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几句。
就听过的有限几个版本中,我比较喜欢1、肯普夫+KEMPEN+伯林爱乐的53年单声道版。2、米开朗琪利+与朱利里+维也纳爱乐的现场版。3、齐默尔曼+伯恩斯坦+维也纳爱乐。
这部作品写于拿破仑的法国军队横行欧洲时期。据传贝多芬当时曾说过:如果我对军事战术也象对对位法一样有深入的了解,非得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这首协奏曲即有王者风范又具英雄气慨。肯普夫版从独奏、指挥到乐队都是清一色的纯日尔曼血统,非常好地把握了贝多芬的脉胳。听他的《皇帝》使我想起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很男人。即使是在非常抒情的第二乐章里,也饱含着英雄式的情感。
齐默尔曼在这里再次展现了他浪漫的气质和精湛的技巧。当第二乐章开始弦乐群漂过来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身处雾气弥漫的森林之中,钢琴的进入又象树枝上滴下的露珠――晶莹剔透、温情脉脉。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肖邦的慢乐章,这位肖邦钢琴比赛的金奖得主不愧为扇情的高手。其实,贝多芬的生活中的确有不少儿女情长的故事。
米开朗琪利的《皇帝》是位开明、大度、大气的君主。他的表演已经到了炉火纯青、荣辱不惊的境界。旋律象是不经意中从他的指尖里流淌出来的,那么的色彩斑斓和自然。他表现出来的气势不会敲打你的胸口,而是不可阻挡地渗进你的每一根血管里,让你醉倒。我真怀疑他表演前是不是喝过酒?他真是成仙了!
据说《皇帝》首演是由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担任钢琴独奏,当时贝多芬对他这位弟子在技巧上的随意发挥不太满意,但听众和媒体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正如楼主所说,《皇帝》的版本多如过江之鲫,大师们不同风格的演绎让我们了品味不同的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