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632234592322.jpg[/upload]
最初陪你买这盒磁带的地方叫外文书店,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1989年。
七十年代前期出生的人不会忘记那几年,我们一下子拥有了那么多值得收藏一生的歌谣。虽然年少的我们还无法真正品味出那些歌词中的含义,但当我们呤唱时,总会把自己当作歌中的主角,为着一点点的失意,一点点的风花雪月,低头呤唱。我记得那盒磁带的封面:苏芮的头发全梳向脑后,象个短发的男孩子一般,眼睛望着远远不知名处,不漂亮。那时候这样一合磁带要六块四,有十首歌。台北面都是当时传唱过的歌,而东京面却始终没有流行起來。
[upload=jpg]Upload/2005632263471847.jpg[/upload]
都说苏芮的歌曲反应的主要是博大深沉的爱,这在她『变心』之前的专辑里是不错的。『一样的月光』,『尘缘』,『是不是这样』,『未知』,『沉默的母亲』,『北西南东』,『亲爱的小孩』,『你走了吗』……,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苏芮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精神,向人们传达着对生活、命运、前途以及爱情的反思。她的声音或凄凉或高亢,或委婉或直接,但每一次都深深地打动了听众,并唤起了对她下一张专辑的『一切为明天』。《凭着爱》是苏芮的第二张粤语唱片。旋律优美的音乐、注重品位的歌词,加上苏芮表现力十足的演唱,使这张唱片具有饱满的亲和力。 这张唱片注重的是苏芮的声音特质和人格魅力。主打歌曲《凭着爱》没有煽情的编曲,没有花哨的技巧,苏芮认真、平实与投入的演唱,为这首歌曲做了最好的诠释----“最美丽仍然是爱,带泪赏仍然是好,凭着爱只管一生,磨练到老。”
柔情和摇滚并举是这张唱片最鲜明的音乐特色。专辑里面的《明朝醒了时》、《若即若离》、《无悔的爱》、《我只是个人》等歌曲或多或少地传递着生活与情爱的变迁与历练,有伤感,有挫折,也有执着,但苏芮温和、婉转的声音又抒发着无限的宽容、平和以及对爱无悔的坚持。《珍惜此时此刻》、《人生支票》等歌曲在苏芮唱来既朴素自然,又轻松惬意,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动力。《越爱越深》、《冠军好人》、《一点点小风波》再一次显示了苏芮极具爆发力的嗓音,高亢和激情并存,摇滚风格呈现了不妥协于世俗的超脱品格。
[upload=jpg]Upload/20056322111784518.jpg[/upload]
如果说,苏芮的上一张英文专辑侧重于演绎经典而放弃流行的话,那么这一张可谓是两者兼顾、双向出击了。专辑追求时尚、强调品质,不仅吸纳了经典元素,更将当时多位英语歌手的作品一网打尽。 Madonna(麦当娜), Mariah Carey(玛利亚.凯丽),Micheal Bolton( 迈克尔.波顿),Whitney Houston(惠特尼.休斯顿)……所有这些大牌歌手的金曲都没能逃脱苏芮的再演绎,当然,演绎的结果是令人非常欣喜的。对比前两张英文唱片,这张专辑旋律更为优美、取材更为丰富、制作也更加精良和完善。飞碟公司在苏芮演唱事业的高峰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保证了一年两张唱片的发片速度,更是招揽了大批的词曲精英进行幕后创作,从而确保了高质量的作品不断问世,使得苏芮无论是在国语、粤语还是在日语、英语歌上都能横冲直撞、打下一片天地。
专辑的9首歌曲,或轻柔舒缓、或动感十足,或深情款款,或简单直率,是难得一见的佳作集萃,其中尤以主打最为突出―― 动听的旋律、轻快的节奏、每个音符都跳跃着热烈的情怀,令人不能不血脉喷张、手舞足蹈。苏芮的演唱更是老到娴熟,找不到丝毫的瑕疵。总而言之,这是一张任你千方百计也要找来一听的专辑。
很高兴看到苏芮的精选辑中不再出现『酒干倘卖无』和『一样的月光』等歌曲,这些歌曲在类似的专辑中出现的次数太多了,以致让人失去了兴趣。『精选13首第2辑』挑选了一些市场性不是很强的动听之作,比如『北西南东』和『后浪』,使这张专辑更多了些高雅的新意。遗憾的是,唱片公司没有延续这种发行精选辑的思路,苏芮此后仍然无休止地同『一样的月光』和『酒干倘卖无』联系在一起,而『尘缘』、『I have got themusic in me』这样的作品却消失了踪迹。或许是出于篇幅的限制,9分钟长度的歌曲不适合收录在精选辑里。但当太多的专辑已一再重复了她的一线经典后,为什么不把一些久未谋面的作品推向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