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揭穿abc的骗局上网联络jvc [复制链接]

查看: 10303|回复: 47
31#

小松 在 2005-5-17 1:27:49 发表的内容

看了你的这个对ABC明褒暗贬的帖子,谁要再说你是ABC的枪手我跟谁急!!!!!!!!



我到今天都搞不懂,为什么总是有人把“ABC(国际)唱片XRCD 20bit K2 Super Coding 系列 原装母带在日本JVC超解析技术处理 日本制造母盘”这个贴在K2唱片封套上的标签,直接理解成“ABC(国际)唱片XRCD”了?
为什么偏偏要故意断章取义?


我再转贴一篇ABC网络上的文章,
原URL地址:http://www.abcrecord.com/cn/news/newslist.asp?newsid=25

要對付盜版光靠SACD仍不夠,所以ABC又推出K2製版的普通CD。原來JVC的超解析唱片(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簡稱XRCD),使用特別的K2編碼器進行類比/數碼的轉換,這個20bit /128倍超取樣的轉換器可提供108dB的動態範圍,±0.05dB的平直頻響曲線,並極大地消除了低電平信號的諧波失真.之後數碼信號被送入Sony PCM-9000光碟答錄機中,這種數碼儲存方式遠比傳統的U-matic1630磁帶有更好的穩定性。如果是數碼錄音,省略掉模擬轉數碼的過程,直接以K2編碼器將信號轉換成CD制式的16bit,過程中保留了低電平資訊的完整性,之後經過EFM(8-14調製)編碼就來到K2鐳射刻錄系統,所有電纜和連接都用SDIF-2介面,以消除Jitter失真產生。製作過程中所有設備的電源都經過獨立隔離濾波處理,進一步降低所有雜波干擾。

如果壓片也交給JVC橫濱工廠生產,出來的成品就叫XRCD,一張成本要四十多元人民幣,售價當然居高不下。徐學輝採用折衷方式,他把母帶的混音、Master與K2刻盤交給JVC處理,然後在國內壓片。接觸國內、港臺多家壓片廠之後,JVC認為上海聯合光碟的品質與XRCD最為接近(使用日本三菱的機器與片基材料),最終就誕生光碟品質幾乎與XRCD一樣,包裝按照JVC標準,而價格只要三分之一的K2唱片。為了找尋合適的壓片廠,徐學輝花了一年時間南北奔波,研究各種片基材料與刻片程式造成的聲音差異,現在還能在公司的試音房內看到這些成果,比起國內其他業者,徐學輝的努力值得佩服也值得鼓勵。



我不会刻意去褒和贬低任何一方,一就一,二就二,而事实上ABC也已经说得很明白,也没有在哪张唱片直接贴上个“ABC(国际)唱片XRCD”的标签。
最后编辑Bosa_nova
TOP
32#

楼上至今没有正面回答我们!为什么明明不是XRCD,却要贴这么大的XRCD的字样!!
TOP
33#

促销...
TOP
34#

morefeel 在 2005-5-17 14:00:44 发表的内容
楼上至今没有正面回答我们!为什么明明不是XRCD,却要贴这么大的XRCD的字样!!


我是无权答你的,这句话我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你还要问多少遍?

但这个问题在ABC网络上可以找到答案:


