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高音与阉人高音。 [复制链接]

查看: 3764|回复: 14
1#
重现"让女人沉默"的华丽震撼之歌,16世纪初的时候,这种美声是有男孩演绎的, 用阉割的方法创造女高音或女低音究竟起源于何时,历史并未给予确切的解答,但音乐史学家们都认为,阉割之风的延续与罗马天主教堂的教规大有关系。圣·保罗有一句名言:"在教堂里让你们的妇人保持沉默",因此妇女被禁止参加圣咏合唱。每当需要唱女高音时,就由小男孩或阉人歌手来担任。
16世纪初叶,在罗马天主教堂里和歌剧中同时出现了阉人歌手,从此意大利阉人队伍不断扩大。在著名作曲家蒙特威尔地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中,一位阉伶担任了主角。音乐学家赫里奥特认为,到18世纪 ,70%的歌剧男演员是阉人;另一位学者则估计,那时在意大利每年有多4000之众的男童接受阉割。 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蒙特威尔地、莫扎特等)为阉人歌唱家创作了歌剧及其歌曲。那时,无论是意大利的教堂,还是英格兰的歌剧院,在欧洲大部分的国家里,到处都有阉人歌手的歌声。 德国一位学者写道:"年轻的阉人歌手嗓音清脆、动听、无与伦比,任何女性都不可能具有如此清脆、有力而又甜美的歌喉。"18世纪英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查尔斯·帕尼曾这样描述1734年法里内在伦敦演唱时的情景:"他把前面的曲调处理得非常精细,乐音一点一点地逐渐增强,慢慢升到高音,尔后以同样方式缓缓减弱,下滑至低音,令人惊奇不已。歌声一停,立时掌声四起,持续五分钟之久。掌声平息后,他继续唱下去,唱得非常轻快,悦耳动听。其节奏之轻快,使那时的小提琴很难跟上。"就连对阉伶一向持有偏见的法国著名剧作家伏尔泰也承认:"他们(指阉伶)的歌喉之美妙,比女性更胜一筹。"

  1772年,贝尼访问德国时,发现维尔茨堡公爵在他的颐和园内养着15名阉人歌手,宫内还有两个专事于阉割手术的外科医生,据说这位公爵"沉迷于歌剧,几乎因此而毁了他的臣民"。在尼泊尔,许多年轻的阉伶在音乐学院受训。阉童和一般男孩一样,入学年龄为8-20岁,校规很严,一视同仁。学生必须服从音乐老师,即使受罚,罚得不合理,学生也不敢顶撞老师。除了严厉的校规,阉人学生受到的心理压力及其危害特别大。阉生穿衣往往与众不同,而且在演出中扮演的角色引人注目,往往穿女人服装,扮演"性感女郎"。
有关阉割的手术过程,我们今天只能从法国律师查尔斯·安基隆的《阉人论》一书中找到一些文学性的描述,无法知道其准确性如何。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阉割既非切断通向睾丸的血管,也不是割去睾丸本身,而是在动手术前,先让男童进行温水浴以便软化睾丸,尔后紧按住他的颈静脉,直至他失去知觉,这时才开始动手术。

