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汽油涨价真相 揭穿中石油中石化的把戏 [复制链接]

查看: 7938|回复: 31
1#
实在看不过去,澄清一下汽油涨价的真相/揭穿中石油中石化的把戏!

我观察大家对油价上涨虽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捣鬼,但是不知道要点!
我在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都是这两个集团垄断的。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售权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越来越多,今年会达到1.5亿吨。进口石油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岂不是两大集团就没有话语权了??放心。关键的石油进口权还是只有两大集团所有。国内的炼油企业就算是油价再便宜,也无法自主进口,只能从两大集团买他们加价进口的原油。



这样两大集团对内把持油田,对外把持原油进口权。国内原油价还不是他们说得算?国内的炼厂,包括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是在亏损,那是因为原料石油(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价格是两大集团定的!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亏损无所谓,反正在贸易/开采环节已经有足够惊人的利润了!!而且炼厂亏损的情况可以成为汽油涨价的借口,掩人耳目。 于是我们就这样因为所谓的炼厂亏损,口袋的钱被淘空!!!!



石油是工业血液,现代基础工业的王道!!两大集团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90#油从今年3月份的3.18上涨到7月份的4.06,快一块钱了,还不到半年!!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破产阿?到底有多少企业背上沉重的运费成本阿?无耻的抢劫!!2004年两大集团净利润2000亿,咱们国家GDP才多少?11万亿,各行业综合净利润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亿。可见40%的国家利润都是两大集团的!大家伙都在给两大集团打工呢!!



有人会问,油田是国家人民共有的,这两大集团虽然垄断,毕竟是中国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这样丧心病狂的掠夺财富不顾危害国民生机?其实这两大集团都是海外上市企业!!所有权和资本不是纯粹国家的了。资本是贪婪的,对利润的追求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看到这里,国内油价未来的走势相信每个看过帖子的人已经很清楚了。
我很担心国外投资者利用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讲,两大集团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了!!有时候看到纺织厂的女工虽然一天12小时的拼命干活,居然连500块钱的工资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厂因为纺织原料涨价(非棉的纺织品大部分是石油变得)或者停产/或者破产。心情真是无法描述。前一阵子还听说北京有的哥为了多跑出点钱过劳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亿的纯利还叫嚣亏损要求涨价的嘴脸是什么麽样??那2000亿人民的血汗钱又有多少进了原本已经很富裕的老外口袋里!!



无论如何,两大集团正在挤垮国内非自有的炼厂,同时也正在挤垮社会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现在的情况不得到改变,两大集团的目的很快就会完全实现。



可能有人问,目前发改委已经批了19个非国营的公司可以进口石油。其实私营企业进口石油除了要有进口权,还要有配额,2005年非国有进口配额一共才0.1亿吨,根本没有影响市场!而且两大集团除了因为自己是国有公司,进口不受限制之外,还注册了非国有企业,也在这19家里面混,用他们的实力抢占绝大部分配额!!太狠了!!关于私有企业石油进口权/配额计划具体详情大家可以查询国家商务部网站看看!!
我是业内人士,所以知道两大集团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误解油品涨价的原因,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发言的。可惜我不是记者,否则早就揭他们的老底了!



谢谢大家帮顶,大家有工夫就转贴,不要让整个社会被两大集团“炼油厂亏损/加油站亏损”的幌子骗了!希望会被有良知的记者看到我的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本身就是中石化的人,看见楼主这么分析,我真是无语.
"业内人士"?还是多看看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新闻吧.
TOP
3#

http://www.cnpc.com.cn/gsgk/gsjj.htm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是中国石油集团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制、储运、销售等主营业务。该公司已于2000年4月在香港和纽约两地成功上市,目前中国石油集团拥有其90%的股权。

即使是海外上市的子公司,国有股权仍有90%。国有资本岂能轻易流入外国投机者的口袋?
TOP
4#

看看我们全国原油的开采量是多少,而成品油的需求量又是多少?
再看看原油23美元/桶时汽油的价格是多少,而现在原油到67美元/桶时汽油的零售价又是多少?
再看看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财务报表,就懂得我们员工的收入又是多少了,唉,员工也是好可怜的.
TOP
5#

这样的原创文章,真的要顶!

