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3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些室内乐之重奏曲CD(部分修改) [复制链接]

查看: 56828|回复: 364
271#

又来鳟鱼两条。。。。


舒伯特“鳟鱼”钢琴五重奏+莫扎特单簧管五重奏;赛尔金+施耐德等等;SONY;1967-68录音;2004出品。

有评价说这堆大牌的组合对这两首曲子的演绎都是最好的之一,俺听过后还行吧。。。。

[upload=jpg]Upload/200562222543622326.jpg[/upload]






舒伯特“鳟鱼”钢琴五重奏+弦乐五重奏D956;Pro Arte四重奏+施纳贝尔等;STRINGS;1935录音;1997出品。

虽然是30年代的录音,Pro Arte四重奏+施纳贝尔合作的演奏极具逻辑,而且音色处理较优美,充满热情。。。。。。为早期“鳟鱼”作品的著名演绎,EMI参考系列中也有一版相似,应该是同一录音吧。。。。。。。


[upload=jpg]Upload/200562222552944469.jpg[/upload]
最后编辑下海捉鳖
TOP
272#

海顿弦乐四重奏OP76之1—6;阿玛丢失四重奏组;DG;2CD;1963-70录音;1987出品

对于海顿比较重要的OP76作品来说,阿玛迪乌斯及高大宜的演绎别的组是很难撼动

[upload=jpg]Upload/200562222493288102.jpg[/upload]


一点阿玛迪乌斯的历史。。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的第一小提琴手布莱宁(Norbert Brainin,1923-2005)今年已辞世,享年82岁。布莱宁与同为乐团成员的中提琴手Peter Schidlof一样,均出生维也纳,另一名小提琴手Siegmund Nissel则是由慕尼黑移居维也纳,三人都是犹太裔。大战期间,为避纳粹迫害移居英国,与伦敦出生的大提琴手Martin Lovett等四人,合组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1948年1月17日,他们在伦敦初登台获得极大的成功,随即在世界音乐舞台大放光芒,此后,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以甜美、柔软的音色,在室内乐的领域构筑不灭的积业。1987年,中提琴手Peter Schidlof逝世,活跃40年的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自此划上休止符。乐团解散后,其它的成员仍积极参与五重奏等室内乐演奏。(ZT)
最后编辑下海捉鳖
TOP
273#

舒伯特13-15 弦乐四重奏+弦乐五重奏956;匈牙利四重奏等;EMI-GEMINI;2CD;1958-70录音;2003年出品。

EMI双子星系列的CD相当超值,2 张为一张中价,并且两张音乐很多都灌得比较满,曲目组合与其它的小双张有一定区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多数演绎者(团)都不是主流的选手,这张初约听过还是不错的,匈牙利四重奏组的名演还有巴托克及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

[upload=jpg]Upload/200562313212288939.jpg[/upload]
最后编辑下海捉鳖
TOP
274#

ju 在 2005-6-20 20:25:56 发表的内容
解渴作曲家马尔蒂努的弦乐四重奏:

[upload=jpg]Upload/20056202025303513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202025431096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62020255590416.jpg[/upload]

跟一个全集![upload=jpg]Upload/200562313573563672.jpg[/upload]
这个四重奏团的名字和作曲家一样!
最后编辑水天堂
TOP
275#

下海捉鳖 在 2005-6-23 13:36:21 发表的内容
舒伯特13-15 弦乐四重奏+弦乐五重奏956;匈牙利四重奏等;EMI-GEMINI;2CD;1958-70录音;2003年出品。

EMI双子星系列的CD相当超值,2 张为一张中价,并且两张音乐很多都灌得比较满,曲目组合与其它的小双张有一定区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多数演绎者(团)都不是主流的选手,这张初约听过还是不错的,匈牙利四重奏组的名演还有巴托克及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


这张曲目安排偶很喜欢, 但1958-70录音, 是不是全是立体声? 对单声道录音偶还是比较畏惧...
TOP
276#

yeeefeee 在 2005-6-23 13:53:41 发表的内容

这张曲目安排偶很喜欢, 但1958-70录音, 是不是全是立体声? 对单声道录音偶还是比较畏惧...



罗沙孟德和少女与死神是单身道的,不过录音效果还行。。。。。
TOP
277#

贝多芬中期5首弦乐四重奏;朱利亚四重奏组;CBS;3CD;1982年录音;1983年出品。。。。。

这是格莱美大奖的常客,号称“世界第一乐团”(美国人确实会来事)的四重奏组的现场名演绎,不过在这个贝多芬中期的作品演绎中的确表现得较好,OP59 之1的第3乐章演绎得很讨人很喜欢。。。CBS的一个老版本。

[upload=jpg]Upload/200562419411665718.jpg[/upload]

转一点介绍:


