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罗艺术《归来的马》及《卡门》最新碟评 [复制链接]

查看: 3994|回复: 14
1#
                     发力倾情铸就优质跨界新民乐(一)
普罗艺术最新出品的发烧DSD新民乐大碟《归来的马》和《卡门》
                         兰舟
    
   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雅艺术”发展的 北京普罗艺术公司,近期倾心倾情推出极具NEW AGE及WORLD MUSIC 风范的新民乐发烧唱片系列,《卡门》和《归来的马》是打“头炮”的两张。
  
   “普罗艺术”作为内地“雅艺术”的代表性唱片厂牌,其音像制品当然不仅仅是音乐制作出色这么简单啦!从其唱片的包装设计上都能“嗅”出雅致的品位:《归来的马》和《卡门》的唱片外盒摒弃他家惯用的塑料或是纸盒包装,改用压纹的彩纸;前者外包装为很“草原”的藏青色,内页是统一的草绿色;后者为热烈的火红色,内页是很妩媚的深红;封套设计得现代,时尚,简洁,高雅,而且有超强的视觉冲击力!两张唱片内页中都有两张磨砂纸,《归来的马》中前面一张印着一把马头琴,《卡门》中印着一把琵琶,而后面一张均印着的“普罗艺术”的篆体大印,好特别呦!制作者的用心可见一斑!唱片内页奉上“普罗艺术”老总王翔亲自撰写的详尽精彩文案,虽然跟王总素未谋面,但从看到《天边》文案,再到现在的这两张,笔者为王总出色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赞叹,一位嗜好音乐熟识策划运作文化产业的性情中人也!
  
   去年“普罗艺术”出品的《天边》中的《吉祥三宝》入选广州白天鹅国际音响大展的SACD纪念唱片绝非侥幸,该碟请来张学友的御用录音师欧丁玉做后期混缩,提升了唱片的音质水准,音场表现更为出众,呈现良好的平衡度,令到众位烧友又多一张试音利器;这两张大碟的后期依旧由欧丁玉操刀,笔者认为音质应该可以让人放心。
  
    笔者首先试听的是《归来的马》,该碟音乐马头琴演奏者是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贺西格;CHECK第1首《黑小伙》,一开声就是电子合成的透明晶莹的乐音,加上清亮的电钢琴声和一管幽然调皮的笛子SOLO,绘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象,碧空如洗,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上撒满如朵朵白云般的羊群······前奏过后,沧桑的马头琴婉转深情地诉说起来,哇!“马背上的民族”竟有如此这般的细腻柔情!乐曲中偶尔穿插几句空灵飘渺的女声长调吟唱如天籁般直上云端,音场显得那么的开阔辽远!
  
    第2首《摇篮曲》是笔者吐血推荐的必听曲目!惊蛰时节的阵阵惊雷和着潇潇雨声愁煞人!天地之间箫声无言地呜咽啜泣,这不是肝肠寸断的诗篇又会是什么?接下来合成器打出了通透舒缓的节奏,马头琴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入髓;笔者似乎触碰到笔者那根最脆弱的心弦,只觉鼻头一酸,泪水不听话地奔涌而出!到副歌部分如泣如诉的和声伴唱响起时,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竟放声号啕大哭!嗨!正应了歌里唱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间奏处来上一段陈悦戚戚然的箫声,“严重催泪”!哭得我满头大汗!嗨!空调虽然开着但我怕热,就让我痛快淋漓地大哭一场吧!任由泪水汗水流个够!哭泣--对我而言已是儿时记忆里的遥远事情了,为这翻卷衷肠的音乐而痛哭流涕还是头一遭,爽!值得!光听这一曲已值片价!到现在我仍在琢磨这首曲子究竟是不是《摇篮曲》?真要是摇篮曲那也未免太过悲伤心酸了吧!莫非蒙古族的BB在襁褓中都曾尝过母亲咸咸的泪水?
  
  《万丽姑娘》上演了一段感动天地的殇情悲歌,强烈的叙事风格;前面是忧伤缠绵的乐段,接着进入激越铿锵的高潮部分,POP ROCK的编配,直听得人热血沸腾!旋律中浸透滴血的痛楚;标题曲《归来的马》与该曲编配有类似之处,高潮时HEAVY MEATAL的曲风,马头琴声激情火爆,狂浪不羁,尽显蒙古族人民粗犷热烈的性格。
  
    若想测试HIFI系统的定位感的烧友可听听《小骝马》,男声长调的清唱和着马头琴孤独而伤感地演奏出过门,随后多声部的男声合唱,层次分明,低音声部居左,中高音声部居右前,定位准确;间奏处马头琴模仿马的嘶鸣,栩栩如生,几可乱真!甚为出彩。
  
