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Liu 在 2005-8-4 13:01:51 发表的内容 我准备买NAD355唱盘。。对于我初玩者适合吗?应注意些什么事项。。
还有。LP录音制作MP3的办法和技巧。。请KEN兄指点。 |
对不起,现在才回复你,我个人觉得355很垃圾,还是不要买,建议花多一点钱,买T-60/T-50,九江开价1K多(不带唱头).[upload=jpg]Upload/20058718582198321.jpg[/upload]
以下转一编关于转制的贴给你参考:
珍藏LP录音「永久保存」
今时今日,LP黑胶已经很少有新版推出,多数LP黑胶迷都是听一些以前留下来的唱片,但LP是损耗品,可谓听一次就少一次,对于一些极其珍贵的唱片,很多发烧友都不怎么舍得听,即使自己很喜欢都要忍耐。但若是这样似乎就少了不少发烧的乐趣,其实现在个人数码录音设备已经很普及,对珍贵的LP黑胶进行数码翻录,就可以无限次聆听了。
当然对于烧友来水MD是不在考虑之列的,但若你家中有一台装备有刻录机的电脑,配合一个高质量的声卡,大可以将传统模拟转为数码格式,而且难度并不高,基本上,只要把一部黑胶唱机先与前级连接,然后通过前级的Line-Out或者Tape-Rec与计算机声卡的「Line-In」接上,已差不多完成所有硬件设定工序。但问题在于选择应用软件,以及储存为数码格式后的处理方法]
共享软件做得到
软件方面,要将模拟格式转为数码,用家可使用Total Recorder录音软件,它是一个共享软件,大家可到http://www.onlinedown.net/totalrecorder.htm下载Total Recorder 汉化版。
录制过程方便容易
操作方面,Total Recorder的使用接口非常易用,把线接好后,即可按Total Recorder平台上的录音键,便可自动把录音机播放的模拟音频讯号转换为数码格式。另外,用家要注意录音时的音量控制,避免出现音量过大的情况。
备声音编辑功能
除可用作数码录音外,Total Recorder的另一个优点是具备声音编辑功能,即可从整段声带中节录某段声音内容作分段储存。用家只需在指定地方按「Mark」键,然后到完结节录的地方再按「Mark」,完成后选择「Save as」,便可将两个「Marker」内的声音另存新档了,亦即完成节录的程序。
Total Recorder的声音编辑功能,可让用家一次过录制整段录音带的声音,然后再自行插入「Marker」,将不同的歌曲储存在不同的档案内,在歌曲分类上便更清晰。
制作无压缩CD
当完成由录音机转录至计算机或编辑节录后,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储存为WAVE档案。建议各位把WAVE档案储存为44,100Hz、16bit立体声格式,因为这格式相等于一般CD质素。虽然档案体积会较大,但要转成音乐CD,就必须先转为标准的WAVE格式。而且,在各大下载网站内亦有很多WAVE格式转换软件可把WAVE转换为MP3,转换速度亦相当高,所以毋须在Total Recorder内选择其它格式。
由于要储存CD质素的WAVE档案,故每分钟需接近10MB的容量,所以把档案烧录成音乐CD,可说是模拟格式数码化的「指定动作」。烧录音乐CD的过程跟一般CD烧录无异,只需在烧录时选择「音乐CD」,便完成烧录软件的设定。无论在计算机或普通音响设备中,也可播放转录后的声音档案。
硬盘储存同样方便
假如你没有烧碟机,必须保存声音档案于硬盘中,便最好把档案转换为MP3格式,因为MP3档案较小,质素亦可接受,日后更可使用Winamp,将MP3档案变回WAVE格式。要将WAVE档案转换为MP3格式,可使用CDex免费软件,同样在http://www.download.com/下载得到。
结语
影像与声音的数码化,虽然并不会提升它们本身的质素,但对于长期保存质素就有莫大的帮助。若你拥有大量的传统模拟格式,不要再考虑转换格式会浪费时间了,应及早考虑不同的格式转换方案吧﹗
哈哈,我就是用的Audiophile2496,隔壁168的老丁用的同一公司的410! 用了有一年了,好卡啊!! 我主要就是用这个卡录音,然后软件降噪,软件加手工消除爆音(特别是对付旧唱片,好质量的片子我一般尽量不动它).软件用CEP2(COOL EDIT PRO 2.0).
