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常发烧之旅:拜访柏菲唱片海印新录音室。 [复制链接]

查看: 35201|回复: 145
21#

雅马哈得三角钢琴。
[upload=jpg]Upload/200581823311165881.jpg[/upload]
好威风的麦克风,可以选择截止录音下限频率。
[upload=jpg]Upload/20058182332010332.jpg[/upload]
录音后期制作,陈妃平在认真的配合。
[upload=jpg]Upload/20058182333075343.jpg[/upload]

今晚的报道暂时到这里,明天继续。
TOP
22#

这是中型的录音室,大约40平方左右,陈妃平正在录制新专辑。
[upload=jpg]Upload/200581823122838945.jpg[/upload]
中型录音室配套的控制室。
[upload=jpg]Upload/200581823132767320.jpg[/upload]
录音设备。
[upload=jpg]Upload/200581823135788914.jpg[/upload]
TOP
23#

mxj747 在 2005-8-19 0:17:10 发表的内容
看过这么多的照片,觉得这个录音室有问题想请教一下.           1,高度不是很够.   2.用分体空调不专业.     3.所用的门是否能隔好音?     4,天花上边有无做好吸音?   5.地面有无悬空?      因为工作关系曾经搞过录音室,知道一知半解.但个中很多奥妙就不太明了.


这么专业的问题我请教过陈珞老师后,简单说说:现在的录音空间净高是3.8M左右,楼层高度是4.3M左右,如果按BBC标准,20M,现在中国只有中央电视台的新录音棚达到这个标准。
2.如果用录音室专业空调,30多万一台,而且占地、耗能,现在柏菲录音室的隔离做得好,录音前把空调开到一定温度后,关闭空调,室内气温1小时就上升3度左右。
3.可以,每扇门都是双层玻璃、中空隔音。
4.有,天花板的处理一共有50CM左右厚度,先是两层石膏,再一层玻璃棉,两层防火海绵,最后一层矿渣板。
5.没有悬空。但也很专业。先是4CM的沙粒,再一层水泥,再一层水泥砖,再一层水泥,再一层木板。
最后编辑eric
TOP
24#

Raxel 在 2005-8-19 13:15:19 发表的内容
柏菲的专辑是录在模拟母带上,还是数码录音24/96,或者DSD?能否像国外专辑一样,标注一下录音的设备,包括幕后制作人.有没有计划发行SACD或者DVDA?我对李烁和陈妃平的专辑还是挺喜欢的.


是用24/96的数码录音。
我当天采访柏菲时就已经建议陈珞老师标注录音资料,陈珞老师说因为唱片录音资料大同小异,张张都标意义不大,不过,我相信柏菲也会照顾大家要求的。
SACD柏菲现在只有一款古旋的,DVDA暂时没有,计划会出SACD,就看大家喜欢那张唱片,大家不妨给点意见。
TOP
25#

nhyhs 在 2005-8-20 1:18:05 发表的内容
原来柏菲给旗下女歌手录的唱片 每首歌都是这么一句一句拼凑出来的啊?


nhyhs兄误会了,到时出唱片你就知道了,这是单独的一段音乐。
TOP
26#

Raxel 在 2005-8-19 15:56:48 发表的内容
看你以前的介绍,不是提到他们是录在模拟母带上,然后拿去SACD工厂加工,现在改用24/96了?


对,没有错,录音素材是录在24/96的硬盘里面,再把这些素材解码后录在模拟母带上,然后送去SACD厂。
TOP
27#

mxj747 在 2005-8-21 1:19:36 发表的内容
多谢E版,这点问题也如此认真.但为何控制室的玻璃好像没调角度?


能够说得详细了吗?

还忘了说一点,用墙的分割的录音室和控制室之间,是双重墙中间加吸音材料的。
TOP
28#

这是陈妃平的幸运宠物,她说拿着它唱歌特别有感觉。
[upload=jpg]Upload/200582018301426082.jpg[/upload]
歌手们录音的时候都是戴森记的250耳机。
[upload=jpg]Upload/20058201831533066.jpg[/upload]
陈妃平做过主持人,所以人很大方,也很调皮。
[upload=jpg]Upload/200582018322597836.jpg[/upload]
TOP
29#

这是最后一个、小录音室了,一个大房一分为二,一边是控制室,一边是录音室,录音室大约十几平方。
[upload=jpg]Upload/200582020441378634.jpg[/upload]
小录音室里面姜苏正在录新一辑的《hifi年代》。
[upload=jpg]Upload/20058202045144062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82020453911518.jpg[/upload]
TOP
30#

影响高传真声音发展的瓶颈在那里?也就是什么东西最影响我们听到的声音呢?是CD机、放大器、扬声器、线材..............?
答案:我认为是麦克风,其实这个说法一直都有,我自己非常认同。
因为,任何CD机、放大器、扬声器都在重播麦克风收到的声音。
麦克风就是录音师手中的武器。
陈珞老师提到麦克风就如数家珍了,还记得陈珞老师在我们2003白天鹅网友聚会就给我们介绍过麦克风吗?
这是陈珞老师这次采访中专门拿给我看、他最近一位老朋友帮他在美国买回来的、已经绝版的Neumann U67胆麦克风,这款麦克风在国外的一份经典麦克风评比榜单中排行第二,买回来是4000美元,据说ebay有人开价6000美元收购。
[upload=jpg]Upload/200582211769533.jpg[/upload]
这款麦克录女声效果是数一数二的,陈妃平的新专辑就有几首用这个来录,U67采用的是电子管EF86的低噪音精选版本EF806S,Telefunken原厂生产。谈话中我看得出陈珞老师为能够拥有这个麦克风而表现出的兴奋、自豪。
[upload=jpg]Upload/2005822142176613.jpg[/upload]
配套的电源供应。
[upload=jpg]Upload/200582215664237.jpg[/upload]
最后编辑eri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