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提琴音乐的Excellent Treasures [复制链接]

查看: 4709|回复: 24
11#

现在还能找到Ida Haendel的演奏录音,其他象海菲茨、克莱斯勒、梅纽因的录音都已经非常难找到了。

[upload=jpg]Upload/20057291138089147.jpg[/upload]
TOP
1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3#

An-die-Musik 在 2005-7-29 11:38:18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729113808914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3001510156.jpg[/upload]
TOP
14#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7-29 21:42:11 发表的内容
Ida Haendel在TESTAMENT的录音是否张张可收?




这些录音并不是Testament录的,而是Haendel在EMI和DECCA录的,前一阵子在Strad网站上的论坛上看到一位网友在得知Ida Haendel还在演奏后惊呼她大概已经100多岁了还在演奏?说明什么?说明菡德尔这个人物在人们的记忆中已经是古董级的人物了,她是上一世纪中叶活跃于乐坛的小提琴大师之一,更别说是上一世纪仅有的几位女小提琴大师之一,大概除了Ginette Neveu之外没有哪位女性小提琴家能盖过她,而且,与男性同荠相比,菡德尔的才华丝毫不逊色,她的勃拉姆斯协奏曲其温厚的气质、凌厉豪迈的气势当与奥伊斯特拉赫比肩。更绝的是,近几年老当益壮的菡德尔仍然活跃于音乐会,并曾来华演出过。Testament的这些上世纪中叶的录音的确是记录她当年卓越艺术成就的典范录音,的确值得张张收藏。(实际上,Ida Haendel大概80多岁吧)。
TOP
15#

可以说维塔利的《恰空》是巴赫《恰空》的先声,维塔利的作品是为小提琴和钢琴写作的,而巴赫的《恰空》仅供独奏小提琴演奏。在说维塔利的《恰空》前,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恰空,恰空舞曲的来源现在无从考证了,据说是在15世纪前由墨西哥传入西班牙后再在整个欧洲盛行开的。恰空(法语写作:Chaconne,以前有翻译成夏空的)是变奏曲式的一种,最容易和它混淆的是帕萨卡里亚。两者都是慢三拍子的舞曲,从听觉上不太好分辨。就它们最大的差别而言,恰空可以被称谓“固定和声变奏曲”,而帕萨卡里亚则是“固定低音旋律变奏曲”。恰空是主调风格占绝对优势,在其旋律大致被保留的情况下,改变和声,连续的变奏只不过是对和弦做精巧的分解或华彩处理;帕萨卡里亚是复调风格的,起主导作用的是低音的旋律线条,其他声部是依照对位手法在它的上方添加的。也就是说,帕萨卡里亚是由下往上建造的,而恰空则从旋律向下发展变化下方的和声。
TOP
16#

维塔利的《恰空》主题节奏简明突出,用许多对比性的变奏发展。这些变奏的装饰手法不单单是这位技巧家精心构思、只图外表装饰的结果,而是主题本身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小的序奏(钢琴或者管风琴奏出)外表朴实而内在宏伟。它造成一种必要的情感气氛,使演奏者和听众对下面的音乐情节有所准备。宏伟的主题陈述加上一些有趣的变奏以其音乐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技术手法而令人折服。那些变奏的特殊魅力在于它具有十七世纪音乐中极为罕见的情感变化,其中有几个变奏建立在突然离调的基础上。第三变奏用的是降b小调,然后安排的是降G大调和降D大调,再接下来的一个调性是主关系调——g小调。和声结构看来是达维德构思安排的,可以想见,当达维德为了把这首《恰空》编入自己的《小提琴演奏高级教程》而对此曲进行校订时,对原作进行了一番喧宾夺主的润饰(在潘谢勒的《小提琴史手册》中,作者就表达了自己的这种看法,认为这首《恰空》是否为维塔利的真实作品值得怀疑,这只不过是经过一番艺术加工的达维德的个人作品)。但不管怎样,这首《恰空》的改编作品仍然接近现在已发现的可以肯定是维塔利作品的写作风格。
TOP
17#

托马索•维塔利(Tommaso Antonio Vitali 1644-1692),实际上其具体生年瘁月到了现在确实还是没办法确定下来,是博罗尼亚乐派(bologna school)的一位音乐家。博罗尼亚乐派是指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意大利北方城市博罗尼亚活跃着的以写作小提琴乐器为中心的合奏协奏曲(大协奏曲)的那些作曲家们。其中有维塔利的父亲乔万尼•巴蒂斯塔•维塔利、托雷利等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现在我们听到的奏鸣曲、独奏协奏曲曲种的诞生和他们当时的音乐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了。托马索•维塔利的作品到了现在几乎很难听到,似乎唯一被记住的作品就是下面要介绍的《g小调恰空》了。而且,就是这个《g小调恰空》,她到底是不是维塔利的作品也还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说是小维塔利改编其父的作品而成的;也有的认为是维塔利所作,但是在作品被人遗忘多年后,到十九世纪被费迪南•达维德修订过后,重新介绍给大家的;也有人直接认为就是费迪南•达维德自己的作品,并伪称是维塔利的作品……。尽管如此,多数人还是认为这是T.A.维塔利作曲-F.达维德编曲的作品。乐谱的话,也有各种各样的,既有小提琴与乐队的,也有小提琴与钢琴的,还有小提琴与大提琴、拨弦古钢琴等乐器的室内乐版。另外,一些著名演奏家也有自己的改编版,如格罗米欧改编版、弗兰切斯卡替改编版(基本上是沿袭了L.夏尔利埃的改定风格)等。米尔斯坦也曾经录制了这个作品,乐谱基本上是沿用最普及的L.夏尔利埃编订的谱本(L.夏尔利埃编订的谱本中还是有许多地方显现出一些只有浪漫派作品才有的因素:如以八度重音下滑的走句等等),不过米尔斯坦在演奏中做了许多删节。

[upload=jpg]Upload/20057312384968321.jpg[/upload]
TOP
18#

Ida Haendel出生于1923年,是个非凡的女小提琴大师,女小提琴要坚持演奏实在太不容易了,她是当中的最杰出代表(郑京和类似,而且名气要大,但是无论发音还是技巧都远比不上她)。Flesch和Enesco的门生,1935年的Wieniawski第一界小提琴大赛作为年龄最小选手跟师姐Neveu同场竞技(记得她得了第七,好像有提及得第三的,记不太清楚了。Neveu第一,老奥第二)。Haendel是第一位录流浪者之歌这些技巧要求高的作品的女性,她音色华美丰硕,表现力极强,俺非常欣赏的小提琴家!
TOP
19#

As I know, there is another  six Ida Haedel  releases in  Testament
TOP
20#

andre 在 2005-8-1 19:07:47 发表的内容
As I know, there is another  six Ida Haedel  releases in  Testament



Oui.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