奏小提琴的感觉,也就是说表现的不再是那么的沧桑,带有欢快愉悦的色彩,这也正是此CD的主题表现,东南亚风情.
那么怎么个迷法呢,就是我说的叫我如何是好,下午反复播放的次数已经记不得了,现在还在我的CD机里,想想她的感染力吧,我原先对黄江琴是一点都不了解的,现在却可以一下子体会到她的魅力,各位应该明白了吧!!!
值得提到的还有这张CD乐曲的配器,笛子,古筝,萧,小提琴,大提琴.....为这张CD增色不少,可见为此专集的配器也是花了一翻工夫的,打造了一张充满异乡风情的二胡音乐专集,真是叫我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