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 八重奏 MOZZAFIATO&L'ARCHIBUDELLI重奏团演奏。
转贴唱片评价:
通过舒伯特家族的朋友约瑟夫·多普勒(Josef Doppler)了解到,作曲家的F大调八重奏D803受出色的业余单簧管演奏家费丁南德·特洛亚(Ferdinand Troyer)的委托完成的。1824年完成这首优美的八重奏的同时还有两部重要的四重奏,D804罗莎曼德(出名于第二乐章行板,曾是芭蕾音乐罗莎曼德和钢琴即兴曲,也是作曲家在世时出版的唯一的四重奏)与D810死与少女,这三部都有相同的特性,与那两首四重奏一样,八重奏中也同样有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主题的变奏乐章。在写作D803八重奏之前的两个月,作曲家在给朋友的信件中流露出了自己悲伤的心情,对自己病痛难以恢复的失望,希望的破灭,没有朋友,无依靠……
1824年,正值1823年舒伯特被疾病折磨的结束期,这时期的他才比较成功的驾驭一些室内乐中最严肃及困难的题材。
特洛亚的委托使舒伯特重新燃起了希望,与此同时作曲家在器乐创作中也开始考虑写作伟大的交响乐,因为他本人已经注意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即将在维也纳首演后所带来的关注,舒伯特也把自己看作贝多芬有力的竞争者,以获得同样的成就。
这首八重奏长达一个小时,是舒伯特最长的一部室内乐。作品于1824年春首演于特洛亚伯爵家中,特洛亚担任单簧管声部分,而乐队的首席是以演奏贝多芬作品而闻名的舒潘齐格,来担当非常难度的小提琴声部。
由于作品是由业余单簧管演奏家费丁南德·特洛亚所委托的,所以作品的单簧管声部的演奏是比较容易的,与此相反的就是第一小提琴声部在作品第六乐章中高难度的技巧。
尤其是作为管乐器的降B单簧管制作于1810的茵斯布鲁克,C调单簧管1815年作于德累斯顿,都是正统的德国乐器(有别于常见的法国单簧管,所以演奏德国作品就更得心应手了)。唱片的演奏家是以前提到过的Charels Neidich。可惜这部作品的单簧管显得简单了些,也没有让这为以技巧见长的大师有太大的表现,不过音色之美还是令人不由感叹。
圆号是使用没有按键的,完全靠嘴唇控制的自然乐器。
第一小提琴与大提琴是斯特拉琴(Stradivari制作于Cremona,1727,1701)[upload=jpg]Upload/200551822253163656.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