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见到伽菲珈而的照片,我的反应是——“长的真象滨崎步”,实际上两人风格完全不同。乐评将伽菲珈而归入“世界音乐”类,所谓世界音乐,查到以下资料:世界音乐是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混合体,并在在流行音乐中得到提升,逐渐成为国际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世界音乐脱离了民族元素,它的概念便烟消云散了。打个比喻,假如世界音乐是一个产品,那么民族元素就是原料,传统的创作手法就是工艺流程,而现代的流行音乐制作模式便是生产方式。至今仍然在发烧友中津津乐道的《阿姐鼓》便是一张以西藏音乐元素为原料的中国产世界音乐代表作。
唱片包装仍然是国内近几年的流行格式,印刷相当精美的说明书。伽菲珈而是天使造型,而照片风格却有种“灵异”之感,更象是一个电脑游戏造型,个人觉得不太能接受,不过,联想到专集的名字是《魔镜》,似乎也匹配。
伽菲珈而飘渺的声音,有时似乎就在你面前,刚想伸手去抓,她却已经悄然离去,在专集中我听到了ENYA、织梦的影子,借鉴别人优秀成果不失为一条捷径,模仿也并非一定就是“上不了台面”的,能将启功的书法模仿为惟妙惟肖的人,一定也是具备相当功力的。但是,一味的模仿或者为赶进度粗糙的模仿只会让乐迷失望,世界音乐一定要有民族元素,否则就象纯净水,喝过只是解渴而已,谈不上细细品味。《阿姐鼓》、《云之南》、《一意孤行》无不是民族音乐元素浓厚的世界音乐佳作,可是《魔镜》更象是一张流行歌曲专集,一张似乎有着世界音乐外表的流行作品,虽然配器风格上民族、JAZZ和西洋古典一应俱全,但是说实话,没有打动我!主打歌加入的男声独白,很不是滋味,好象现在很多唱片为了标榜另类和个性,都热衷加入旁白,用多了就乏味了,放在本专集中也不合适。整张唱片的连贯性不强,除了片首《序曲》和片尾的《终》外,这类唱片我个人认为在制作上更应该朝一个整体去发展。
《蝴蝶》是本集中我最喜欢的,耳熟能详的旋律,加上伽菲珈而本身的确具备很强的演唱实力。另外,中国交响乐团为其几首歌曲的配乐演奏让我再次找到弦乐如水银泻地般的畅快!
能推出古璇、李烁等深受欢迎的歌手和优秀制作,证明了柏菲这家年轻的唱片公司完全有能力不断创造骄人成绩,希望不要仅仅把眼光放在音响发烧友市场,站的高才能看的更远,旗下的优秀歌手加上其实并不弱的制作班底,我还是看好你的——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