    家乡,草原--是蒙古族人民永远魂牵梦萦的地方,或许作为游牧族民常年的颠沛流离造就了他们骨子里那挥之不去的乡愁,许多蒙古族的音乐作品都以此为主题深情讴歌,碟中的《岩山》,《我从草原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边》均属这一主题。《岩山》中在马头琴的低吟浅唱中把思乡情愫演绎得馥郁芳香;《我从草原来》一曲颇具NEW AGE的世界音乐,无论是空灵清凉的女声长调伴唱还是马头琴婉约浓情的SOLO,以及间奏处清脆的几句竹笛的点缀都把每个人的身心摩娑得清清爽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已是经典自不必待言。
    
    而终曲《天边》听起来更显亲切,去年风头强劲的布仁巴雅尔《天边》被笔者已听得滚瓜烂熟,柔情万种,把草原儿女对蒙古大草原的恋恋情深淋漓尽致地表露无遗!用此曲作压轴很够分量啦!

    
     两件代表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乐器:琵琶和吉他;被“普罗艺术”以“拉郎配”的方式组合到了这张《卡门》中,琵琶演奏出来的当然是东方神韵,而吉他弹就的却是西方情调,如此是否能融贯中西?能不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令笔者满腹狐疑,于是细细听听,一探究竟,看看东方遭遇西方的结局如何;而事实上听着该碟中的音乐并不别扭,而且觉得其创意比贺西格的《归来的马》更胜一筹!源于赵聪的琵琶曲调与秦万民的吉他旋律互为映衬,把个中西名曲演绎的流光溢彩!转念一想,其实琵琶和吉他的“老祖宗”原本就是西域路上的同一件弹拨乐器,由于历史的变迁,各自发展成不同的型制并出现音色上的差异,但它们是有渊源这是真的! 相比之下,琵琶的表现力比吉他要强得多!特别是在演绎大场面,激越铿锵的曲子(譬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曲目时,吉他恐怕是望尘莫及了。
    
     碟中编配得最出跳的当属《哈巴涅拉舞曲》和《重归苏莲托》,而笔者最钟情的当推《江南印象》,《琵琶吟》和《浏阳河》;CHECK第1首《深情的吻》,改编自著名的拉丁情歌《BESAME MUCHO》,对于笔者而言实在太熟悉了,听过演唱及演奏的许多经典版本,都比收入碟中的这一曲来得动听,听着这首曲子的编配只剩一个字“俗”!不到1分钟已没耐性再继续听下去;赶紧CHECK第2首《哈巴涅拉舞曲》,一开声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先是琵琶来上一段类似于“清唱”的“很西班牙”的SOLO,好戏要上演了!而后,吉他加入立时强化了西班牙的味道,鼓声响起时,只“见”卡门已在扭动曼妙的水蛇腰狂野地舞动起来,鼓声弹跳力十足,间奏处响起熟悉的FLAMINCO响板,令笔者回想起多年前听过的发烧名盘《HIFI西班牙》,当时普罗艺术也曾与JVC合作发行过;而琵琶飞快地轮指狂放地炫技弹奏,与吉他的炫技式演奏来了一次“热烈接触”,还有掌声在“添油加醋”!把舞台上放荡形骸的吉普赛“野猫”刻画得入木三分!此曲的琵琶,吉他等乐器的结像力达致发烧级;而且乐曲的情绪是层层递进不断高涨的!听者的情绪也被挑逗得不亦乐乎!此曲让我“爱不释耳”。
  
   《浏阳河》谁都听过啦!经过精心地编配听起倒也跌宕起伏!煞是迷人!鼓声颇有弹性和“水分”!青青的竹笛声悠扬婉转的吹出前奏,电吉他旖旎地弹出如歌的主题,接着琵琶柔美地再现主题,勾勒出浏阳河两岸的秀色;间奏时,一阵子小鼓咚咚地敲起来,很有“潇湘”的感觉!琵琶和镲激越亢奋地对奏,把曲子推向高潮;一声大锣之后,情深款款琵琶吉他又再一次演奏起主题旋律,中间穿插点缀几声悠悠的笛声,美啊!
  
     碟中最令笔者流连忘返的曲目是《江南印象》和《琵琶吟》,极具江南婉约的气质;前者由涓涓细流的水声开始,加上合成器模拟的水晶琴声带出了前奏,随后琵琶淡定抒怀地弹奏出的是印象中江南水乡的氤氲雾霭,或是烟雨迷离,千帆过尽,还是座座纤巧的小桥,蜿蜒的青石路曲径通幽,河岸的弱柳扶风,抑或是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我生于斯长于斯,听着这一曲竟由衷地感慨起来!是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深深地沉醉于该曲的高远意境!而《琵琶吟》一曲,笔者把它理解为原创版的“《春江花月夜》”,诸位去听听,估计也会和我感同身受的!
  
