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能否升值? [复制链接]

21#

人类模拟录音黄金时代,或者说LP的鼎盛时代,对中国来说是空白。欧美在1958年立体声就已经市场化,而中国第一张立体声LP的出现是在1980年。中国大陆的发烧友玩真正属于HI-End级LP系统还只是近10年的事情。所以,LP在中国还远远不够,还是稀罕之物。
一方面,中国这庞大市场还需要很多LP,还有很多像阿龙那样希望买到自己喜欢又价格合理的LP的乐迷。另一方面,又有数以亿计的旧LP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各地的角落里睡大觉。谁能做到这样一件好事,把国外优质低价的LP“搞”回来中国,以不高的价格造福我等黑胶乐迷呢?
之所以说要“搞”回来,是因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单如何进关就够头痛的了。如此看来,我们还得忍受相当一段时间的LP升值涨价之苦!
TOP
22#

按楼主收集了一年,每个月收4~6张,收藏级的LP应该有50多张了,已相当可观了!
TOP
23#

LP会很值钱的啊!大家继续收藏啊!不然就没有人卖LP啦
TOP
24#

这样会发生一种情况:进回来的LP中有九成是卖不动的垃圾货,销售商需把这些垃圾的成本和运费转加到那一成能卖出的唱片中,最终仍然由消费者埋单。
楼主在美国每两周去一次这类唱片铺,能在两万张中找到两三张“好”品种,这样的比例恐怕没几个商家敢冒险。
TOP
25#

这样子买一些当然非常容易,大家目前都是这样做的了。我指的是把它当大生意来做,数以万计的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低价,更加普及,更多挑选。
TOP
26#

其实只要真正有需求,唱片公司会生产新LP的,母带估计绝大部分都还在. 关键是需求量太小.要想唱片品种多,价廉物美,只有期盼音乐爱好者能越快越多.
TOP
27#

好,支持
TOP
28#

补充一下上文的一些细节。

1. 为何有的Dealer建议LP出售的价格一定要是收购价格的5倍呢?这是考虑到为你的生意做广告、收购LP而开车去各地搜寻货色的汽油费、汽车损耗还有人工费、出售LP而要交纳的营业税等等,假如你不保持这个售出购入比例的话,你的每一桩交易基本上都是亏钱的。当然这个比例是经验,对于广告做得特别好的Dealer,收购价格可以稍微高一些。

2. 为何要依靠Dealer买唱片?从Dealer手里买唱片,虽然可能比自己去搜集要贵,但是你省了时间省了功夫呀。这就相当于你雇个人来帮你找唱片,你付他工资。但问题是唱片不是Dealer生产的,它的价值跟Dealer无关。

3. 我就住在美国和英国,怎么我不觉得LP便宜啊?——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你不可能期望你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便宜的唱片就会自动找上门来。要充分发挥各种了解消息的渠道。不要以为靠Internet就是万能的。可以说,便宜并且好的东西都不在internet上。
TOP
29#

leslie 在 2005-7-19 14:51:25 发表的内容
房产,能否升值?

如果98年有人这样问。。。。。。。。


我觉得LP和房产有本质上的不同。首先房产的内涵足够一门学科来研究它;而LP只是一个小概念,它的收藏知识(假如它称得上是“知识”的话),最多算的上是总结,有的只是你个人所不知道的,绝对没有人人都不知道的。这就好比尽管“扫街”和“研究原子弹”都是“各行各业”,但是没有人会把它们等同看待的。

有些东西不需要经过特别长的时间来检验它未来的价值,尤其是近代的东西,并且还是机器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当然,假如我一直都是住在国内,我绝对不敢想象我上面写的东西,因为我无法想象,也没有环境去感受。但是我现在亲身感受到了,它如此真实,让我很难不信。
TOP
30#

希望felixcat兄下此把帖子写完再发,要不然我会得胃病的。
TOP
31#

欧美的二手唱片Dealer是形形色色的。首先Ebay上面一大堆,其次就是各个二手唱片网上商店了。

现在来说说LP市场。在国内或者港台地区,我们不难听见“XX唱片最近价格升到XX元了”。这类消息都是源自某人看到某个网上商店标价多少多少,或者在ebay上某次“拍卖”有某人出多少价。

实际上,这种价格只是我们臆想中的一厢情愿的。因为一张LP在市场中的价值,并不是看你用多少钱买下来,而是要看你能用多少价格把它卖出去。可能你会想,我这张HMV白金狗用1000美元买下来的,这么珍贵,那么我出1000美元肯定有人愿意掏钱买。

错了,可能在国内,或者在港台、韩日等地区或许能够实行,但是对于本身就是EMI、Capitol、Decca、RCA等著名品牌的原产地英国和美国,这种交易绝对没人愿意干的。二手LP Dealer Leslie Gerber在文中说到,他们这一行在买入唱片的时候,对于出让者的一大批LP,他们通常是采取每张按1美元的价格收购;假如碰到里面有一定量的好货色的时候,可以按6美元一张的价格收购。

并且他们最终拿出来卖的LP,售价肯定要保证是收购价的5倍以上。按照另外一位英国Dealer Coombs的建议,假如一个具有稳定的东南亚市场的英国二手LP Dealer对于某张LP的定价是300英镑的话,如果你是一个面向英美地区的LP Dealer,那么同样的LP你很有可能只能出价30英镑才会有人买。

所以说国内的舆论不要弄得价值观跟国际接不上轨了。这里我指的接轨不是说跟日本等地的肤浅收藏家接轨,而是和英美地区的价格接轨。某些日本收藏家傻到什么程度?我不止一次看到有的罕见LP是只有一处噪音的,但有的日本人竟然掏几百美元买下——他们其实不知道,这类LP只要有一处噪音,哪怕不严重的,肉眼看不到的,它的二手价格立刻就是原来的1/10了。这不是我信口开河,因为这是好些Dealer开的标准。状态几乎全新的罕见LP市场里一大把,Dealer总能收购到。

