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日身中HARBETH+NAIM联手之毒 [复制链接]

查看: 13134|回复: 73
1#
近日由于同事购买了NAIM202+200前后级,亦有机会使自己身中HARBETH和NAIM联手之毒
分享 转发
TOP
2#

后记:续听“般诺心经”

次日下班后回家,首先把自己的器材打开,处于温机状态。半小时后心有不甘又拿出《波罗密多》,再次听“般诺心经”。无味,真是清茶一杯啊。不过“尘鼓”一出,吓我一跳,原来我的系统低频进步到如此地步,虽然不是如斧劈般的利落,但是低频一团团的从两个箱子中间涌出来,这是1/4波导管设计的功劳,原本常听一些室内乐和人声作品,AV的话有重低音助阵,这次没想到CASTLE harlench的低频也这么厉害。

接着又听一遍“般诺心经”,还是不对,突然悟到NAIM节奏感的秘密,不是NAIM自己重排了节奏,而是将原来音乐中的细小节奏强化后再表达出来,NAIM细节的丰富也应该是得益这种电路设计――对弱电平的处理还原能力极强。同时由于NAIM高密度的中频表现,充满了模拟味,因此中频的听感也非常突出,才没有被丰富的细节所淹没,绝佳的平衡。

现在正在听Nat King Cole的老歌,感觉又回来了一点,2a3胆管的纯厚中频,独特的韧性,箱子丰厚的低频垫底,使得男声的底气十足且有磁性。一首“let there be love”令我入迷

弦乐在松软的低频帮助下,琴腔的共鸣轻易的展现,总算找回了点心理平衡。。。。。。
TOP
3#

naim是会读音乐的器材,如果给202前级加hitcap的话,那是更毒,保证中毒身亡!^_^
TOP
4#

哪位大侠有好的意见能针对上述曲线作出修补,望不吝赐教。

胡言乱语,一气呵成,接着听音乐去也。。。。。。
TOP
5#

由于NAIM的前后级在同事家中推B&W INT不能展现其毒性,使得音箱的挑选列入新的采购计划。5月29日,几个人约定好,先在同事家赏乐并品过了观音王,随后将NAIM 202+200打包,直扑美罗。
TOP
6#

当日回到家后,听自己的系统,怎么听都是一个淡字,无味,以至于夜不能寐。
TOP
7#

Naim搭配超5如此毒?

我刚入手了Melody1688II +2A3II,哪位DX做过Naim & Melody的AB对比?
TOP
8#

雨后初晴的原厂图片里,就是CLEARAUDIO+NAIM和SHL5的组合搭配的,所以,我用LINN搭配过,也非常之好
TOP
9#

当日所用器材:HARBETH SHL-5黑檀银签名版+NAIM202+NAIM200+NAIM CD5i+NAIM 线材。

听完后的感受实在难以起笔!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说什么好。

为何?NAIM展现出的细节表达能力,轻易的进入你的耳朵,勾魂一样的节奏感带领着你慢慢的在各种音乐的类型中游走,大脑轻易的被音乐侵入,尤其在何训田的“般诺心经”中达到颠峰,原本以为《波罗密多》只是一张效果比较好的发烧片而起,没想到有如此迷幻的旋律。

肖斯塔科维其的二战交响11,在SHL-5上从未表现得如此宽松,仿如二战时的战场,压迫感般不断涌来,一直不喜欢这张唱片,因为在进入乐章的高潮后,混乱和吵是必然的结果,没想到这次是如此的轻松和有序。

古璇3-原点,是大家都熟悉的唱片,人声的韵味独特,只是柏菲的录音,定位一直是个问题,口形不知收在何处,在此系统的联手调理下,形体感明确,人声的定位如真人一般的高度,第一次听到古璇的唱片有如此明确的形体感和定位,当时就愣了一下。NAIM对音乐的重整能力,令人叹服。

随身带去的唱片《summer jazz》,爵士一直是NAIM的拿手好戏,高密度的声音和独有的节奏感,轻松自然的音场,爽快利落又不失法度的表现在你面前。

音乐是如此的迷人,直到关门回家,坐在车上还在回味刚才的声音。NAIM并非无缺点,AA的柔顺细腻工整,CHORD中频的韧性和优秀的频宽,1688II前级如丝般弥漫的丰富空气感,NAIM都不具备,但是重播音乐会令人进入忘我的状态,不由自主的跟着旋律游走,我暂时不能考虑更多,有如此的音乐感动已经够了。

NAIM之毒,HARBETH之毒,毒性猛烈。
TOP
10#

升级CAP固然好,音源更为重要
CDX2是首要目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