    《茉莉花》和《南海姑娘》姑且当成床头小品,情调音乐来听,不错呦!要说的是终曲《丝绸之路》,原以为是喜多郎的作品也就算了!可偏偏由内地一位名叫张光磊音乐人创作的;笔者知道他,还推荐过他的歌曲的!但怎么听都感受不出“大漠孤烟直”的画面!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毕竟喜多郎的那一首在笔者心目中的旋律已是刻骨铭心!喜多郎就是喜多郎!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光磊哥哥要超越这位大师级的音乐家是否也得假以时日?再好好练练内功吧!这是笔者认为的该碟一处遗憾的地方;不过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完美的艺术,从整张唱片来衡量,已经相当用心了!夫复何求呢!
    
    两张大碟听完,笔者在揣测普罗艺术做这个系列初衷应该是音乐性摆在首位的,因为在录音方面还有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譬如琵琶,吉他等乐器的音色要更准确点!更通透些,细节和空气感更多些,乐器录得更润泽更光彩一些岂不更妙?定位感,分离度若更好些不是更好玩?
最后编辑潮州兰舟
分享 转发
TOP
2#

拜托大伙顶一顶嘛!
TOP
3#

闻曲听弦(一)-------琵琶与吉他《卡门》

NEW AGE音乐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相当迅速,从最初的由合成器+大量的电声乐器营造处悠远深邃的广宇空间逐步发展成为当今各国、各民族传统乐器+电声乐器+现代编曲。如何发展、拯救本国传统音乐、民族乐器,使之被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人接受,免遭被人遗忘、年久失传的灭顶之灾,是各国音乐人都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不是一件易事,在我看来至少不应该是强行的嫁接。结合的关键是要保持传统音乐、民族乐器的神韵,所有改编都是为着这个目的而做的,如果偏离这中心则必将是对传统音乐与民族乐器的亵渎。英国有根据爱尔兰民歌、居尔特音乐素材改编的NEW AGE,而喜之郎则根据东方音乐元素,保持东方注重旋律的特点,也创造出享誉国际的NEW AGE。
普罗艺术公司出版的琵琶与吉他《卡门》是否应算做NEW AGE,我无法做出明确的判定,至少它是将东西方乐器结合的一种尝试,成功与否还需由听众评说。琵琶的演奏者是中央民族乐团的首席------赵聪,而吉他的演奏者是该专辑的音乐制作人------秦万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专辑的混音师是香港著名音乐人欧丁玉,他曾经负责了张学友、陈慧娴等香港著名歌手所有专辑的制作,他的加盟的确为这张专辑增色不少。专辑共收录11首乐曲。
琵琶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尽管来源于古时的西域,可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宫廷与民间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中国是世界上弹拨乐器最为丰富的国家,除琵琶以外还有中阮、大阮、月琴、古筝、古琴等,而西洋乐队中只有竖琴,吉他、曼陀铃等只是民间弹奏的乐器,只是在特殊音效时出现,一般不列为乐队的正式乐器。琵琶的音色清脆悦耳,宛如珠落玉盘。琵琶的音域也比较宽广,表现力极为丰富,传统名曲《十面埋伏》就是以一把琵琶描摹出千军万马的激烈鏖战,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琵琶也善于表现宁静舒缓的乐曲,如当代著名作曲家王惠然的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中开头和结尾表现月夜下静谧的彝家山寨时的优美旋律,叫人充满向往。而吉他作为西洋乐器中音色醇厚、表现力丰富的一种乐器,在改革开放之初刚刚流行于神州大地之时,曾经与靡靡之音、喇叭裤和流氓阿飞联系在一起。由于吉他演奏比较容易掌握,而其音色又十分讨人喜爱,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为吉他写过专门的作品。今次,东西方两件著名的乐器结合在一起演奏,将会产生独特的音乐效果。
《深情的吻》是专辑的第一首乐曲,改编自一首著名的拉丁情歌。乐曲在具有浓郁的墨西哥风情节奏的鼓点下引出大提琴低缓柔美的韵律,琵琶清脆而独特的声音拨奏出异域风情。吉他富有感性的重复着琵琶奏出的主题,随后大提琴、琵琶、小提琴相互追逐,巧妙协作,大提琴与长笛陪伴着琵琶将这墨西哥风情编织的愈发浓厚。