《哲学的思考》第一首里头插有这首歌的片断。到后头真是经典。
名流云集的仿古会场里,猩红的幕布缓缓升起,美丽得病态的深蓝色星际女伶——迪娃,以一种惊艳全宇宙的姿态进入了达贵们的视线。那摇曳的长裙、空灵的眼神以及长满共振腔管的蓝色身体,无一不在提醒着人们,像管风琴一样精致的她,拥有全宇宙最美最神圣的声音!
长笛的呜咽像一名忠实的向导,把你带进了迪娃的咏叹世界。她轻柔的声音不着痕迹地进入了你的脑海,立刻像水银一样流进了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随着管弦合奏乐声的舒展,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伊甸园的景象:
太阳从树叶的空隙处投下绿色的光线,巨大森林的每一片绿叶都在充满活力地招摇。饱含雨水的草原海一样在你的脚下延展,野花以一种热烈的节奏绽开,新鲜的色彩在“噼啪”声中海浪般涌向遥远的地平线。雨落下,种子发疯地成长,拥极其饥渴的速度占据整个画面。接着你看到粉色的花树以极其饥渴的速度占据整个画面。接着你看到粉色的花树向你殷勤地向你开放,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然后幸福地凋零,变成累累的果实和留在你嘴边甘美回味……一年四季、生老病死,生命在隐约的节奏中以一种极端和谐的规律轮回。天空中,迪娃的皮肤微妙地融进了湛蓝的天色,她舒展的手臂和圣洁的声音深情地赞美着这一切。如同象征着自然和博爱的盖娅般,自然同样爱怜迪娃,每一片苍白的花瓣都能感应到她的诉说,每一枚青草的叶尖都震颤着她高音的幸福。
长长的尾音千回百转,最后在最高处化做了一声妩媚的叹息,你双脚离开地面随着音调逐渐升高,终于在最后的叹息声中找回了自己的位置——你端坐在舒适的看台上,意犹未尽。
突然之间,赞美变成了一种责难,咏叹音开始变得急促。迪娃向前抛出长长的手指,措手不及地质问你的罪过。空灵的音色如女神般高远,俯视纷扰的人间,以一种哲学的高度考问你的灵魂,鄙夷你牵强的无辜眼神。于是罪责难逃的你不得不反省。你终于质疑了,怀疑这个超光速的社会已经背叛了神的旨意,那些所谓的正义不过是攻伐战争的借口;你开始怀疑生活中所谓的真实;你开始怀疑人类血统的纯洁……你在她完美的声音中对比出了一切的不完美。忽然你发现呼喊中的迪娃是如此的孤独,如此的哀伤。无论是鼻腔高音的幽怨还是胸腔低音的悲怆,你的泪腺感应到了她流血的心脏。你眼前闪过了一颗千疮百孔的星球,焦黄龟裂的土*裸露出绝望的白骨,迪娃的蓝色皮肤在灰暗的大气中显得非常刺眼,整颗星球却依然为她共振凄凉……
也许你不明白,但她绝不会沉没,像彷徨之后的呐喊,迪娃终于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音色在雄浑的节奏中爆发。你可以感到沉稳的鼓点敲开每个毛细孔,纤巧的花音拨动每根神经。迪娃颤抖,迪娃摇摆,你忍不住离开自己的座位跟随她的舞步、亲吻她的脚尖。她那不可思议的高音一波三折,华丽的花腔却让你感应到她歇斯底里的哭喊。短音轻巧地在灵魂深处滑动,轻易地触碰你不愿提及的伤口;接着长音低声抚慰,把你的目光拉向更遥远的未来。你感觉到自己正被拖入一场战争,那些稳稳衬托她声音的节奏就是迪娃指挥的向你的原罪进发的军队。随着她从腹腔升至顶端的尖叫,你被抛向太空,炸得粉碎。迪娃用最后的力量把一连串超高难度的跳跃音燃烧成灼目的火焰,吞噬掉你最后的灰烬,把你彻底地净化。最后,在她打开的双臂上,你看到自己在白炽的火焰中像蓝色的凤凰一样,得到了涅磐!
你终于明白了绝唱的意义和净化的力量!
分享 转发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

象日本人,变态的美
TOP
4#

为什么美妙的音乐要通过这种极端变态的方式得到呢,这是病态的美啊
TOP
5#

其实我们这些发烧友为了追求好声音所采用的手段,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或多或少都有些“病态”  ^_^
TOP
6#

在18世纪的意大利,瑞加多是一位作曲家,为了使他的弟弟法拉内利的高音歌声不会因为成长而消失,不惜在法拉内利孩童时实施宫刑,结果法拉内利成了伟大的歌唱家.他的醉人的歌声及纯真的魅力迷到不少美女,瑞加多乘机假冒法拉内利之名与他们勾搭,并在感情和事业上处处控制着纯洁的法拉内利,为此法拉内利付出了他的一生......影片简介.
TOP
7#

法拉内利电影原声大碟,不同于大多原声碟,是由完整的咏叹调及弦乐曲组成,保证作品展示的完整性.由假声男高音Derek Lee RAGIN和女高音MALLAS-GODLEWSKA经电脑合成而模拟再现传说中的阉人男高音的歌声,技巧之高,声音华美,感情真挚,是对那时期声乐作品一个很好,很感人的诠释版本.影片获94年金球奖.


[upload=jpg]Upload/200510141026306846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01410275693185.jpg[/upload]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5101322261488988.jpg[/upload]
TOP
9#

阉人男高音逐步演变成了假声男高音Counter-tenor,而且现在随着复古运动逐渐时髦,我有2张(其中一张是LJ里面偶尔能见到的Decca维瓦尔第圣母悼歌Bowman演唱,企鹅三星)。

听起来很好(主要是声线更稳定,气息更长,力量更大),但是心理上还是挺别扭,不如直接来个女中音听起来舒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张真正阉人男高音录音,名字忘了。最后一个阉人男高音(好像在美国)在生命最后阶段居然赶上了留声机的发明,当然音质不会怎样。
TOP
10#

魔帅总是放个炸弹就逃跑了?这是哪里里的帖子也不说明!

西方的歌唱艺术成熟,得益于宗教音乐。教堂里禁止妇女唱歌,童声替代女高音成了一种传统,由此也可以看出天主教残酷的一面。阉人歌手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他们为此付出的很多,大部分人是悲惨的,一些出名的获得的利益是很高的,如法拉内利。

据说一些阉人歌手很早的时候,他们的歌唱技巧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一些高音及花腔的技巧,轻车熟路驾御了。所以,也有关于美声歌唱艺术成熟三百年的说法。

今天这种类型的歌唱叫高男高音,也被称为假声男高音,其中有三位比较出名的。听听其中那位叫朔尔的演唱录音,并不是非常流畅的。 法拉内利电影的声音明显是处理过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