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黑胶库存,我爱你黑胶大出货 [复制链接]

查看: 2357|回复: 6
1#
1,老牌唱片公司西敏寺公司出的MOZART交响乐全集的第1集,MOZART人人都听过,但是很少有人听过第1到第15号交响乐吧?著名指挥莱因斯朵夫指挥演奏。6LP,200元。

[upload=jpg]Upload/20059281420532356.jpg[/upload]


2,著名钢琴家霍罗维茨演奏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现场录音,非常棒的演奏,录音也几乎完美无暇。120元
[upload=jpg]Upload/20059281423959417.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592814323635492.jpg[/upload]

贝多芬的交响乐全集有无数的版本,这套卡拉扬在上世纪60年代在DG的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一套。大荷花版,650元。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9281850353973.jpg[/upload]

一代名指挥比勤的学识脾气和指挥都首屈一指,这张他指挥的海顿交响乐味道纯正,60元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592814261755941.jpg[/upload]

录音的领域来说,常常在买发烧片的人应该对于喇叭花(Sheffield Lab)唱片公司这个名字不感陌生,CD唱片流行前,传统黑胶唱片(LP: Long Playing)大行其道时,它视是以制作、发行非常优异的录音唱片著名。不要以为传统的黑胶唱片声音会逊于现今高科技的CD、甚至DVD。如果你有机会去做两者的比较的话,老唱片那种自然、平易近人的纯模拟声绝对会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喇叭花的唱片有什么特色?它是一家唱片小厂(和RCA、Decca相比是小多了)因此无法像大厂一样,拥有庞大而完整的工作人员与器材,但是它的录音效果却是极为优异的。好在那里?它的唱片听起来音质都极为自然,但对于音场的描写却十分的逼真,只要用一般的手提音响就可以听出这样的差别。当然,用越好的音响就更可以让你〝看〞着舞台,数台上有多少人头在演奏,夸张一点的话,你还可以"目测"舞台的纵深呢!这是很多标榜发烧的唱片不一定都能达到的效果。喇叭花在进行录音时多是采用现场式的直接录音(True Live),再用最少的麦克风(约是两支),直接左右两轨讯号直入录音机作成母带(Live to Tow Track),而不是一般以多支麦克风进行多轨录音,事后再进行混音剪接。因此录起来的效果音质纯净自然、临场度高。但是缺点在于在录制过程时一定要大家有默契,否则出错了就要重来一次,在完美的要求下,这种方式的录音通常是旷日废时。另外,想要录出好效果,麦克风的品质与摆设位置会比多轨录音要要求高,但这就又涉及到录音师对录音场地及声波物理学的了解程度了。总之,一张唱片要作得好听,录音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有一家美国小型发烧录音公司在发烧界真称得上是无人不晓,这家公司首创一种叫做“直刻LP"(direct-cut LP)的技术,即录音时不经过母带做中介,而是直接将来自麦克风的信号输送到刻片机上,这样生产出来的LP拥有最自然、最真实的音质效果,而且由于产量的稀少,这些直刻LP成为发烧友梦寐以求的发烧珍藏品。现今存世的直刻LP,在拍卖市场上均已被炒到天价,而这数十个“直刻”录音,几乎都被TAS天碟榜列入榜中,代表了人类录音技术达到的顶峰。以“直刻LP”技术名震天下的这家录音公司,就是谢菲尔德实验室(Sheffield Lab),俗称“喇叭花”公司。
这张LP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序曲集,我第1次听到的时候完全被这个录音的效果所迷住,音场的营造、录音的定位和层次感都完全是SL这个品牌的精品标志。但是这张唱片之好并不局限在录音,LEINSDORF指挥的洛杉矶爱乐展现出了非常棒的表现力,这支乐团在包括萨巴塔、梅塔、莱因斯朵夫、帝森·托马斯、萨洛内甚至客串的斯托可夫斯基等名指挥的调教下确实可称美国西部最顶尖的乐团之一。要知道这个录音是直刻录音,一边演出一边就直接录了下来,类似录音棚里的现场演奏,任何一个小小的疏漏和错误都不可能避免,所以当我反复听过2次之后我相信我对这支乐团在莱因斯朵夫的指挥下的评价是正确的。

唱片几乎全新,200元
最后编辑上海玩家
TOP
5#

你在上海么
在哪儿
联系我
13061652912
TOP
6#

同问
TOP
7#

我在上海。可以来我的小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