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作业,试听柏菲《发烧 黑鸭子》 [复制链接]

查看: 2834|回复: 9
1#
首先再次感谢柏菲唱片和HIFI168送出这张唱片。昨天亲身到海印广场柏菲专卖拿到这张唱片。这是我首次欣赏美丽、活泼的“黑鸭子”演唱。回家后马上试听一遍,整体感觉“黑鸭子”的演绎清新、自然,颇有新鲜感。这确系一支得奖多、口碑好的女声组合。
下面从几个方面讲讲自己的感受。首先是唱片的包装制作,这次采用的是环保装方式,个人感觉这样包装比以往用的纸盒包装好,取放CD可以相对方便些。封面设计没有过多的夸张,有种邻家小女孩在和你边喝下午茶边聊天的感觉。CD附带的小册子比较精美,特别里面的照片每张都洋溢着“黑鸭子”成员灿烂的笑容,设计整体风格就是随和,清新。总体感觉不错。
再讲讲这张唱片的音质效果。这次是在北京柏菲录音棚录的,音色整体表现应该说比较出色,音场仍是一贯的宽广,人声和乐器定位都很准确。对比手头的HIFI年代一,感觉高低两端延伸没那么多,但反而音色更自然一些,少了些数码味。值得一提的是乐队伴奏水准好高,和演唱者配合默契,那把独奏的小提琴也是相当出彩。
最重要的当然是“黑鸭子”的演绎。这是一个三声部的演唱组,但感觉她不象“八只眼”
那样有明显的高、中、低音演唱者,三个声部负责的音域分工不算太明显。整张CD中我最喜欢第三首“踏浪”,每次听到“海上的浪花开呀我才从海边来”,感觉就像三位靓女力邀你到海边一同畅泳,哪怕在深秋季节也倍感温暖。然后是第一首“太阳岛上”和第六首“九九艳阳天”。这两首听着都有谈情说爱的味道,看着三位靓女的“玉照”,听她们细细道来“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真的让人想入非非……我觉得这几首节奏明快的歌最适合她们演绎,给我好清新爽朗的感觉。CD中的慢歌也不乏佳作,如“葬花吟”、“几度夕阳红”等。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雁南飞”有两首,其中第五是男声伴唱的,个人感觉伴得有点造作,还不如第十二首,而且同一CD中好象无必要同一首歌唱两次;第十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得太过温柔,没有壮志的感觉。另外象“驼铃”这首歌,我反复对比手头三个版本(另两个版本分别是HIFI年代1和八只眼“等你到天明”专集),始终觉得八只眼的演绎最对味,最能流露出送别战友那种情感,而其它两个版本感觉都象送同学去搭火车,没有那种革命气息。不过就整张CD而言,“黑鸭子”这次的演绎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一向认为自然最好,要唱出自己风格,没有必要刻意模仿,“黑鸭子”这次做到了。
其实衬此机会也好想发表一下对柏菲的一些看法。老实讲在此之前我只帮柏菲买过一张唱片,就是“HIFI年代1”,这张当年号称如何“HIFI”的唱片我买了感觉好后悔,所以后来就无再“帮衬”柏菲。也许这种“老歌新唱”的方式有不少人接受,但我始终不认同用这么随意的唱法去演绎革命老歌。每次听HIFI年代中的“游击队之歌”和“打靶归来”,感觉就像小朋友在玩泥沙,哪里是去打仗???大家可以听听八只眼对这两首歌的演绎,那真是听了后想马上回去参加大学军训的。所以请“柏菲”在选曲方面多注意一下,虽然要唱出自己的风格,但也不能把一些革命老歌唱得太随意了。另外“柏菲”的录音感觉还是有点薄,虽然这张“黑鸭子”有了不少改善,但中频的厚度感觉还是有所欠缺。录音电平好象也太高的点,每次开到8点就够了,平时一般都开到9点的。
总体而言,如果花40元去买这张“黑鸭子”我认为还是值得的,虽然歌曲都是翻唱,但能唱出自己的风格,听完感觉开心、快乐,这已经足够了。
如果柏菲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制作水准,相信我重新“帮衬”柏菲的日子也不远了。
分享 转发
TOP
2#

进来看到,还以为有意外惊喜给楼主添,呵呵。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1031125483378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0311255976232.jpg[/upload]
夜深了,照片拍得不太好大家见凉。
TOP
4#