国内多数LP收藏者手中的LP状态都难以和英美地区的收藏者相比。实际上在坛子上把唱片照片贴出来,看看中心孔周围的情况就能够知道不少买者都吃亏了。尤其是Ebay上找来的那些,或者其他渠道弄来的,比如说某张所谓Rabin的头版,竟然1000人民币买下,真是亏之又亏啊——就算是全新的没开封的头版,在我这个不是文化城市的某些二手店里,Dealer开价也只是100美元左右。

于是我们再考虑下个问题:LP能否保值或者升值?我觉得不可能。因为这些年来各类“珍稀”LP的收购价越来越低,还是拿HMV白金狗为例,某张绝对是相当珍贵的,状态算是很不错的(播放时背景没额外的噪音!),我想卖给Dealer换另外一张听,结果20美元Dealer也不愿意收入。算了,还是拿Dealer Leslie Gerber亲自说的一段话作为例子吧:

I have heard of some people who bought classical LP records as an investment. This is never a good idea unless you are an experienced dealer ­ and sometimes not even then. I feel sorry for anyone who spent a lot of money on audiophile LPs ­ as did one customer of mine in California ­ because he expected them to be a good investment. Most of them have lost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ir value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Even dealers can sometimes make serious mistake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classical LP dealers in the business recently bought a very expensive item from another dealer for well under its highest recorded selling price. He then offered it at auction and, at last report, his highest bid was about a third of what he paid for it.

因此假如你对音乐的兴趣是完全建立在收藏唱片之上的话,那我觉得你的这种兴趣的根基是危险的,因为对于价值来讲,一张唱片的收购价跟一磅废纸的价格差不多(“珍贵”的唱片,就换成“几磅废纸”吧)。CD跟LP差不多,除了有不磨损的优点使得价格稍微高一些之外,都基本上是保不了什么值的。

所以说,假如不是真正想了解音乐作品内容的,而只是慕名“音效”或者“珍贵”而去收集LP或者CD,那么我可以说你的计划落空了。尤其是经常买一大堆“难找”或者“Audiophile”(其实在这边根本不难找,根本就不Audiophile)的唱片,而不去深入了解里面音乐作品的知识,那完全就是买一堆垃圾摆在家里“闭帚自珍”而已。

至于把自己花了大价钱收藏的一堆唱片摊开来拍照放在坛子上让人“瞻仰”,那绝对不是宣扬正确的欣赏观念,而是助长了庸俗的铜臭味而已,并且显得很幼稚。吸取这样的教训:某些日本收藏者,死去的时候除了剩下一副散发铜臭庸俗味躯体外,他生前引以为豪的“收藏”继续被其他傻子瓜分着,就像野生世界一样。

所以切莫做因为唱片而存在着的爱乐者;我们要做为音乐而存在着的爱乐者。在我眼里,一首贝九本身,远胜一千张HMV ASD XXX 和SAX XXXX。

最后总结一句:一张唱片某次被某个地区的某人以某个价格买入,并不是说这张唱片在国际上就是这个价值;这只是表明,这个地区的这个人觉得这张唱片值这个价。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32#

没有经济支撑,怎么听音乐
TOP
33#

汗!
我等LP迷只能买新版的黑胶度日了.能否升值不重要,靓不靓声不重要,只要是LP就行.
TOP
34#

房产,能否升值?

如果98年有人这样问。。。。。。。。
TOP
35#

是抄作是商作家們的手法難為消費者啊
TOP
36#

是听音乐还是考虑经济利益?
TOP
37#

adsl2005 在 2005-7-20 12:31:49 发表的内容
大家不要买超过100元的CD,不要买超过6美元的LP
李源不要卖超过100元的CD,不要卖超过6美元的LP


这位朋友理解有误。某人要出让一大批自己的LP,Dealer一般不会一张一张跟你具体算分别是多少钱,他们会按每张比如说统一是6元的价格,乘以LP的总数,然后就给你这么多钱,他运走你的LP。

很明显一般这种出让自己LP的人都不是现在要买珍贵LP的人(因为这类人除非家里破产了,肯定不会卖掉自己“高价”买入的LP的),而只是普通的人,LP时代买LP听所以攒下一笔LP来。所以这么一批LP里面,肯定是“良莠不齐”的。Dealer从中挑出他认为可以再卖出去的一些好货色,然后把其他“差劲”的扔掉。因此买进这批LP的费用就分摊在挑出的这些“好货色”身上。假如好坏比例是1:4的话,那么好货色所分摊下来的费用便是原来平均每张的5倍。假如好坏比例是1:9的话,那么好货色最后的价钱便是平均每张的10倍。

这就是为何假如你出让的一批LP里面,假如“好货色”不多的话,Dealer只给你譬如说按一张$1的价位来收购。

所以说假如李源卖二手LP的话,不太好的货色当然最好定为廉价的价位。但假如是好的话贵一些是合情合理的,并且也符合经营的原理。
TOP
38#

好是好,但也没有绝对的信服度
很多前提不明确
其实从收藏经济的角度来说
首先还是要搞清到底还有多少旧版LP,
它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然后分析有多少人有愿望购买这些LP
市场分析后接下来才是分析产地,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的问题
所以,楼主的文章还很有研究的余地
你知道最先的两个问题有多难吗?
欢迎拍砖
TOP
39#

写的真好,严重支持!
TOP
40#

LP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