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特别消息,阿什肯纳齐来啦! [复制链接]

21#

阿格里齐小情人 在 2005-8-2 21:26:31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不来上海,杭州啊!!!!!!!!!!!!!!!!!!!!!!!!
管他什么评价一般呢,这样级别,年纪的大师见到一面是一面了.再怎么著名的上海音乐人也没他著名吧.


阿兄肯定是大师,但那次他在上海的演奏的确不怎么样。上海的这几位乐评人和音乐家也肯定没有阿兄著名,但不等于不能评论阿兄。当年的米卢、根[宝不比电视台的球评员著名?不比广大球迷懂球?不是照样被黄健翔们批评为“战术和用人错误”、被球迷骂为“草包”?

当年那场独奏音乐会我去听了,对于我们这些成天听大师演奏(唱片)的人来说,阿兄那天的表现(注意:是那天的表演)不怎么样,早没了他鼎盛时期的激情。但愿他这次在广州的表演让人看到人们心目中的阿兄。
TOP
22#

别人睡觉了,老板出动了
TOP
23#

足球和音乐不一样啊,一个看比分的,踢的不好,职教的不好他就是草包,饭桶.
音乐不同,既然是大师就是大师.但要是一直保持盛时期的激情那就怪了,再加上现场和唱片不一样的.
最还有个人口味不一样,每个大师都有他们自己的拥护群,只能说他的演绎适合不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大师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阿大师作为如此的大师能来中国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加上岁月不饶人.
临了,现在那些乐评人故意贬低大师来显示自己的观念和档次有多么高明,把那种变态的虚荣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实在让人看不下去,频频翻胃.
最后编辑阿格里齐小情人
TOP
24#

jamespan58 在 2005-8-9 23:56:28 发表的内容
足球与音乐的确不一样,足球看比分,赢了就是王,败了就是寇。根宝下过课、米卢下过课,伟大的克鲁伊夫也下过课,但他们的执教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至少是大多数球迷认可的。
音乐不一样,有一百个听众,可能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音乐的理解,对大师们的演译,每个乐迷或乐评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作出见仁见智的评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楼上兄弟所谓“阿大师作为如此的大师能来中国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加上岁月不饶人”的话来看,您不但是阿大师的铁杆拥泵,而且是位善解人意的小伙子。

不知楼上这位杭州的兄弟当年有没有有幸亲临上海大剧院亲耳聆听阿大师的现场表演?有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事后上海电视台音乐频道的杨燕迪教授、赵晓生教授对阿大师那次演奏的评说?

在我的记忆里,两位教授及其他乐评人当时主要是针对阿大师那场独奏并比较他过去的录音及现场表演作出了评说。主要的意见是缺乏激情、平淡,而且弹错不少音。在我的印象中阿大师是位以技巧高超见长的大师,当时60刚出头的他技巧不应该有多少退化。记得当时赵晓生教授说,在美国听他的现场演奏,相当棒。相比较而言,在上海的表演已是今非惜比了,完全没有了那份激情。他们还猜测说,也许是阿大师的演奏风格发生了变化,也许他那次在上海“没动脑子”。

总之,我并不认为那次的乐评有什么“变态或贬低”别人的企图。

有人说,喜欢听钢琴的人是大度的;喜欢听小提琴的人是心细的。
好了,让我们大度一些地对待BOTH 阿大师 AND 乐评人,大度一点地看待一切事物!


很遗憾,我没有看那场演出,但仔细听过杨教授他们的评论,没有感觉某些人说的“贬低大师,抬高自己”的感觉,相反他们的评论是比较中肯的,同时他们对同时期来上海演出的一位不是很出名的钢琴家给予较高的评价。
TOP
25#

lqdxy 在 2005-8-10 7:21:01 发表的内容


很遗憾,我没有看那场演出,但仔细听过杨教授他们的评论,没有感觉某些人说的“贬低大师,抬高自己”的感觉,相反他们的评论是比较中肯的,同时他们对同时期来上海演出的一位不是很出名的钢琴家给予较高的评价。


