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业----------听风林唱片德国版《梦界》 [复制链接]

查看: 3365|回复: 15
11#

小芽菜 在 2005-10-19 12:05:52 发表的内容
董兄,你的那张《凤凰于飞》送给我了,你难道还保留有一张?


是,呵呵.
TOP
12#

昨天在我们这边有个盲人买了这一张,他老在说这张碟录音好
TOP
13#

迈戈 在 2005-10-19 11:03:59 发表的内容
是的!101℃ 讲的好!拿《梦界》和《空》、《凤凰于飞》做比较是不合适的!

主要是当时考虑到都用了电子音乐,所以才拿出来比较,在风格上我更喜欢《空》与《凤凰于飞》!





《凤凰于飞》常听,可能是《空》太平淡了,对它的旋律缺乏记忆.
TOP
14#

董兄,你的那张《凤凰于飞》送给我了,你难道还保留有一张?
TOP
15#


可以这样说,由于听后不太喜欢,所以确实没有写的具体些,当然,那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正如你所说的“风格我想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如同有人喜欢古典、有人更喜欢爵士、有人喜欢民乐、有人喜欢流行,而有人几种都喜欢。”音乐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
多谢隐贤居士兄指出来!
TOP
16#

101℃ 在 2005-10-19 5:58:16 发表的内容
我买《梦界》一段时间了,听了很多次,正打算写个认真点的感受,看到迈戈的这个评论,忍不住插句嘴。

不建议拿《梦界》和《空》、《凤凰于飞》做比较,因为三者之间无论风格和立意都完全不同,《空》所体现的是一种东方思想,它需要作曲家有着相应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用简单的音乐语汇体现深刻内涵的能力,而《凤凰于飞》更偏重的是主奏乐手们那种即兴的神韵,它需要音乐家们对乐器有着深刻的领悟甚至迷醉其中——俗说的“玩音乐”。而《梦界》与这两者截然不同,至于怎么个不同法,我迟些再专门写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非要做比较,建议《梦界》与《大洋洲》、《千江汇流》之间作个比较,在迷幻方面,《梦界》与《大洋洲》比较接近,区别只在于《梦界》英格玛的影子太明显一点而已,风格上《梦界》、《千江汇流》同属New Age 音乐中的“民族融合”类,两者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体现手法不同而已。而我个人认为,他们之间都各有特色,最好独立欣赏别做比较。





从101ºC兄台如此精辟发言不难看出,绝非一般的玩家。对于迈戈兄的见解我也确实有一些异议。我觉得主题和风格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绝对不可以混淆。主题也许就是作者的创造意图,是他所想表现出的音乐内涵,我想“梦界”的主题已跃然于封面,无需质疑,而且作者在唱片的第一页已经对主题进行了诠释。而迷幻只是它的音乐色彩,绝对不可以说是主题。
对于唱片与唱片间的比较,我也是很认同101ºC兄的见解,而对迈戈兄的对比方法虽然我也不是很认同,但是绝对不反对。我反而觉得迈戈兄最大问题是:不够具体和深刻,只是简单的对比之后就说我更喜欢谁谁的唱片,未免有一些轻率。
我认同101ºC兄“梦界”有“英格玛”影子的说法,这也说明作曲家多少受到了“英格玛”的影响,我觉得这个不影响我对这张唱片的喜欢,整张唱片的旋律堪称优美不为过。第一首后半段的京胡有一种惊艳的感觉;第二首的古琴绝对是我的至爱,听闻唐朝的“秋籁”古琴,琴体不大,而韵味最好,听后确有同感,而大师的演奏也非同凡响;第三首绝对是中、西方音乐的交融,哥利高里圣咏和东方丝竹碰撞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音乐场景的不停变化让人浮想联翩,这首的笛子我也很喜欢;第六首的旋律是最抒情的,有一种浓浓的江南气质......其实我觉得这张唱片的最突出的就是:二胡弦乐群的演奏。以往听的都是单个的演奏为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广州或者北京,很少有这样的二胡群的演奏,北京人拉的琴要霸道一些,江南人拉的琴包括琴的音色要温婉柔和一些。二胡多表现一些幽怨和悲悯的曲风,这里的好象抒情很多,而且我觉得有很多首是按照小提琴的创作写法来的,我不知道听的对还是不对?还望101ºC兄赐教。
站在发烧的角度,我觉得宽度,深度,场感没有任何问题;高频听起来也很亮丽,特别是第八首,超高也上的去;低频也下潜的非常的好;乐器的质感和演奏也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至于风格我想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如同有人喜欢古典、有人更喜欢爵士、有人喜欢民乐、有人喜欢流行,而有人几种都喜欢。我个人喜欢“梦界”。部分细节还在感觉之中,有机会和大家研究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