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祝贺《视听前线》改版成功! [复制链接]

查看: 5075|回复: 19
11#

近段时间买“视听前线”比较多,感觉还算可以。
TOP
12#

audio 在 2005-7-6 13:34:39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7-6 12:22:40 发表的内容


建议还是多学学《音响论坛》,《音响城邦》这样的台湾杂志,多少有点文化内涵,多少说点实在话。也许还能有条活路。






不知兄台有没有细阅《视听前线》,在这本小册子里面就一直努力存在着那点与音响、音乐文化息息相关的东西,或者未能与台湾杂志相比,但这在内地同类刊物里面,是难得的。



这本杂志很早就在看,现在也在看,对它的师承来历也比较清楚,前几天还和李鹏展先生在一起聊这几本音响杂志。

上面有一些“老婆语录”之类的小栏目,试图灌输一些生活化的东西,但我觉得这些东西不管是谁出的点子,多少有点不伦不类,有小聪明,无大意思。

写手中有几个也在《新音响》上写稿,想学台湾写手的文风,但阅历,功力,公正性都不够,写的那些文章拿到HIFI168来,与网友们写的东西比大概也不能出彩。还是一句话,广告公司的色彩太浓。
TOP
13#

哦,好事情!

售价呢?

慢住,怎么是挂《中国电子商情》的???

《新视听》呢?
最后编辑audio
TOP
14#

在发烧友心目中,完全公正的杂志可能还没有出现,包括这本。
TOP
15#

资讯功能,说实话看看《音响技术》就够了。

《视听前线》从原来的商家免费赠阅刊物,到现在把周道,ERIC等,《新音响》原来用过的“中国电子商情”的刊号拿了下来,算是名正言顺,在国内有关部门那儿不再是非法刊物性质了,看来张戈是想大展一翻拳脚了,但如果`写手班底不够实力,还是象以前那样办,或办成象《现代影音技术》,《视听技术》那样的杂志,估计发烧友愿意掏钱常年多买一本,难。

建议还是多学学《音响论坛》,《音响城邦》这样的台湾杂志,多少有点文化内涵,多少说点实在话。也许还能有条活路。
TOP
16#

johnleeh 在 2005-7-6 15:26:02 发表的内容
软件部分比硬件部分好,有些文章写得还是比较耐看的。



yes,right.
TOP
17#

audio 在 2005-7-6 10:51:05 发表的内容
荷塘月色 在 2005-7-6 1:46:08 发表的内容
喜欢它赠送的CD碟,虽然没有包装盒!
嘿嘿!!


这一期有碟送?



《高保真音响》,《爱乐》等杂志也送过碟,但压片,音质等都不行。

国内此类杂志的最大问题,还是写手水平不高,枪手味太浓。一个杂志能办到怎样的水准,主编的思路和水平很重要。
TOP
18#

johnleeh 在 2005-7-6 12:22:40 发表的内容


建议还是多学学《音响论坛》,《音响城邦》这样的台湾杂志,多少有点文化内涵,多少说点实在话。也许还能有条活路。





不知兄台有没有细阅《视听前线》,在这本小册子里面就一直努力存在着那点与音响、音乐文化息息相关的东西,或者未能与台湾杂志相比,但这在内地同类刊物里面,是难得的。
TOP
19#

audio 在 2005-7-6 15:14:13 发表的内容

如果想完全地摆脱广告,这个我想是无可能的,毕竟音响本身就是一件商品。

对啦,里面的音乐、软件部分如何,那些相关的专题如何,比如[爵色飞扬]里面的《爵色迷离十碟录》……



没有是不可能的,只是希望稍微淡一点,多少也有点独立评论人的精神,别一看就象是厂方营销人员写的东西似的。

软件部分比硬件部分好,有些文章写得还是比较耐看的。因为这个版块国外唱片公司广告因素的影响还不大,所以还能见到一些真性情的文字。
TOP
20#


如果想完全地摆脱广告,这个我想是无可能的,毕竟音响本身就是一件商品。

对啦,里面的音乐、软件部分如何,那些相关的专题如何,比如[爵色飞扬]里面的《爵色迷离十碟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