低调工程师 在 2005-10-31 1:21:53 发表的内容
首先再次感谢柏菲唱片和HIFI168送出这张唱片。昨天亲身到海印广场柏菲专卖拿到这张唱片。这是我首次欣赏美丽、活泼的“黑鸭子”演唱。回家后马上试听一遍,整体感觉“黑鸭子”的演绎清新、自然,颇有新鲜感。这确系一支得奖多、口碑好的女声组合。
下面从几个方面讲讲自己的感受。首先是唱片的包装制作,这次采用的是环保装方式,个人感觉这样包装比以往用的纸盒包装好,取放CD可以相对方便些。封面设计没有过多的夸张,有种邻家小女孩在和你边喝下午茶边聊天的感觉。CD附带的小册子比较精美,特别里面的照片每张都洋溢着“黑鸭子”成员灿烂的笑容,设计整体风格就是随和,清新。总体感觉不错。
再讲讲这张唱片的音质效果。这次是在北京柏菲录音棚录的,音色整体表现应该说比较出色,音场仍是一贯的宽广,人声和乐器定位都很准确。对比手头的HIFI年代一,感觉高低两端延伸没那么多,但反而音色更自然一些,少了些数码味。值得一提的是乐队伴奏水准好高,和演唱者配合默契,那把独奏的小提琴也是相当出彩。
最重要的当然是“黑鸭子”的演绎。这是一个三声部的演唱组,但感觉她不象“八只眼”
那样有明显的高、中、低音演唱者,三个声部负责的音域分工不算太明显。整张CD中我最喜欢第三首“踏浪”,每次听到“海上的浪花开呀我才从海边来”,感觉就像三位靓女力邀你到海边一同畅泳,哪怕在深秋季节也倍感温暖。然后是第一首“太阳岛上”和第六首“九九艳阳天”。这两首听着都有谈情说爱的味道,看着三位靓女的“玉照”,听她们细细道来“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真的让人想入非非……我觉得这几首节奏明快的歌最适合她们演绎,给我好清新爽朗的感觉。CD中的慢歌也不乏佳作,如“葬花吟”、“几度夕阳红”等。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雁南飞”有两首,其中第五是男声伴唱的,个人感觉伴得有点造作,还不如第十二首,而且同一CD中好象无必要同一首歌唱两次;第十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得太过温柔,没有壮志的感觉。另外象“驼铃”这首歌,我反复对比手头三个版本(另两个版本分别是HIFI年代1和八只眼“等你到天明”专集),始终觉得八只眼的演绎最对味,最能流露出送别战友那种情感,而其它两个版本感觉都象送同学去搭火车,没有那种革命气息。不过就整张CD而言,“黑鸭子”这次的演绎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一向认为自然最好,要唱出自己风格,没有必要刻意模仿,“黑鸭子”这次做到了。
其实衬此机会也好想发表一下对柏菲的一些看法。老实讲在此之前我只帮柏菲买过一张唱片,就是“HIFI年代1”,这张当年号称如何“HIFI”的唱片我买了感觉好后悔,所以后来就无再“帮衬”柏菲。也许这种“老歌新唱”的方式有不少人接受,但我始终不认同用这么随意的唱法去演绎革命老歌。每次听HIFI年代中的“游击队之歌”和“打靶归来”,感觉就像小朋友在玩泥沙,哪里是去打仗???大家可以听听八只眼对这两首歌的演绎,那真是听了后想马上回去参加大学军训的。所以请“柏菲”在选曲方面多注意一下,虽然要唱出自己的风格,但也不能把一些革命老歌唱得太随意了。另外“柏菲”的录音感觉还是有点薄,虽然这张“黑鸭子”有了不少改善,但中频的厚度感觉还是有所欠缺。录音电平好象也太高的点,每次开到8点就够了,平时一般都开到9点的。
总体而言,如果花40元去买这张“黑鸭子”我认为还是值得的,虽然歌曲都是翻唱,但能唱出自己的风格,听完感觉开心、快乐,这已经足够了。
如果柏菲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制作水准,相信我重新“帮衬”柏菲的日子也不远了。





低调兄:如果唔认识你还以为你是枪手呢^o^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510311242287306.jpg[/upload]
TOP
6#

点评比较到位,将柏菲的一些毛病也挑了出来,值得鼓励。
TOP
7#

谢谢E版鼓励,第一次写作业确实有点难,我昨晚从10点开始写,本想写一个钟就可以搞掂的。但下笔才知道要组织好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唱片的感受也不是易事,最后还是决定采取比较平实的表达方式,希望能表达好一个普通发烧友的感受和对唱片公司的期望。
TOP
8#

100分+,谢谢低调工程师的作业。说得很到位。
TOP
9#

喜欢认真的制作,但是,这间公司给我的感觉:越来越变味!

或者说是原地踏步,须知道“古旋时代”已经过时……
TOP
10#

低调工程师 在 2005-10-31 9:01:17 发表的内容
谢谢E版鼓励,第一次写作业确实有点难,我昨晚从10点开始写,本想写一个钟就可以搞掂的。但下笔才知道要组织好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唱片的感受也不是易事,最后还是决定采取比较平实的表达方式,希望能表达好一个普通发烧友的感受和对唱片公司的期望。


看到你发布帖子的时间已经是凌晨1点半了,辛苦了!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