美国朱利亚弦乐四重奏组成立于1946年,是世界最著名的四重奏组之一。自1962年取代布达佩斯四重奏成为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当家”四重奏组以来,朱利亚一直在世界上享受着崇高的声誉。在美国,他们有着大批的热心听众,是美国当之无愧的室内乐“第一家庭”。朱利亚弦乐四重奏的音乐家使用的乐器都是无价之宝。它们是四把斯特拉底瓦里名琴,1936年由维塔尔夫人(Mrs.GertrudeClarkeWittal)赠给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成为图书馆最珍贵的馆藏之一。朱利亚四重奏是布达佩斯四重奏之后唯一有权使用它们的音乐家。

朱利亚四重奏的音乐家都居住在纽约的朱利亚音乐学院里,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定期举办讲座和大师课,热心培养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音乐家,特别是训练了一批年轻的四重奏组,包括已经在国际乐坛上很有名气的美国四重奏(American Quartet),协和四重奏(Concord Quartet),埃莫森四重奏(Emerson Quartet),门德尔松四重奏(Mendelssohn Quartet)和东京四重奏(Tokyo Quartet)等。

朱利亚四重奏的演出曲目极其广泛,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到巴尔托克等二十世纪作曲家的作品,无所不包。SONY公司从1949年起一直是朱利亚四重奏的独家唱片发行公司。为庆祝四重奏的五十岁生日,SONY发行了一套七张CD,包括曾经赢得大奖的唱片及以前未曾发行的录音。朱利亚四重奏已录制了一百多种唱片,其录音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他们录制的贝多芬,勋伯格弦乐四重奏全集和拉威尔,德彪西的四重奏都赢得了格莱美大奖(Grammy Award)。1986年,朱利亚四重奏因其在音乐制品制作上的杰出贡献而进入美国国家录音艺术和科学学院的名人馆;1993年,他们还获得了德国录音评论奖终身成就奖。
朱利亚四重奏现在的四位成员都是在美国出生并接受音乐教育的,他们分别在欧美各国举行过独奏音乐会并是世界最著名音乐节上的常客。

乔斯密尔诺夫(Joel Smirnoff)1997年接替退休的罗伯特曼成为第一小提琴。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朱利亚音乐学院,曾是波士顿交响乐团成员。1983年他在国际美国音乐比赛上获得第二名,并于1985年在纽约卡内基威尔独奏厅(Carnegie Weill Recital Hall)举办了首次独奏音乐会。第二小提琴罗纳德科普斯(Ronald Copes)是1997年加入四重奏组的新成员。他曾经就读于奥伯林音乐学院和密歇根大学,从1977年至199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担任小提琴教授。塞缪尔罗兹(Samuel Rhodes)从1969年起就是四重奏组的中提琴手,他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作曲,现任朱利亚音乐学院教授。大提琴家乔克罗斯尼克(Joel Krosnick)接替他的老师克劳斯亚当于1974年担任四重奏组的大提琴手。他不仅是一位活跃的演奏家,经常在欧美举办独奏音乐会,还是一位积极的音乐教育家。

朱利亚站稳美国文化瑰宝位置已经五十多年,演出该没有什么惊喜了吧?事实正好相反。正如大提琴手乔克罗斯尼克所言,他们的演出仍然令身经百战的听众大为惊讶。例如去年的一场音乐会结束后,一位长期乐迷就问乔克罗斯尼克:“这首乐曲是该这样激烈的吗?”

“我们的目的是在音乐里注入深刻的信念和清新的朝气,使听众能得到难忘的感受。”乔克罗斯尼克说,“我们并非刻意去引起争论,但我们也不刻意去避开它。我们只是以活生生的手法去演出。其实,无论在感性或理性上,贝多芬,拉威尔,巴尔托克,斯美塔那和萧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的概念,都非常富争论性。如果可以表达这种精神,意义重大;对观众而言,亦可说是一种挑战。”

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朱利亚弦乐四重奏在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院长威廉舒曼的提议下成立。一开始,威廉舒曼就认定四重奏组成员应肩负教育及表演的双重角色。时至今日,乐团仍坚守这个原则。乐团一向的宗旨是介绍当代的音乐,以对待古典音乐般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现代音乐。与此同时,四重奏的年轻成员想以新音乐的精神来探讨经典名作;或者,如乔克罗斯尼克所言:“令古典变新,令新变古典。”
最后编辑下海捉鳖
TOP
278#

佩服!
埃墨森的肖斯塔克维奇第8弦乐四重奏不防试试.
TOP
279#

纳西泽第五弦乐四重奏+塔斯力塔萨泽第六弦乐四重奏;格鲁吉亚弦乐四重奏组;SONY;1994年录音;1995年出品

比较偏们,也体验一下当代弦乐四重奏的味道。两位作曲家和演奏团都是格鲁吉亚人。。。。。。

[upload=jpg]Upload/200562419335495440.jpg[/upload]
TOP
280#

好图,拍的清晰,一目了然。楼主好碟连连,摄影技术又佳,佩服佩服。有机会多上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