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he Concertgebow in Amsterdam [复制链接]

查看: 7796|回复: 32
21#

曼弗雷德 在 2005-9-18 23:19:31 发表的内容
96年在上海体育馆倒是见识过音乐厅管弦乐团真身。夏依指挥的。肖大协(王健)、柴四。酷!


我在北京的世纪剧院 也听了这个团的音乐会 1996年

曲目一样 弦乐太棒了 弦乐齐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我是坐在第7排的台阶上听的)
返场的胡桃夹子里的花之圆舞曲 太美了

不过我不喜欢夏依 动作太大
TOP
22#

捷克愛樂管弦樂團的駐地位於布拉格市中心的 Rudolfinum 內( 這楝建築物當年由王儲 Rudolf 贊助興建,故以此為名 ),Rudolfinum 完工於 1881 年,其內共分四部份,包括德弗乍克廳( Dvorak Hall )、蘇克廳( Suk Hall )、劇院大廳( Lobby ) 及 圓廊( Column Hall )等,各廳的用途互異,前兩者為大小演奏廳,後兩者則為展覽及公關等用途。

德弗乍克廳為捷克愛樂最主要的演出場地,該廳於 1885 年 2 月 7 日舉行第一場音樂會,其後整建多次。德弗乍克廳的音效極佳,舞臺後上方有合唱團席和管風琴一座,廳内有 1,100 個座位( 另加 4 張輪椅座 ),有效容積為 7,800 立方公尺( 每座約 7.1 立方公尺 ),

[upload=jpg]Upload/2005920152697901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9201526212992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92015263617602.jpg[/upload]
TOP
23#

他去过两次欧洲的。
TOP
24#

現在就開始努力,
我也要去感受一下!
敢問樓主,去那麽一次,費用是多少呢?
很想知道的儲備還差多少?呵哈!
TOP
25#

darajan 在 2005-9-20 23:25:36 发表的内容

里面没有人拍照,也不敢偷拍,以免有损中国青年的形象:)。

说实话内部空间从视觉上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激动,只是一个传统的音乐厅形象。(我觉得最棒的音乐厅室内当属柏林爱乐大厅了)不过墙上挂了一圈的音乐家名字,其中有三分之一都不认识,估计都是荷兰人:)荷兰出了很多艺术巨匠,大概唯作曲家最少了(当代的除外),不过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国热情。
我想什么时候我们也把冼星海,聂耳,阿炳和巴赫的名字放一排。



真可惜了,原来也很想看看你拍的内部照片,图片是看过了,毕竟没有这么亲切。

你在柏林那个厅里听过音乐会吗?卡拉扬手上建的柏林爱乐新大厅,是个新的尝试。当时说好的很多,但现在基本上说好的不是很多,都说不如格万特豪斯那个相同结构的声音好。阿巴多说是演奏浪漫(后期的)和现代的不错。演奏古典和浪漫作品不如维也纳金色大厅,也不能比你介绍的这个厅了。
TOP
26#

plczj 在 2005-9-19 11:12:23 发表的内容
漂亮得象现时我国的大部分政府机关大楼。。。


说得没错。不过是我们模仿他们。他们本来就是古建筑,那个时代的产物,让你感觉到历史(且不论优劣)。我们的政府机关大楼则让人感觉到无知和低俗。
TOP
27#

erysonic 在 2005-9-20 15:54:39 发表的内容
現在就開始努力,
我也要去感受一下!
敢問樓主,去那麽一次,費用是多少呢?
很想知道的儲備還差多少?呵哈!


费用很难说,其实最大的投资还是机票。住宿之类的落差很大。我绝如果一个呆一两个星期的话,2-3万应该可以了。

那里的音乐会票价一般座位基本在25欧元左右。

我想明年春节去柏林,维也纳,萨尔茨堡,希望能够同行。
TOP
28#

darajan 在 2005-9-20 23:33:19 发表的内容
舒存 在 2005-9-19 20:54:22 发表的内容
请问,法国乐团的低音是否“量”要少一些?
铜管应该是控制的比较好?上交到那里未必会很好吧?


我想那支乐团应该不具备代表性。就事论事的话,他们的弦乐比较软,铜管确实控制得很好。任何时候都不会“突出”来。
至于上交一说,只是感慨这音乐厅的妙处。

“是否座位太靠近了?”
确实,座位离得很近。我几乎看不到第一排的乐手


欧洲那样的小厅,座位还是后面的、楼上的可能声音会更好!座位太近声音平衡性不好,虽然清晰度好一些,但整体音色的效果不好吧?
铜管的要求应该还是欧洲式的控制,不是美国式的开放!乐手好象是要适应一个场所的发声,演出的声音才会好。国内的乐团平时训练与演出场所的音响效果相差太大了,所以很难发好声吧?
TOP
29#

memory 在 2005-9-19 11:55:52 发表的内容
有现场演出时拍的照片或是演出内场的照片吗,想欣赏一下!


里面没有人拍照,也不敢偷拍,以免有损中国青年的形象:)。

说实话内部空间从视觉上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激动,只是一个传统的音乐厅形象。(我觉得最棒的音乐厅室内当属柏林爱乐大厅了)不过墙上挂了一圈的音乐家名字,其中有三分之一都不认识,估计都是荷兰人:)荷兰出了很多艺术巨匠,大概唯作曲家最少了(当代的除外),不过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国热情。
我想什么时候我们也把冼星海,聂耳,阿炳和巴赫的名字放一排。
TOP
30#

舒存 在 2005-9-19 20:54:22 发表的内容
请问,法国乐团的低音是否“量”要少一些?
铜管应该是控制的比较好?上交到那里未必会很好吧?




我想那支乐团应该不具备代表性。就事论事的话,他们的弦乐比较软,铜管确实控制得很好。任何时候都不会“突出”来。
至于上交一说,只是感慨这音乐厅的妙处。

“是否座位太靠近了?”
确实,座位离得很近。我几乎看不到第一排的乐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