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即将出笼的ABC引进古典绝版唱片提个醒儿 [复制链接]

查看: 10073|回复: 47
11#

最主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原版封面。
TOP
12#


赞阿龙! 这亦正是我昨天跟斑竹赠碟那贴里发言的初衷!

满大街投其所好的仿制品 一切事物存在形念就是RMB的额度!

音乐的本源在国内亦如开放的a里巴巴宝库 被虫咬鼠盗 洗劫一空!

何其悲凉!国人何其悲凉!
TOP
13#

阿龙 在 2005-6-8 9:23:18 发表的内容
ABC正在收集爱乐者们的信息,看看哪些是最想拥有的唱片,然后推出ABC自己的K2引进版,这当是一件好事。本来想到了不少想拥有的绝版唱片,又怕这些珍稀品种在不久的将来成了满大街都是的引进版,破坏了它们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建议:要做就做得非常到位,除了音质好,(这点说也多余)封面设计也别玩什么个性,原版封面不要动它。
同时发行量不能大,统统搞成限量版,让它在半年后成为新的绝版,别堆积在商店里恶心人,然后再来个跳楼价,像前几年的国内RCA版。

新的绝版?!哈哈,只要母带在就没什么绝版的,母带不在了照样可以用原来出的唱片翻,就象NAXOS的历史录音系列,人家也没母带。

TOP
14#

[quote]条顿骑士 在 2005-6-8 11:25:38 发表的内容
看爱必希的网页设计,就知道这家公司没甚么品位,纯粹商人牟利,心里就有抵触,最起码也要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中毒情况再作决定。


商人牟利是正常的,不仅没必要反感,还应该鼓励。不过牟利与做出品质好的唱片并非对立的矛盾。如果我们能买到好唱片,他能赚到钱,何乐而不为?
TOP
15#

阿龙 在 2005-6-8 9:23:18 发表的内容
在不久的将来成了满大街都是的引进版,破坏了它们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原版封面不要动它。
别堆积在商店里恶心人,然后再来个跳楼价,像前几年的国内RCA版。


阿龙兄的建议很有心,代表了我们的心声!
但半年后,还要不了半年,绝对或者现在已经是这样了。
上次在广州,看见很多音像店里已经满是ABC的东西了,出碟的速度太快了,花样繁杂,说句负责和心情沉重的话,素质都一般般,在走大路货色路线了,有些失望和痛心!
我一直是铁杆支持ABC等国内唱片公司的,但恨铁不成钢,这也是我及很多朋友现在不再够买他们的唱片和参与168论坛报名抽奖的主要原因!
宁缺毋滥、志在用心、人情合一、创造精品!
TOP
16#

关注!
TOP
17#

1,别搞无为XRCD
2,注重平衡度,音色,,,,,避免干巴巴的邓丽君(《璨丽的邓丽君纪念版》20bitK2)
TOP
18#

MBL1521 在 2005-6-8 10:32:52 发表的内容
各位DX认为ABC的这张《十亿琴王》怎样?个人觉得不如下面那张。[upload=jpg]Upload/20056810324937953.jpg[/upload]


琴王你还是买原版吧,买的到
TOP
19#

呵呵还有这等事。我也有几点建议(仅对古典而言):

1. 有一些录音在录制完成之后,艺术家会当场监督工程师把多声道母带混制成双声道的供出版用的工作母带。所以假如要引进版权,不要光顾着“原始母带”,还要参考一下那盘“工作母带”(假如有的话),甚至有些情况下用工作母带来再版声音效果取向会更接近头版LP的风格。很多工作母带的保存状况是很好的。EMI、Decca、Philips的有些头版CD就是采取这样的策略的,其优点大家有耳共闻。

2. 假如母带不是有什么大损伤的话,不要用ADD,AAD即可;不要增添额外的降噪步骤。

3. 没必要用XRCD,混音弄得好,XRCD与否根本没两样。

4. 不要在绝不绝版和收藏价值上面做文章,国内的引进版不管再怎么努力,都注定了不可能和国外原公司的头版有同样的地位的。我们还是多生产一些,质量好一些,造福更多发烧友吧。
TOP
20#

厨师爱乐 在 2005-6-8 14:59:26 发表的内容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一定会加上XRCD标签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