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口 百 惠 近 事
自<世界博览>1989年第7期 李佩
编者按:1980年月11月,日本著名影视歌三栖明星山口百惠毅然舍弃大红大紫的荣耀,与电影演员三浦友和结婚,从此在艺坛销声匿迹,使广大歌迷影迷为之深深惋惜.八年多来,虽然她从未在艺坛露面,可她一举手一投足仍在新闻界的密切关注之下,关于她的猜测性报道不计其数,她本人曾公开表示所有未经其同意的报道都是”猜测性”的和”失实”的.那么,山口百惠退出艺坛后的情形窨如何呢?这亦是我国观众所关心和希望了解的.为此,我们在此发表专稿<山口百惠近事>以飨读者.本文材料翔实,均以作者的切身所感和近几年山口百惠在日本发表的署名文章为依据.
急流勇退
八年前,当山口百惠宣布退出艺坛时,人们无不感到震惊和意外.她年仅21岁,正处在艺术的高峰,以她的表演才能和歌唱素质,可谓前途无量,对于一个已经习惯于光彩夺目的舞台和万众为之倾倒的超级明星来说,与这一切诀别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毅力,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牺牲.然而她为何要做这样的选择呢?这要从她和身世,性格和特点说起.
1973年,我初到日本.打开电视,什么都新鲜,特别是歌曲节目.在最走红的歌星当中,一个个头不高,清秀文静,貌不惊人的女孩常常引起我的注意.这就是山口百惠.那年她只有14岁,比起同期的樱田淳子和森昌子来,她的嗓音偏向粗重沙哑,谈吐亮相也稍嫌拘谨,似乎缺少某些少女歌星通常所应有的甜蜜与可爱.从受欢迎的程度来讲,当时的顺序是樱田淳子,森昌子,最后才是她.而在她们三人当中,我最欣赏的却是她.原因是她显得比较持重,言谈举止适度,不忸怩作态,嗲声嗲气.她所演唱的歌曲也与其他同龄歌星有明显的区别.别人唱的都是”美丽的天使之梦”,她却是”假如你希望,我可以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你”.别人唱歌时,爱穿五颜六色的超短裙,活泼可爱的摇着头,用两条小腿打着轻快的拍子;可她爱穿红,黑色调的服装,演唱时身体没有多少摆动,她一出场,就能制造出深沉悲伤的气氛.有的歌星在领奖台上激动的咧嘴哭”妈妈”,而她除了脸上出现些喜悦,真诚地道声”谢谢”外,从不轻弹泪水.由此,她小小年纪就给人们留下了”早熟,深沉,稳重,善于控制自己”的印象.
山口百惠从15岁开始拍电影和电视剧.这使她大大拓宽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她在<潮骚>,<伊豆的舞女><绝唱><风雪黄昏>以及红色系列电视连续剧中成功在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善良,纯洁而又不幸的少女形象,深深打动了千百万观众的心,为她艺术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口百惠的气质和身世与她和银幕形象有相近之处.1959年1月,她出生在一个贫困和不健全的家庭里.她的父母是非法结合,父亲另有妻室,在户口本上,她和妹妹淑惠只是其父”认领”的女儿.她进入文艺界以前,一家三口全靠母亲不分昼夜搞副业维持生计.她父亲有时回来过夜,有时则不能回来,父亲的妻子时而还会找上门来,羞辱母亲一番.她父亲爱财如命,在山口百惠出名前他连学费都不肯支付,女儿出名后他又死死缠住不放,与她母亲争夺”家长权”,擅自以家长身份向演出公司索款.记得日本新闻界曾两次把山口百惠之父推到大庭广众面前,一次大概是1974年,那时她正患病住院,竟在医院会见记者,大言不渐地大谈山口百惠之生身秘密,攻击山口百惠之母独占女儿;另一次是1979年山口百惠做”情人宣言”之后,他凄凄惨惨地在记者面前控诉女儿怎样对他冷酷无情,并预言”山口百惠根本不可能与三浦友和结婚”.没有父爱,失去平衡的家庭在山口百惠的心灵上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生身之父把女儿当成摇钱树,为金钱不惜损害女儿声誉的行为深深激怒了山口百惠.她在自传中写道:”我没有父亲.即使他作为一具肉体在地球上存在,我也否定他的存在....他既不温和,也不坚强,既不纯洁,也不英武.我对他忍无可忍....用金钱断绝血缘关系,我没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悔意.”