有的时候,贬低大师,而力捧一些不出名的音乐家,也是某些乐评人显示自己水平的惯用伎俩——当然希望这些人只是少数,我也相信多数乐评人还是比较公正的。
TOP
26#

jamespan58 在 2005-8-9 23:56:28 发表的内容


有人说,喜欢听钢琴的人是大度的;喜欢听小提琴的人是心细的。

这句话很有意思!看样子我可以把自己划到大度的那拨人里面去了,呵呵~
TOP
27#

ludwig2000 在 2005-8-10 10:37:05 发表的内容

有的时候,贬低大师,而力捧一些不出名的音乐家,也是某些乐评人显示自己水平的惯用伎俩——当然希望这些人只是少数,我也相信多数乐评人还是比较公正的。


60多岁的阿什肯纳吉也是一步一步地成为大师的。
TOP
28#

名级潜水艇 在 2005-8-9 11:21:00 发表的内容
四哥应该享受免费票,毕竟为阿什销了不少唱片!哈哈

我真的可以享受免费的,不过星海音乐厅的人叫我一个人去,一个人哪有意思?罢罢罢,唯有放血吧
TOP
29#

足球与音乐的确不一样,足球看比分,赢了就是王,败了就是寇。根宝下过课、米卢下过课,伟大的克鲁伊夫也下过课,但他们的执教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至少是大多数球迷认可的。
音乐不一样,有一百个听众,可能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音乐的理解,对大师们的演译,每个乐迷或乐评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作出见仁见智的评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楼上兄弟所谓“阿大师作为如此的大师能来中国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加上岁月不饶人”的话来看,您不但是阿大师的铁杆拥泵,而且是位善解人意的小伙子。

不知楼上这位杭州的兄弟当年有没有有幸亲临上海大剧院亲耳聆听阿大师的现场表演?有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事后上海电视台音乐频道的杨燕迪教授、赵晓生教授对阿大师那次演奏的评说?

在我的记忆里,两位教授及其他乐评人当时主要是针对阿大师那场独奏并比较他过去的录音及现场表演作出了评说。主要的意见是缺乏激情、平淡,而且弹错不少音。在我的印象中阿大师是位以技巧高超见长的大师,当时60刚出头的他技巧不应该有多少退化。记得当时赵晓生教授说,在美国听他的现场演奏,相当棒。相比较而言,在上海的表演已是今非惜比了,完全没有了那份激情。他们还猜测说,也许是阿大师的演奏风格发生了变化,也许他那次在上海“没动脑子”。

总之,我并不认为那次的乐评有什么“变态或贬低”别人的企图。

有人说,喜欢听钢琴的人是大度的;喜欢听小提琴的人是心细的。
好了,让我们大度一些地对待BOTH 阿大师 AND 乐评人,大度一点地看待一切事物!
最后编辑jamespan58
TOP
30#

jamespan58 在 2005-8-9 23:56:28 发表的内容


有人说,喜欢听钢琴的人是大度的;喜欢听小提琴的人是心细的。

这句话很有意思!看样子我可以把自己划到大度的那拨人里面去了,呵呵~
TOP
3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2#

大师也是人,又不是神!为什么不能评论?
TOP
33#

不敢发烧 在 2005-8-10 15:13:59 发表的内容
定了票,要开演前才能拿到。


感觉风险有点大,要是去了广州拿不到,怎么办?
TOP
34#

94
TOP
35#

我听杰捷耶夫的作品不多,所以不好做评论。
TOP
36#

定了票,要开演前才能拿到。
TOP
37#

首先我不是阿大师的粉丝啊,其次我没有机会看那场演出,也不知道谁做了什么样的评论,所以我肯定不会对这次演出的前前后后说什么的.
我对一些乐评人或是即将成为乐评人或是自己认为自己是乐评人的反感是看了一些他们很奇怪的文章和嘴舌而引起的.
我当然也相信大部分的人还是健康,本分,公正和积极的!
最后编辑阿格里齐小情人
TOP
38#

但愿阿大师这次访粤演出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更不要令喜欢他的中国拥泵失望。
TOP
39#

上山砍柴 在 2005-8-2 21:36:50 发表的内容
中国的乐评家水平都太高了,你没看见当年这些人是怎么贬阿巴多、辛诺波里的吗?甚至贬马勒的都大有人在呢。“马勒的音乐你可以打开听,困了睡一觉,起来接着听,毫不影响。”这是什么鬼话!居然堂而煌之出现在专业音乐杂志上!不知道说这话的人今天感到羞愧了没?

呵呵,真是可笑的狗屎评论啊!
TOP
40#

票价不贵,贵宾票才280,要是到浙江来,起码八百、一千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