当时有两个问题,跑道他们好称玩音频的坛子上问,一个都回答不出来....还好后来都自己摸索出来了.
软件方面推荐用CEP1.2或者2.0,在降噪方面都一样. 对比其他的流行专业软件比如SAM,NUENDO等等,抛开缺省设置的效果和普遍适用性来说,就是软件的不同:大家各自允许的参数调节的多少,各自操作的专业程度. 我当时摸索了两个星期,使用了SAM 和 NUENDO+WAVES插件. 简单的说(不包括多轨),基本没有哪个软件能对降噪像CEP这样精确控制,更重要的是---没有哪个软件能只留下噪音文件(用处多多多),应该来讲CEP适合精细工业,打个比方就是单反机身加标准镜头接口---爱怎么干怎么干,只要你知道要干什么. SAM次之, 单反一体半自动机电动ZOOM镜头---不是所有,但是都差不多,方便易懂. WAVES插件彻底傻瓜机,没得控制,强烈不推荐.
录音的时候: 线路选择优质线材,我的做法是从PHONO里面直接接进电脑.开始录音时一切准备就绪,用NUENDO软件录制母盘(NUENDO使用Audiophile2496的AISO声卡驱动,在WIN2000里面支持24BIT录音,CEP在W2K里面只支持16BIT --- 哪怕声卡是 24BIT 的). 母盘WAV文件录音格式: 24BIT, 88.2kHz. 一张LP大概1G. 开始录音的时候关闭一切干扰源: 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等 (电视机会在16000HZ处给你搞个尖峰). 降噪降源头,金牌定律.
下一步母盘文件备份 (我日常备份用12-24GB DDS3 磁带机).然后用CEP2打开WAV文件开始处理.
原wav文件中找好噪声样本(根据类型,可能要单独保存两个到三个纯噪声部分波形文件),采样1200点,“野蛮”100%降噪--选择“只保留噪声”,制造出新文件。(试听一下,应该有很多音乐被跟着带进来,但是很小了)。频谱分析原来的噪声样本,写下来准备降噪的主要频率段。在新噪音文件上开始降噪--精确调节需要降噪的频率和降噪强度,及其他参数,利用实时试听,选择“只保留噪声”,如果听见音乐,再细调频率段和强度。保证绝没有音乐带进来了,再降噪并只保留噪声,检查制造出来的噪声文件,如果绝对没有音乐带进来了,拷贝整个波形,反相混音粘贴(MIX PASTE)到原声音文件(利用反相消除源文件噪声)。根据需要重复处理其他类型的噪声。
关键是单独保存出来的是噪声文件带上强度较小的音乐内容,在这上面工作可以很大地减少对原音乐的破坏,而且单独的噪声文件可以清晰地检查出到底音乐部分被消减了多少。其后的降噪过程受音乐波形的影响就很小了,可以相对精确的识别噪声。
注意:实时预览的算法和实际处理时算法不同,计算简单得多。降噪的话,预览可以听见音乐时,强度减20%到30%,可以保证实际结果比较满意。
整个过程监听很重要,建议使用好点的耳机(俺用森海塞尔HD600),环境要安静. 机器的配置要高一点,因为处理的是1G的单个文件,硬盘效率要高(不然存盘一次3分钟以上),内存要大,还有采样降噪是超级吃CPU的. 为了搞好,我配的机器用了万转U160-SCSI硬盘,512MB内存,双CPU AMD MP 1600+.
最难最难的是消除爆音(特别是很旧的,品相不好的),有个插件可以用(忘了名字叫什么), 我一般用插件先低敏感度地自动扫除爆音一次(一样,先只留下爆音,检查没有音乐损失,反相粘贴回去).然后就是手动了......一点点听,一点点修......一般一个晚上干三个小时的话,麻烦的唱片一星期能搞好,而品相好的只需一两晚....
全好了,备份,然后降频到CD格式(16/44.1). 降频里面的关键是DITHER,如果你搞得到UV22的DITHER软件插件一定要通知我......最后再备份.
全部搞好了,烧上CDR在比较HIFI的器材上听一次,满意了,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