不幸给予山口百惠的却是意志的坚强和人格的自尊.她不愿谈及身世,但也并隐讳幼时的遭遇.她过早地尝到了人生的悲哀,体会到了生活的重压,由此也认识了自我的价值.这大概就是她比别人持重和成熟的主要原因.在文艺界如雷鸣电闪的快节奏里,她总能吃苦耐劳,顽强向上.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有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独到见解,也很些倔犟,但从不颐指气使.畸形的家庭结构使她分外珍惜自己的感情,把温暖的家庭视为人间第一大幸福和追求,为此她不惜牺牲一切.
因此,当她与黄金搭档三浦友和之间产生爱情之后,她果断地在家庭和事业之间选择了前者.她认为,文艺界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那里到处是甜言蜜语,极容易使人妄自尊大.与此同时,文艺界还是一个不尊重他人人格,剥夺个人自由的地方.以她自己为例,新闻记者几次三番地追问她是不是处女;把她裙子被风刮起露出风裤的照片当作头条新闻大登特登在画报上;一年之内给她安了13个情人....她的日程全由别人来安排,昼夜兼程,不得半点喘息.她切身感到,对她来说,使工作和家庭并立,实在不可能,与其两方面都患得患失,她宁可舍弃事业,保全家庭.
1979年秋,山口百惠公开了与三浦友和的恋爱关系.
1980年月10月15日,她退出文艺界.在东京武道馆的告别舞台上,她第一次在观众面前流下热泪.
同年11月19日,她与三浦友和的结婚仪式在东京灵南坂教会举行.数千名崇拜者自发前往祝贺.
走入家庭
毫无疑问,山口百惠的舞台和银幕形象给日本人造就了一个理想的神话.据说,她的崇拜者队伍大大超过了其他偶像,主要特征是包括很多女性和知识分子,乃至政界人士和学者.这说明她向上亿的观众奉献了上等的精神食粮,从而也赢得了普遍的爱戴.在一段时间内,日本列岛沉浸在一片”山口百惠热”里.也许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对她的引退感到惋惜和不解.
然而,挽留之声毕竟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决定和主宰命运的是山口百惠本人.婚后,山口百惠改姓三浦(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女子婚后几乎一律改性夫性),确确实实地走入了家庭.结婚时,她说:”如今我身心都很健康.我是一个具有跟随心上人赴汤蹈火的身体和心灵的幸福的女性.今后,我将怀孕,分娩,度过青春年华,变成一个老太婆.现在还看不清的女性的历史将开始并继续下去,我热望和平.我没有更高的奢望,只祈求我们生活得健康而且和睦,我要为此做出努力.我将走向幸福.”
山口百惠很爱孩子,婚后一直盼望早日得子.不巧头三年未能如愿.她终日深居简出,潜心修攻主妇之道,尽情享受爱情的欢乐.她说,由于工作性质和时间关系,她与三浦谈恋爱的时候感情交流很不充分,连一同外出,逛大街,看场电影都不能够.而这些在婚后得到了补偿,在没有孩子的三年里,她得以进一步加深夫妻之间的感情,建立起家庭秩序,为爱子的诞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1984年4月,山口百惠的长子佑太郎降生人世.这给她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她彻底埋头于家庭生活,决心用自己的心血和双手把孩子养育成人.她和普通家庭主妇一样,每日为育儿忙忙碌碌,到超级市场采购生活用品和食物,做饭洗衣,带孩子玩耍.繁重的家务也使她产生过困惑,孩子刚生下的时候,她还为自己的束手无策流过眼泪.但她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合格的母亲,尽管腰缠万贯,汽车豪邸无所不有,但她坚持不请保姆,一切靠自己.她原是简朴之人,从艺时不得不穿红着绿,进入家庭以后,不再讲究穿戴.她说她现在一件出门的衣服可以穿几年,居家时只穿些便于做家务的衣服.她不爱烫发,给人的感觉是清爽,整洁,自然.
1985年月11月,她又得次子.人们以为她已有一男孩,这次一定想要个女孩,可她在怀孕期间就表示”好象还想要个男孩”.不必说,有了第二个孩子后,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张,她也愈发全神贯注地投入抚养孩子的辛劳之中.她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在严格要求孩子方面有时超过普通家庭.她主张把孩子放到有阳光,蓝天,和风,泥土的大自然中去,让他们粗犷地成长.长子3岁以后,她坚持把他送进幼儿园,让他接受集体生活的锻炼,以免他从小养成不健康的优越感,将来不能适应疾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她认为,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完善母亲自身的过程.有了孩子,使她更加关心教育事业,对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非洲儿童寄予由衷的同情.
