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38.5兄的AQ线 [复制链接]

查看: 12784|回复: 53
11#

第二天将线送至朋友处,这位朋友也有黑豹成品线材。顺便说一句,问38.5兄要36V是因为我们已有的成品线均为36V,所以取同样的比较。
由于第二天已经有安排,无法陪同一起试听。晚上6点钟接到电话,试听已开始。对我来说,接到这个电话无非知道而已,应该没有什么悬念吧。此时选用的系统是Sony转盘+Chord解码+马7前+朋友自制仿马9后级+乐林。音箱我说不清型号了,是老的乐林(是不是连名字也叫错了?),前面是弧形的那种。在七八年前我刚毕业时听到的,效果可以超过ProAC的1SC的一款。
等我忙完正准备回去,约8点钟时电话响起,朋友必定告知结果,因为没有悬念,我也没有很在意。
谁知第一句话就让我吃了一惊:“劝你不要留下这条线”。
几位朋友对我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听感,认为无论是从密度,细节,还是饱满的程度,与成品的黑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象什么毛刺多,声音紧等等,就权当新线,都不作为缺点了。
是否能比得过黑豹下一款的铜线,大家倒是比较谨慎,说没有比过,不知。但烧友眼里容不下沙子,告诉我:“坚决不要”
我????

怎么听感会相差这么大?会不会是搭配的问题?不应该啊,大家原来用的就是黑豹。
在回去的路上,坐在车上,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又忍不住打电话过去,看他们如此肯定的话,我又听了一遍同样的评论,在电话这边都说不出话来。到最后只能对他们说再听听再听听….. 实在不行,以价论声,出来的声音总对的住这价格吧?
“不用再听了”
这就是这几位玩了十几二十年音响家伙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未完,敬请待续……
最后编辑KLWX
TOP
12#

将38.5兄的黑豹接在专用煲线机上,连续煲了将近60个小时,而后连接到前后级之间。
在以前没有使用过AQ的信号线,原因是线圣虽说属于较为中性,较少渲染的类型,一般说来适配性较强,究其主要原因是声音较为厚润,低频有弹性,对于大多数系统,如果器材不够或搭配不好,往往容易薄声,此时用AQ通常会有改善。但其实AQ速度较快,高频飘逸感不够,中低频线条感也不突出,与很多较好的系统还是不合适的。到了较好的系统时,搭配更为重要。AQ搭配的好,还是不错的。
我感觉自己的声音也是属于偏薄偏冷,偶然有朋友说起试试AQ。一听之下还是不错,与Kimber等线比,高频的飘逸要差一些,略暗,线条粗一些,但低频的弹跳和扎实要胜出,中频的味道要浓一些。用一条黑豹接在前后级,取其铜线的圆润和饱满。
所以在试听之后果然是这种感觉,中频的厚实和暖意让我比较满意,低频的弹跳感还不明显,加上用了吉威的电源线,声音的密度不错,缺点就是高频差了,线条感也变差了一些。个人感觉,黑豹在系统上最多只能用一条,而从头到脚都使用AQ,不是明智的选择。
就38.5兄的黑豹,试听时毛刺感还有,密度和细节略差,不过在连续使用将近70小时,改善很明显,与第一天试听时不可同日而语。与成品黑豹的差距已不大,相信加以时日,应该没有什么区别。
至此,我已决定要留下这条黑豹。下一步,另外几位朋友还要继续试听一下。
最后编辑KLWX
TOP
13#

第二天一早,朋友电话又来,询问这条黑豹的具体价格。我也没好气,反问你是在取笑我吗?我准备把线拿回,继续在听听。
我还没想明白,下一句话有让我吃了一惊:“这根线我要了,你来拿钱”。
我?????
“这根线你不要想拿回去了,过来拿钱”
我????


原来他们在打完给我的电话后,继续在品茶畅谈,不知不觉又是几个小时,突然有人问:“线换了吗”?
没有。怎么回事?声音不对。
再仔细听,还是不对。
于是第二天我就接到了电话。
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早上从我这里拿走线,晚上6点才接上,毕竟是新线,又是被我经煲线器硬催出来,怎么也应该煲几个小时在出结论吧?难道连这也不懂?
其实本质的原因是对网上销售的线材不信任,不过还好,结论可能还是公正的。
TOP
14#

抱歉,很久没有打过这么多字了。
前面已经说了,本帖不是比较黑豹的水平,或者与Sky的差距,只是想知道38.5兄的线是否名副其实,我想,结论已经有了。之所以帖出sky ,原因是猎豹与之相比,差距是明显的,不要说黑豹,而且真正好的银线,其中频的饱满温暖,丝毫不亚于顶级的铜线,又有铜线没有的线条和分析力。很可惜,与许兄询问了多次,希望有DIY的Sky给我,可惜没有。不过,将黑豹与银线配合使用,效果倒是还可以。

总结一下,
许兄的黑豹线,没有什么好的。与成品黑豹比,没有输什么,也没有赢什么,差异很小,所以没什么好的。如果一定要说区别,那就是成品的包装更漂亮,还有一个专用的线袋。
至于价钱,只有成品的一半都不到。

在付定金之前,我也询问许兄线的来历,未果。我也不在追问了,只要质素一样,价格又好,为什么要刨根问底呢?我也无意为许兄宣传,但事实上起到了这个作用,原因是什么呢?在此之前,关于许兄的AQ线,我也问过一些DX们,没有得到什么答案。所以啊,很多DX们,还是多帮助别人一下为好,别光顾着自己聊得开心。
相信总还有不确定的朋友,所以我自己试一下,告诉你们结果,或许可以省些钱。

不过在此声明,关于此线的听感,仅限于我听的黑豹和我个人的听感。

对许兄说一句,不好意思,竟然当了一次JS,卖了一根线,不过还亏了钱,汇款费和邮寄费我替他出了。哈哈哈,这个JS当的,还替他煲线……


全文结束
TOP
15#

kevinlove 在 2005-7-11 12:14:43 发表的内容
我昨晚也听了2个小时的黑豹,虽然是全新的线,没煲开,但是比较我原来的BONA(大约500元),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主要在高频的凝聚力,低频的控制力上,特别是低频的控制力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问题也和楼主碰到的一样,就是有毛刺和声音发紧。相信通过使用一段时间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有些时候新开声反而好声,但很快就变差了。
好的线材确实是一分钱一分货,对系统的表现举足轻重,但就是有时想买根线上千上万的,也很离谱。
也是38.5的线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