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集到的几款“贝交”。 [复制链接]

查看: 9908|回复: 61
41#

旺德指挥的莫扎特第40交还真是非听不可!
TOP
42#

音乐的奉献:旺德贝交你还有别的曲目吗?请把封面帖上来。
TOP
43#

[upload=jpg]Upload/20057299233516040.jpg[/upload]

展示贝多芬的交响曲唱片,如果缺少了这张CD,那将是一大缺陷而导致不完整的.
切利,近年来唱片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人们对他的唱片的期待,完全可以用<<红灯记>>中李玉和的一句唱词来形容:盼只盼柏山的同志早来到.尽管他生前也曾"著名",但他广为人知,却是在去世以后.不少人把切利遭受不公待遇的原因归咎于卡拉扬对他的"篡权夺位",这使得切迷们对老卡耿耿于怀又"恨之入骨".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一切是因为切老"太有个性",过于固执,对录音不屑一顾而造成的.
切老与老卡的恩怨已成为过去,一切向前看吧.
令人欣慰的是,这两位"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都以他们为音乐所做的伟大贡献而载入世界音乐史册.因此,再去谈论这两为巨匠的恩怨是非,毫无意义了.
切利将慕尼黑爱乐训练成世界一流乐团的事实再次证明:没有不好的乐队,只有不好的指挥.
当人们已经被使人眼花缭乱的贝交唱片导致"听觉疲惫"之时,切利的贝交EMI录音以其极富个性的慢速度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仅从这个角度考虑,切利的EMI贝交无论如何都要登上你的CD架----即使你已经拥有了不止5个贝交CD.
TOP
44#

[upload=jpg]Upload/20057298251197191.jpg[/upload]

用"慢工出细活"来形容朱利尼灌制的唱片也许是恰当的.在明星音乐家交相辉映的20世纪世界乐坛,这位意大利老头依然固执地恪守自己的音乐理念------不将没有理解透彻和未能产生想象力的作品搬上舞台.甚至,他的严肃诚恳,认真细致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被认为过于矜持并与时代脱节.喜爱他的人们恨不得他也能"著作等身".可老头愣是"顽固不化",尽管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老朱曾经做过近现代叱咤风云的泰斗级指挥大师的助手,这一经历令无数他的同辈和后生指挥羡慕不已.同时也使他受益终身.
正是因为他把理解和创造看得高于一切,我们所能听到的他录制的唱片无不是精品.比如这张田园.
TOP
45#

[upload=jpg]Upload/200572911103786486.jpg[/upload]

笼罩在贝姆头上的光环实在太多,令人目眩,叫人羡慕,其中,"奥地利音乐的总指导"是对这位古朴端庄,严谨深邃的德奥指挥风格的继承者的最高褒奖.作为权威的德奥音乐诠释者,他的贝多芬无疑是精准而纯正的.
TOP
46#

[upload=jpg]Upload/200572911225850290.jpg[/upload]

相信中国的音乐爱好者是通过这张CD认识的克伦姆佩勒.
这位犹太血统的德国指挥家,驰骋乐坛几十年,横跨欧美,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创造了壮观辉煌的业绩,留下了大量的经典录音.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愿意把这张曾经令乐迷踏破铁鞋寻觅的单声道<<英雄>>和他的<<马2>>作为他的标志性录音来珍藏,道理很简单,这2张CD集中体现了格外受到马勒器重的克老的指挥特点,这就是典型的德奥浪漫主义风格.具体地说就是严谨,细致,稳健.另外,速度适中稍慢,格调温和宽厚,也是他的一贯特色
TOP
47#

[upload=jpg]Upload/200572911492432621.jpg[/upload]

年轻时候的阿巴多也曾经是追星一族.他非常赞赏和崇敬克伦姆佩勒的指挥艺术,在学生时代,阿巴多就经常寻觅克老的行踪,到处去观摩克劳的排练和演出.这些经历使阿巴多受益匪浅.当然,他的偶像远不只克老一位.
天才加勤奋,加上前辈大师的提携,这些使得阿巴多迅速成长为上世纪中生代指挥的领军人物.
阿巴多是很勤奋的指挥,压力也很大.但他一路走来了,走得很好.真是极其不易.
他的录音,我觉得几乎没有令人失望的.比如这款贝9,我真的没什么好说.
尽管可能被砸砖头,我还是要强力推荐它,就因为我和它相见恨晚.
TOP
48#

奉献兄冷静一下么!!!
TOP
49#

奉献兄辛苦了,感谢你的接手,佩服你的认真。下次你唱主角我作辅,那怕一直只有你和我在唱双簧,我都辅到头。
TOP
50#

朱里尼贝五


[upload=jpg]Upload/2005730016336242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7300164544515.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