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9291831136527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9291831243181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92918313465482.jpg[/upload]
華爾特
根據紀錄,華爾特的《偉大》錄音有5個:(1) 1938年,倫敦交響;(2) 1940年,NBC交響;(3) 1946年,紐約愛樂;(4) 1950年,斯德哥爾摩愛樂;(5)1959年,哥倫比亞交響。市面上最常見的兩個,就是 (1) 與 (5) 的錄音,而這些錄音中,據說是以紐約愛樂的版本獲得的評價最高。無論如何,華爾特在他的指揮當中都流露出一個溫暖的特質,呈現出《偉大》在龐大厚重的樂思中浪漫的一面。1938年9月11-12日的版本呈現的是一股有衝勁,較為激昂的《偉大》,隨著時間的過去,《偉大》的張力依舊,不過又多了更多的光澤與溫暖氣息,這是華爾特與眾家大師頗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的《偉大》版本最值得細細品味的部分。
克納佩茲布許"Kna" 留下的舒伯特交響曲錄音以《未完成》較多,《偉大》則少的多了。CD應該看得到,買得到的大概都是1957年10月27日與維也納愛樂的現場錄音,相較於一些音響不厚重的演出,克納佩茲布許的這個演出可說是有如邁著如巨龍般的沈重步伐,第四樂章速度算很慢的,而其他的樂章不會過於緩慢,整曲皆如波濤般洶湧。克納佩茲布許的貝多芬、布拉姆斯與布魯克納交響曲的音響都頗為沈重,在龐大骨架下的是一種爆發的力量,舒伯特的《偉大》也是這樣。克納佩茲布許的這份演出是一個聽起來頗為耗神,但講歸講,這仍是一個相當傑出的版本,喜歡的人聽了可能會著迷其中,如要收藏,推薦的是Altus復刻的CD。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