ABC唱片K2


   「ABC(国际)唱片」是近年在国内冒起的唱片公司,掌舵的徐学辉生生是一位有涵养的制作人,他非常喜爱音乐,也是平面设计和摄影的发烧友,在他带领下制作的出品均是别具一格。笔者数年前已认知「ABC」的唱片,当时的聆听感觉也很好。近这一年来,ABC的出品是明显多了,音乐题材亦更广泛,装璜同样讲究,加上数十元的售价,可说是非常合理。
    最近,收到数张ABC的新碟:仿XRCD的封套设计、包装和银灰色四方形标贴,骤眼看去会直觉错认是XRCD,售价却不到一百元。再看真些,严格说并不是xrcd。ABC宣稱,新出的一系列专集,已采用日本横滨JVC的bit K2 super coding 混音和K2的laser cutting来制版,泡制出一系列K2CD。估计,由于每一张XRCD都有必须经过K2技术处理过程(与SACD和DSD的密切关系一样),所以ABC便使用XRCD的字眼来吸引发烧友的注意,达到促销的宣传效果。
    首试「遇见鲍比达」(编号:K2-024),是鲍氏于九十年代初的录音。十二首曲目包括有:《康定情歌》、《将军令》、《满江红》、《凤阳花鼓》、《梁祝》及《我的祖国》等,旋律耳熟能详。鲍比达的高超造诣彰显无遗,监制、编曲和弹奏各方面满载强烈个人风格,大量中、西方乐器合成音效的匹配,浑然天成,极富新鲜聆听感受之余,更完好保留著传统曲调的意境,令笔者佩服。音色很有发烧味,例如《将军令》,大量电子合成音效所营造出的凝聚感和张力,比起「澎湃式」的刚阳演译方式来得更具内敛震撼力,有意思至极。《十面埋伏》的音乐气势非常鲜烈,琵琶弹拔声和强劲电子节拍等合成音效相互迸出异常紧凑的火花;后半段加入RAPPER的英语说唱,别开生面,却配合得出色:非常好听。
    此外,ABC更找来国宝级女歌唱家彭丽媛在八十年代演唱的十八首中国民歌经典录音,以20bit混音制版,将彭丽嫒嘹亮舒展的歌声和高亢圆润的技艺,忠实展现出来。再次聆赏《塞北的雪》、《兰花花》、《高山青》、《白云》及《我的祖国》等名作,很迷人很有吸引力。
    梦喃演唱的「Dream to Dream Mona」(K2-022)是新录制的确20bit K2dan ,十四首熟悉的中、英文歌曲令人听出耳油,其中包括有《在水一方》、《在雨中》、《请跟我来》、《You Are Everything》、《More Than I Can Say》及《Yesterday Once More》等等。重新以爵士风格改编演译,mona的慵懒爵士歌韵别有一番风味,牛筋、钢琴和套鼓的层次感很分明,音色鲜明悦耳。整体演录效果满有吸引力。


原文载于:  

http://www.abcrecord.com/cn/news/newslist.asp?newsid=47

最后编辑Bosa_nova
TOP
35#

我只对音乐感兴趣,从来不看重什么DSD SACD,所以:
我第一眼看到PHILIPS和SONY两间不同集团的商标连着其他几个各式各样的商标,还以为是国产D版!
TOP
36#

看来B兄还冤枉星文了
TOP
37#

ABC的唱片我在上海买了五张,感觉声音水平不平衡,有的很好,有的太冲.特别是买别人版权再版的就比较冲.但本人还是认为ABC是一家很有事业性很有文化的公司.好不好请买一张ABC出品的<情人>试试!
TOP
38#

Bosa_nova 在 2005-5-17 23:08:21 发表的内容
9500 在 2005-5-17 22:16:37 发表的内容
DSD CD打上SACD


你没见“星W”也打了么?
在唱片的背面
“PHILIPS  SONY   SACD  DSD  制作中心 ”  :)

原来发烧友果然是从来不买国产CD的,所以大惊小怪。



这才是典型的断章取义,星文的唱片上的有关DSD的标记如下,我觉得星文的这个标记是不会引起歧义的,他的DSD字体是大的,而“PHILIPS  SONY   SACD  DSD  制作中心”的字体要小一号,而且也注明了是“香港SACD 制作中心技术支持”,他也没有用比DSD字体还大、还醒目的“SACD”标记。

[upload=jpg]Upload/20055172330171229.jpg[/upload]
最后编辑xinxin92
TOP
39#

最后编辑Real
TOP
40#

看你们在这儿争来争去,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你们到底是不是在听音乐啊?

ABC的唱片我就不是太喜欢,有些是翻别人的,然后再换个封面.

像那张<人声极限>,其实最早是由北京欣和声音像公司,中国唱片广州公司联合出的<在银色月光下>,中国广播合唱团的无伴奏合唱歌曲,我买有,1995年出版的. 这张CD很好,价钱也很便宜!

可ABC在翻这些CD时怎么一句也没提呢?

再比如,新出的K2系列的波希米亚女子组合,其实原本就是圣女演唱组,之前ABC的HDCD系列也曾翻过的.

要不是看网友们在网上提及就是原来的圣女演唱组合,我恐怕就要买重复啦,这不是害人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