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存 在 2005-7-18 0:31:15 发表的内容 那个链接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某些国货参加了某国某个音响展览,其他还能说明什么?
这些图证明了该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程度么?简单的办法,请举出销售的实例!国外的很多所谓参展,所谓学术会议,只要有钱报名,都可以参加。
国内的厂商经常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很少思考音响产品的话语权在自己的手上?一些人认为自己操纵了媒介,就可以左右市场?国内日渐成熟的市场正在否定和抛弃这种做法。
发烧友有资格对音响产品说三道四,任何言辞都不过分,因为他是消费者,因为他对声音的执著!只有可以接受消费者苛刻挑剔的产品,它的品质才是可靠的。
在成熟的消费市场,不可能发生国内消费者遭遇的这么多不幸,尤其是音响消费。这种教训很多也很深刻,所以批评国内的消费者或发烧友有什么偏激的言行,不如反思这些言行产生的原因!
国货音响的品质自己都难以保证,尤其是量产的品质,如何能责怪发烧友和消费者呢?
产品的品质不是靠政策培育的,更不该靠民族情结来培育。国内音响要想发展,还是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不能经历国内如此宽容的市场检验,如何可能接受国外市场的苛刻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发烧友和消费者的任何批评,都应该被看作是为了产品的明天,由此激发生产商提高品质的积极心态。 |
兄弟的这番话说得太武断了些,国货的某些产品在国外已极受欢迎,如山灵的T-100、声雅的好几个型号已被德国人包销、欧博的几款产品也已被洋人买断货,根本不是你说的“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程度么?”。
参加有档次的展览会并不是有钱就行的,那CAV、爱浪赚得够多了,为什么它们没参展?
你说国货生产商“操纵了媒介”,这话说得有点大了吧,媒体一般只报道客观事实,当然有些商业上的利益,这方面洋货应该更突出,那些枪手、杂志推荐的、误导的洋货还少了吗,你去翻翻前几年的杂志吧,那一个不是把洋货吹的天花乱坠,到头来呢?你说消费了国货遭遇了“这么多不幸”?看看现在发生的“音乐甲虫”“AA"事件(不要跟我说这两个不是典型,假如国货这样,你会怎么说),你不失望么。
外国的消费者更加理性,务实,不愿意多花冤枉钱这就是为什么诸如山灵、声雅、欧博在国外买得好的缘故,你能说他们的消费市场不成熟吗?
总的来说,国货、洋货的产品都有好有差,国货的总体水平,特别是高端产品还与洋货有差距,但性价比远远超超过洋货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内的发烧友80%-90%都还未能作到挥金如土的地步,选择国货无疑是更加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