记者嘛,我手里有一些,但此话题厉害太深,要证实不敢兄文中所言,难度不小。
TOP
6#

新形势  新战略  新思考


--------------------------------------------------------------------------------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谈能源战略与国家安全
                                  本报记者  刘选元
  “没下雨的时候,甚至艳阳高照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雨伞。如果等到阴云密布甚至大雨滂沱了才想起来找自己的伞放在什么地方,那就为时已晚了。”8月13日上午,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关于新形势下的能源战略与国家安全专题报告,引发了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新思考。
    13日下午,记者专门采访了金一南教授。
                                      (一)
    确切地说,所谓能源问题,目前最首要的就是石油问题。“强国,因为石油能够自给变得更强,弱国,则因石油不能自给而变得更弱。”金一南教授这样看待“石油问题”。
    不是这样吗?在当今世界,谁控制了能源尤其是石油,谁就能够在较量中占据优势。就拿伊拉克战争来说,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公开宣称是清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最后就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确实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此,金一南指出,控制世界的能源,一直是美国国家战略的关键指向。
    美国人嘴上说,不要带血的石油。实际上,美国政府从国家利益考虑,只要能搞到石油,根本不会管带不带血。西方发表的一个评论很有代表性,说伊拉克战争后,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叙利亚有一张萨达姆没有的王牌,那就是没有大量石油。幸亏没有石油,才最终救了叙利亚。因此,严酷的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石油多,麻烦就多,灾难也多。
    那么,我国目前石油安全的形势是怎样的呢?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耕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石油安全将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主要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石油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石化产品的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对产品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三是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20年,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将成为中国仅次于煤炭和石油的第三大能源。四是中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仍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节能潜力巨大。五是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很大,但分布不均衡,围绕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
    面对这种形势,金一南认为,从现在起到2020年这15年间,是我们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可能是矛盾出现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挑战呈多元性,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危机意识,加快发展,增强实力,保证国家未来能源的安全。
                                    (二)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石油的消耗量在逐年上升,而其自然储量却在一天天减少。正因如此,石油才变得越来越稀缺和珍贵。我国虽然早就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现在的石油产量也不少,位居世界第五,但已经远不够用。现在我国每年要进口上亿吨的石油来满足国内需求。
   “从长远战略看,降低我国对特定方向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金一南教授说。
    如何实施这种“长远战略”,有专家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办法。一是增加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存储国家的战略石油,所储备的油料至少应保证国家在国际石油来源断绝的情况下半年的使用需要。二是在不得不进口石油的情况下,也要形成多个方向、多种输送渠道的供油形式,减少对单一方向的依赖程度。三是加大石油勘探力度,以发现更多新的大油气田,特别是加快东部海洋油气资源和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对于这一点,金一南尤其对塔里木加快国家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基地建设感到高兴。他说,塔里木就是国家石油安全链条上十分重要的战略环节。
                                   (三)
    众所周知,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耗大国,更是浪费大国。为此,金一南说,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关键性的内容,就是节约能源。
    金一南介绍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次主持学习讲座时讲话强调,要把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既要加强石油勘探开发,搞好储量和产量接替,更要注重节约使用油气资源。可见节约能源是何等重要。
    金一南说他在塔里木油田的几天,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塔里木油田在建设节约型企业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他说,精简机构就是节能。油田从机关到基层,实现了精干高效,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节约。也许没有人去计算过,多一个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背后,会增加多少能源消耗。而日本人却精确地计算出了一支玫瑰花的背后流动着12克石油。这就是观念的差异。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和效果。塔里木油田建设节能型企业从“精兵简政”做起,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偶然为之,而是企业领导者对国家能源安全深层面思考的结果。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国关系与国家安全、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等。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2001年3月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任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特约撰稿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约军事评论员。



--------------------------------------------------------------------------------
TOP
7#

爱乐168 在 2005-8-16 15:04:23 发表的内容
石油之类的不可再生物资还是尽量进口算了,自己的能埋在地下就埋吧。

支持!!!
TOP
8#

石油之类的不可再生物资还是尽量进口算了,自己的能埋在地下就埋吧。
TOP
9#

帖子主题中的提法纯属放P。

都懒得反驳了。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1461&ftdate=20050814&ntypeid=10
TOP
10#

西方哪比得了咱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