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铝带”与”静电” 结合在一起彷佛显得有点是特别的、新的、高科技的联想。实际上,对这些驱动产生音波的方式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延伸到到1980年,增加较低的频率的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这种驱动单元设计,首先构思而且发展于高音单元。稍后,较大的尺寸的音箱才在1989年产生,有较棒的低频延伸,但是最低的频率是由hybrid的、成本较低的、传统的锥盆驱动单元达致的。
有时我们读到评论员对这种设计的音箱说:回放出来的声音非常”真实的”。其实可以说是一对”真实的”铝带音箱,早在在20 年以前已经构思成熟。它的结构通常狭窄、单薄的金属薄膜在每端以夹子固定,悬浮在一个衡定的、规格一致的磁通量场所组成。讯号电流被通过,讯号电流与固定式磁场产生互动的时候,磁场对金属薄膜产生吸引与相斥作用,引致金属薄膜交感共振,发出声音。改变这个基本的设计,更好的控制夹紧铝带的边缘,可以减少了混附讯号的产生,大区域铝带,用来再生较低的频率。
最重要的是在所有的类型驱动单元中,无论它是用什么方式去振动空气,都会是线性地移动,它们的特性必定遵从线操作位移音域领域。
有好多因数有助于到获得线性(因此可以降低失真)效果。
首先,确保磁通量区域的一致衡定;
一些现行的这种类型音箱是”真实的” 二维的平面设计,单端型,或只是一边有振膜的磁场(发现这种类型中膜的驱动单元中,以空气运动产生出来的声音枯燥无味);
振膜被移置远离磁铁愈远,磁场也愈比较弱(或减少了通量密度);
这些设计引致增加偶数谐波失真产生(最显着的是二次谐波),加厚了声音和令到细节变得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