八年来,最令她烦恼和愤慨的是日本新闻界对她的跟踪.直至今天,多家报刊杂志的记者依然在她家附近”常驻”,又长又黑的高倍望远镜和摄像机仍架在离她家不远的高层建筑上.连去医院看病,去美容院理发,去商店买东西,外出和朋友聚会都会随时随地被搬到电视屏幕和杂志上.这些年来究竟有多少篇关于她的报道,谁也无法统计.她稍有动静,便说她要”复出”,一会儿说她要重返银幕,一会儿说她马上要回归歌坛.不仅如此,新闻界还对她的私生活加入了过多的干涉,或猜测她们夫妻不睦,或推断婆媳不和,还风传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的母亲水火不相容等等.事实上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曾担任山口百惠舞台监督八年的宫下康仁告诉我说,他常与山口百惠一家来往,亲眼看到他们夫妻十分和谐,相互尊重,生活得很幸福.
婚后,山口百惠极少在新闻界露面.她说,她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希望记者们尊重她的个人意志和自由.她不想花费精力去一一否定各种传闻,但否定一切失实的报道.由于她本人和她丈夫所从事的工作带有过多的公众色彩,她对人们对她的关注不乏理解.但她不允许任何人把监视的目光和镜头射向他们的孩子.在孩子具有个人意志之前,她和丈夫不准备也无权把他们展览在大庭广众之中.早在佑太郎出生之前,就有报刊愿出一亿日元的高价”只买孩子一张照片”,这当然遭到三浦夫妇的拒绝.她为她的孩子不能自由去四处玩耍而感到苦闷.有一次,她着孩子到医院去打预防针,谁知50余名记者蜂拥而至,险些把医院的窗户挤破,造成事故.百般无奈,医生劝她先回家,改日派大夫前去巡诊,这引起她的极大愤慨.还有一次,她领着孩子去婆家,几辆监视汽车竟在婆家门口停了好几天,使一心盼望领孙子散步的公婆大失所望.面对这样的现状,山口百惠疾呼道:”请给我的孩子以自由!”
超极名星山口百惠以她八年多的实际行动,逐渐恢复着一个普通人的本来面目.她对自己的选择无懊悔之意,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而立之后
时至今日,人们还对山口百惠寄予极大的关注,期望她重返艺坛,这反映了人们对有成就的艺术家的爱戴.山口百惠到底能否复出?这个话题似乎已经超越了国界.当我穿过王府井南口的地下通道时,常听到卖报人在喊:”请看<XX世界>,山口百惠又开始拍电影了....”
我本人曾翻译过<山口百惠自传>,70年代至80年代在日本目睹了山口百惠从艺的情况,近来又查阅了一些她引退后亲笔所写亲口所谈的资料.假如允许我做某种推测的话,以她的性格,她不会再登台唱歌,似乎也不会重返银幕,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我认为她是一个聪明,果断,言必信行必果的女子.她曾谦逊地说过,山口百惠神话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的产物,是由她,她的舞台工作工员和所有支持爱护她的善良的人们共同创造的.这种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业已成为过去,不可能再次出现.在这一点上,她实在是一个有思想的女子.她知道她留给人们的是一朵美丽动人的鲜花,而任何一朵鲜花都有凋零的时候,与其残花败叶,不如急流勇退,把最美好的东西永久的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山口百惠虽是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存在,但她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假如说她对过去没有留恋和向往,恐怕不近人情.但她是一个既然选择了道路,就会毅然走下去的人,她把爱丈夫,爱孩子作为首要职责,同时也表示要在30岁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开始新的探索.她强调,那决不是重返艺坛.
今年恰是她的而立之年.她的两个孩子也长大些了,也许她会抽出些精力开始”新的探索”.引退时她曾发表自传<苍茫时分>,当时在日本发行200多万册.近年来,她又发表一些散文,并为好友填写了几首歌的歌词.她的文笔比较流畅,虽然功底差些,但感觉很好,由此我认为她今后很可能向这个方向发展.现在日本一些公司拼命做她的工作,希望她能与她的孩子们拍摄广告.据说她对某些有益于少年儿童的广告表示可以考虑.
近年来,我国一些报刊曾几次报道山口百惠将偕家属访华.据我所知,此事并未列入议事日程.山口百惠本人知道我国观众期待她来访,但她表示,孩子还小,新闻界她缠她太紧,别说到外国去,就是在东京出席宴会都会推测一番,所以她想在适当的时候予以考虑.
70年代的红星,80年代的偶像山口百惠正在她自己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至于这是否就是最佳选择,似乎不宜妄加评说.她曾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美好的回忆,这就足够了.作为一名喜爱她的观众,我愿用善良温和的目光去关注她的幸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