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访问又一位发烧豪客 [复制链接]

查看: 11596|回复: 59
11#

上个清楚点的:)

[upload=jpg]Upload/20055511544299744.jpg[/upload]
TOP
12#

庆庆 在 2005-5-5 12:16:05 发表的内容
下次有这好事捎上我,去帮你们拍照。^_"


可以呀!不过先去你家瞧瞧怎样?
TOP
13#

KRELL KRC HR 前级功放,ARMED TO TEETH!
[upload=jpg]Upload/20055513341474600.jpg[/upload]
TOP
14#

先用个较暗的,考考你们的眼力,哈!都看出来了,有水平!
TOP
15#

leslie 在 2005-5-5 17:16:03 发表的内容
JEFF把盘拿走了,他怎么确定线材的效果啊((系统不是变了吗

没拿走。他拿着转盘先到JEFF家听了近1小时,然后我们带着转盘一起去他家。够折腾的吧?
TOP
16#

SMERT 在 2005-5-5 12:42:05 发表的内容
用的是VDH CS122的喇叭线?


主人现在暂时用的是VDH 和 CARDAS 两付喇叭线。
TOP
17#

天龙DP-S1 老旗舰转盘---其底盘是用豹式坦克车上的盖板做的,密度好得很呢!
TOP
18#

SMERT 在 2005-5-6 13:25:08 发表的内容
这样的钢琴声音主要是大箱大单元的原因,一般小单元很难有此重量感。


兄弟啊,这样的钢琴声不是一般的大箱子所能出的了的。严格地说ATC不能算是落地箱,但她的中低频的厚重感足以令超奥C6这样的大家伙汗颜!当然,从全在的角度来看,就难说了。只能见仁见智了。
TOP
19#

正想谈这个问题。我一进门马上感觉到与同去的JEFF讲话时声音很闷,几乎没有什么堂音。

众所周知,ATC箱子的特点是她的中频,厚实,具有独到的厚重感。稍加热机后,主人先放一首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钢琴版,也是原作),那种钢琴的木锒头敲击在钢丝上的感觉使我想起刘汉盛对密度的形容----一斤棉花与一斤铁。如果说在这里听到的是铁的密度,那我家里的小箱子虽然不是棉花,最多也只能是木头了。这里的声音坚如岩石,稳如泰山。

但是,对这间房里的吸音处理,我有较大的异议。尤其对这对高频不是很突出的ATC来说,侧墙第一反谢点全部用厚厚的软包盖住了,不但影响高频的反射,对音场也有负面影响。不管听什么,音场有深度,但没有宽度,声音全部挤在两只箱子后面的当中。(待续)
TOP
20#

不上道 在 2005-5-6 13:18:59 发表的内容
请问jamespan58 兄.这样吸音没有扩散声音会不会发干呢?

如果是jamespan58 兄您的听音室您会如何把吸音跟扩散搞好呢?那些地方搞吸音那些地方搞扩散.谈谈您的想法.[/quote]

关于吸音、扩散、反射等听音环境的处理怎样弄,网上各种杂志里已经有很多帖子和文章,大多是很有经验的大侠和专家所写,其中包含了科学依据和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这里就轮不到我这个井底之蛙来说了,哈哈!

如果一定要我说的话,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切身经历谈些体会。这些体会也是在学习了上述提到的大侠和专家们的总结后所得出的。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的加以运用。

关于我自己的听音环境,大家已经从另一个帖子的叙述和图片中看得很清楚了,在此不再赘述。

就这位豪客的听音室。我就应“不上道”兄的指示,胡乱发表自己的廖论:这位豪客家的ATC100箱子相对来说不具备那种延伸好、有飘逸感的高音,所以我认为两房间里用海绵吸音做得太过份,将本来就已经非常珍稀的高频吸得不说一干二净也是所剩无几了。

如果是我,将海绵软包全部取走,在两侧墙的第一反射点做扩散;喇叭后墙(其实是个凸窗)窗台上放置经过加固反射板。这样,声音至少会“活起来”,音场的宽度也会好很多。

以上只是个人坐在井里面得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各位拍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