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从电容取值和扼流圈的调整引起的思考
我们更换了多种搭配组合、多张软件和多部CD机反复进行比较试听,以衡量存在问题的程度。小提琴成像时出现的问题是,中高音时稍微前倾,高中低音时稍微后缩,弦乐群也有类似现象,其实包括人声在内的其他乐器也一定有类似现象,只不过没有小提琴独奏来得明显和直观,但是总体来说,这是一个结像不稳定的轻微声像漂移现象。轻微的声像漂移,作为一部3000元价位的CD机,你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因为诸如元器件的精度、配对、数值搭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这类现象,但是既然是通过摩机以求完美,我们就无法迁就了。我们判断这种漂移属于前后漂移(没有出现左右漂移的现象),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产生这种声音相位问题极可能是输出电容的数值搭配问题引起的。原机是每声道2.2微法WIMA旁路0.22微法REAL-CAP,替换后是每声道2.0微法MIT旁路0.22微法MIT,旁路电容的取值是主电容的1/10。估计原机输出电容的总取值达到2.42微法,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与各种前级的适配性,另一方面是追求较为丰满的声音,而红WIMA是属于中频特性较好,而两频延伸稍弱的电容,所以厂家为提升高频的表现力而并联了取值高达0.22微法的旁路电容。这种旁路电容与主电容的取值比例是很容易造成声音的相位衔接问题的,这也就是造成小提琴中高音速度快且前倾,中低音速度慢且后缩的根本原因,在群奏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只不过比较难觉察而已。我们旋即取消两只0.22微法的旁路电容,重新试听的效果令人雀跃,非但声像漂移现象消失,稳定的结像带来了比例准确的音场,播放室内乐和爵士乐时,声像的深度和高度,还有乐器的分离度和音乐织体的层次感令人激赏。但是好景不长,当用大型交响乐测试时,虽然场面恢宏,声音非常的宽松,但中频上段和高频却出现了“曝光过度”的现象,恍如当时户外的天气――烈日当空;当用人声软件细听下来,声音略显苍白,速度好像也不怎么受控,相对的中频下段和低频就显得拖沓,音乐性和情感表现力也不及以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