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常发烧之旅:拜访香港《音响技术》杂志社试音室和大草家。 [复制链接]

查看: 83156|回复: 237
11#

zhm2222 在 2005-9-23 1:04:31 发表的内容
威卓的箱体亮得居然可以反射出器材的影子


还忘记说了,大草是每星期都帮它打腊的。
爱音响到这个地步,让人敬佩。
TOP
12#

我们逐步来解说,电、环境、器材。
电,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电能转换为动能而来的,所以,电的质量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
《音响技术》杂志社试音室拉的是三相供电,其中一相供办公电器用,另外两相分别单独供HIFI和AV用。
图中最上面的一个就是总电箱,下面两个分别是ISOCLEAN特别配置的超级配电箱,中间的是给HIFI,最下面是给AV。
<img src="http://img2.zol.com.cn/product/15_450x337/969/cexg66TzvdIM.jpg" border="0" alt="">

这个就是HIFI的配电箱(AV的是一样),左边最大的是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的梅兰日兰(Merlin Gerin)的空气开关,右边是24K金的西门子MCB断路器,接驳位都是采用镀金大铜片,配电箱里面都是采用4平方的英国电源线。


配电箱外的英文说明,其中有说明是零欧姆接触。

<img src="http://img2.zol.com.cn/product/15_500x2000/966/ceFedsniZn8k.jpg" border="0" alt="">
最后编辑eric 最后编辑于 2014-01-10 00:07:27
TOP
13#

其中给数码器材的一路电会经过两只Isoclean Power PT-3030G MKII隔离牛处理后再送到墙插,其他路就直接到墙插。
[upload=jpg]Upload/2005923055393159.jpg[/upload]
同样是ISOCLEAN的墙插。
[upload=jpg]Upload/200592301218987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9230122140703.jpg[/upload]
TOP
14#

shao 在 2005-9-22 17:03:45 发表的内容
试音室一边是墙一边是CD柜,软硬不一,不会有不平衡的现象吧.


视觉上是不平衡,但听觉上是平衡的。
TOP
15#

C.R 在 2005-9-23 10:43:00 发表的内容
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感叹号!像大草这些人,和器材商关系熟,在家里用上某些器材,无形中是在替人家宣传。相对地讲,我觉得台湾《音响论坛》的刘汉盛也在用器材商的东西,但他自己的器材的更换率就低得多,这样对所用器材的声音会更加熟悉,试听其它器材会有明显的对比,写起文章来或许会更加客观。


数码器材日新月异,所以大草的金嗓子用了两年多就换成现在的ESOTERIC P-01 SACD/CD转盘、ESOTERIC D-01 X 2单声道解码器 、ESOTERIC G-0s 铷时钟处理器 。
而放大器方面,MARK的32 大草已经玩了6年,Halcro后级也玩了4年多了,这样的更换频率还比不上我们网友shao呢?
TOP
16#

kennyl 在 2005-9-23 14:11:35 发表的内容
E版有没有比较过ISOCLEAN的墙插,好声吗?


还没有机会试过,这次发烧之旅首次让我对ISOCLAEN留下深刻印象。
TOP
17#

所有数码器材从带滤波的Isoclean Power 80A3电源拖板取电,WEISS 的Jason转盘和Medea解码器都采用Isoclean Power SuperFocus电源线,Esoteric X-01 SACD/CD播放机采用Zu Cable Mother电源线。
[upload=jpg]Upload/20059240443116271.jpg[/upload]
前级器材从不带任何滤波的Isoclean Power ICP 206P电源拖板取电,MARK的No.32前级采用Siltech Ruby Hill电源线。
[upload=jpg]Upload/20059240462047505.jpg[/upload]
后级不经过任何拖板,直接在墙插取电。
[upload=jpg]Upload/20059240464526315.jpg[/upload]
最后编辑eric
TOP
18#

前墙没有装隔热板,只有一层墙纸,听hifi时拉上布帘。
[upload=jpg]Upload/20059250424067051.jpg[/upload]
后墙也一样,但就装多了一块二次余数扩散板。
[upload=jpg]Upload/20059250433748234.jpg[/upload]
TOP
19#

基本说完电,现在到环境了,我说换房等于换器材,大草就说换房厉害过换器材。
香港寸土尺金,《音响技术》能够在闹市区有28平方左右的试音室已经非常不简单了,这个新试音室落成有一年左右,里面灌注了大草发烧三十多年来的发烧经验,试音室大约是4m宽、7m长,左右墙在砖上面先铺一层进口(好像是巴西)的隔热板,这是大草的发现,它有吸音的作用,价钱不贵,再铺一层表面有粗糙颗粒的墙纸,把反射声音略打散。
[upload=jpg]Upload/2005925025525304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925026016482.jpg[/upload]
左边墙是一堵唱片墙,大草说摆放CD要一定技巧,使其反射、吸音与右墙达到一个平衡。
[upload=jpg]Upload/2005925028466450.jpg[/upload]
最后编辑eric
TOP
20#

kick 在 2005-9-25 22:36:58 发表的内容
墙角是什么DD?
天花板是怎样处理的呢?
天花板同地下一样重要。


这是美国ASC的吸音柱,作用主要是消除房间内死角的驻波,从而减少低音过肥,高音过尖和音场不清晰的缺点。

http://www.asc-hifi.com.sg/simplified/tubetraps.htm

http://www.acousticsciences.com/tubetrap.htm

天花板没有特别处理,一般的天花吸音板涂了层深灰色涂料,防止看AV时反光。

另外,地面涂了一层瑞典生产的、叫“自流平”的水泥,干了后把地面自动铺平,所以地面非常水平、平坦。
最后编辑eri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