《哈巴涅拉舞曲》是歌剧《卡门》中最著名的一段乐曲。哈巴涅拉原本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黑人舞,并在古巴得以发展成为当地著名的民间舞蹈,后来传到西班牙,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西班牙作曲家依拉蒂尔创作了两首《哈巴捏拉舞曲》。比采在其著名歌剧《卡门》选用了其中一首的曲调,作了较大的加工,写成了表现卡门放荡不羁性格的著名乐曲。乐曲首先由琵琶看似随意的几声拨弦引导出强烈的西班牙风格节奏,吉他与琵琶相互映衬将承示部展现,随后琵琶以快速柔滑的轮指奏法与法兰明高特有的响板、掌声将卡门大胆、开朗、泼辣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浏阳河》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颂歌,被改编成扬琴、古筝等多种乐器的独奏曲目。今次的编曲还是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颇具发烧效果的几声鼓点由右侧滑向中部,低沉而富有弹性。笛子悠扬的吹奏出华美抒情的前奏,电吉他随即奏出歌唱性的主题,随后琵琶用轻巧空灵的声音将这一主题重现,如同男女对答,展现了浏阳河两岸多姿的风光。在一阵小鼓声后,琵琶与镲将乐曲变得激越,逐渐迈向高潮。轰然的锣声响过之后琵琶、吉他再次将舒缓的主题再现,飘逸的竹笛也再次穿梭点缀,美不胜收。
《重归苏莲托》是一首享誉世界的意大利拿波里民歌,被无数古典、通俗的歌唱家唱过,特别是被“三高”作为保留曲目。乐曲首先由琵琶弹拨出前奏,随后在意大利风情节奏的引领下,吉他、琵琶相继重复奏响主题,而此曲最为独特的是由钢琴奏出的如同爵士般随意的节奏音型。而乐曲的结尾更是突然在钢琴轻奏出的舒缓乐句中落下帷幕。
《琵琶吟》望文生义似乎是专为琵琶而作的乐曲。一开始就是由中国古老的乐器古琴与西洋的钢片琴奏出飘渺灵动的引子,琵琶以特有的音色奏出如画般的旋律,而随后的笛子将这一旋律映衬得更加富于美感,如同仙乐神曲。当吉他响起时,却给人一种由天上落入凡间的亲切感。
《月亮河》这首美国电影《凡第内的早餐》中耳熟能详的主题音乐,被无数爵士歌手吟唱过。今次由东方古老乐器奏出实在是一种别样的缠绵,吉他的主旋律变奏极富韵味,搀杂着不少的即兴成份,两种乐器的巧妙结合天衣无缝。
《彝族舞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演录具佳的版本应属《响宴》中的第5首。今次的演奏可以说是一种新颖的尝试。由远而近的碰铃仿如夜色中走来的彝族同胞。合成器、电BASS以跃动的节奏引领琵琶将最具美感的旋律展现出来,描绘出月下温馨的山寨,欢乐的人群,电吉他独特夸张的声音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
《茉莉花》是一首优美的江南民歌,乐曲在几声定位准确的打击乐中开始,将琵琶奏出的优美主题映衬的轻柔而不失稳重,吉他的变奏使全曲更加充满和谐的意境,使人不知不觉的陶醉在茉莉花的清香中。
《江南印象》首先是在潺潺的流水背景声中弥散开来,合成器模仿竖琴的音色奏出引子,琵琶的弹奏具有极强的江南风格,时时传来的水声牵引人们在桨声中沉醉,在水乡中往返,吉他的演奏则更具人文色彩。
《南海姑娘》木鱼与梆子将这首邓丽君名曲衬托的非常具有特色,合成器发出的低频使原本幽怨的琵琶更加变得哀惋。
《丝绸之路》MIDI展现出一片大漠孤烟的景象,打击乐有力的节奏表现出驼队的步履维艰,吉他率先奏响主题,将大漠的孤寂刻划的尤为传神,琵琶此时只作为陪衬出现。与喜多郎的同名乐曲相比,此曲无论意境还是表现均显单薄。
专辑的整体制作还算精美,版面设计比较有特色,但封面粘贴的印有专辑名称的纸带不够牢靠,多有脱胶现象,此外选择暗红色的纸张印刷内页,使人久看后两眼发花,造成视觉疲劳,有破坏视力的嫌疑。该专辑的录音效果还是相当不错,背景十分宁静,各种乐器声音相当清晰,泛音自然,乐器的形体既不过分膨胀夸张,也不过于清瘦,可以说恰倒好处。该专辑的分离度很好,平衡度也相当不错,录音师没有象一些唱片公司出版的“发烧天碟”那样过于注重表现所谓的音效,而贵在自然。



                                     2005年7月8日
TOP
4#

那就顶一下!!!
TOP
5#

普罗艺术的唱片是不是进步很多了?以前我买过几张,音质实在太恶劣,连放汽车听也不配.
TOP
6#

HOMERHE,麻烦有空听听普罗艺术近几年出的东东!不错呦!
TOP
7#

我顶!顶!顶!
TOP
8#

“中华第一‘顶’”[upload=jpg]Upload/2005882265763960.jpg[/upload]
TOP
9#

在基点听过《归来的马》,感觉不错
TOP
10#

普罗是不是把价整得有些高了??应该定位在3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