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动人心魄的马勒第二交响乐 51、54音乐会资料 [复制链接]

查看: 1994|回复: 9
1#
第二交响乐在马勒作品中也属于重量级的作品,从第一到第二,马勒的跨越是很大的。
马勒作品的现场总是这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深圳交响乐团的表现何况还是很出色的。
开始的时候大提琴感觉差一点,不够充分,第一、二乐章的某个地方也略嫌不够紧凑,尤其是大提琴总感觉有所欠缺,但是第三乐章后就不一样了。我没想到深圳交响乐团能有那么好的表现,很轻盈、准确,有很优美的流线(相比之下第二乐章有些乐句不够到位)。
整场音乐会上大鼓的把握都很好,尤其是那些轻敲的鼓点,蕴涵好多动机。
合唱虽然不是专业合唱队,不过还跟乐队搭得上趟。
女中音感觉比女高音表现更好一点。
遗憾的是电子模拟的管风琴不理想,不过没有影响整体的感染力。
现场听马2,还可以体验铜管乐器从舞台对面传过来声音的那种“立体”的声响,这也是唱片中绝对听不出来的。马勒玩这种技巧很有意思,声场太丰富了。

有点困,就写这些吧。
总之,唱片里的马勒估计只能传达20%。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分享 转发
TOP
2#

W,你不来说两句。。。真是好同志,每场都看。

昨天这场现场感染力的确非常好,现场次序还算不错。。

虽然不能跟大乐团比,这次深交也差不多搬出他们的全副身家,来尽力演好这首马勒的这首大型曲目,可敬!几十人的弦乐组,6 支小号(后面还有两只吧),6 把圆号,4支长号,1支大号,4支单簧管,4支双簧管,4支长笛,2 把竖琴,还有一些打击乐,。。。加上合唱队,整个舞台的空间基本上都占满了。

演好这个庞大的曲目,是很考指挥的手艺。整体感还行。管乐部分相当出色,比上一场博拉姆斯的不知强多少倍,当然曲目不同;弦乐部分比起强大的管乐组较弱一些,这也与场地有关;打击乐部分也很好;两位独唱声线很好,合唱配合还算不错,。。。一场很不错的现场演出。

可能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上场献花的MM还穿上了漂亮的礼服,。。哈哈
最后编辑下海捉鳖
TOP
3#

(刘晓艳)深交继马勒《复活》交响曲庆祝劳动节之后,又推出庆“五四”青年节音乐会,指挥和独奏家皆由青年音乐家担当。这场演出5月1日晚在少年宫举行,由国内外专家公认最有潜力的新一代指挥家邱英宏执棒,但昭义弟子青年钢琴家陈萨独奏,演出贝多芬《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肖邦《三度练习曲》、李斯特《鬼火》、斯特拉文斯基《练习曲》、拉威尔《夜之幽灵》等钢琴名曲。

  青年指挥家邱英宏初学钢琴,曾在美国盐湖城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还获得纽约曼哈顿钢琴协奏曲比赛金奖。198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钢琴系进行双专业学习研究;1992年,又考取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指挥系。1997年,美国国务卿授予丘英宏杰出人才荣誉。自1991年始,丘英宏先后指挥过上海、湖南、武汉、天津、深圳、香港、澳大利亚、维也纳、莫斯科、波兰、匈牙利、意大利等地的知名乐团。20多年对音乐的精深研习,使得邱英宏的音乐深挚流畅,指挥准确而富有内涵、充满活力。

陈萨是但昭义教授的得意弟子之一,被钢琴大师依曼纽·艾克斯称为“卓越的钢琴家”。陈萨生于重庆,九岁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随但昭义教授学习,10岁时参加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获少年组第一名。随后,她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和深圳艺术学校,在但昭义教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先后获得1992年“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1994年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同时还获得了中国作品优秀演奏奖,得到国际评委和国内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同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四川,亲自接见了陈萨和但昭义教授,并聆听了陈萨的演奏。1996年,十六岁的她就出现在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决赛舞台上,取得第四名的成绩。因此她获得伦敦乔凯音乐学院的邀请,进入该校随乔安·哈维尔教授学习,取得硕士文凭。在乔凯音乐学院,她获得斯班瑟·邦尼纪念奖、金奖、协奏曲比赛银奖和水晶奖杯、贝多芬比赛第一名等诸多成绩。2000年,她获得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2001年,陈萨移居德国,进入汉诺威音乐学院, 师从阿里·瓦迪教授。
  作为独奏家,陈萨走遍了世界各地的音乐都市,与许多杰出的指挥家合作过,其中包括西蒙·拉特尔爵士、依兰·沃尔科夫、卡兹梅茨·科尔德、汤沐海、余隆等;合作过的乐团有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华沙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拉脱维亚国立交响乐团等。2000年和2001年期间,她在日本各地举办二十多场音乐会,被列入在东京举办的 “二十世纪百位伟大的钢琴家”系列中。2003年,JVC唱片公司发行了陈萨的首张唱片《肖邦印象》。









德国钢琴大师独奏音乐会“青年节”开奏

(刘晓艳)为庆祝“五四青年节”,深交特举办了两场钢琴音乐会呈献鹏城乐迷。继陈萨音乐会之后,深圳交响乐团又与“东方韵文化”共同推出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本场音乐会5月4日晚在少年宫举行,由来自德国的钢琴大师迪尔曼·科莱曼演奏。演出曲目有巴赫《交响乐协奏曲》第二号,肖邦《巴拉德舞曲》、《夜曲》、《马祖卡舞曲》,巴托克《罗马尼亚舞曲》,舒曼《克莱斯勒里亚》,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贝多芬《诙谐奏鸣曲》,莫扎特《小奏鸣曲》,中国曲目《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浏阳河》、《牧童短笛》等,可谓中西音乐经典荟萃。

迪尔曼·科莱曼大师现为德国吕贝克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系主任、钢琴教授,他得到了众多世界钢琴大师的精髓和真传,取得了众多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及德国政府颁发的奖章。迪尔曼·科莱曼曾获得西班牙马德里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德国慕尼黑巴伐里亚广播电台举办的国际钢琴比赛头奖,维也纳著名的“约内斯音乐家奖”,“马利·路易斯因布斯协会奖”,德国斯图加特“瓦格拿协会金质奖章”,“德国最佳人士奖”。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参加过德国施雷维格·荷尔施泰国际音乐节、乌塞多国际音乐节、莱比锡巴赫国际音乐节、李斯特国际音乐节、布拉姆斯国际音乐节、安卡拉国际音乐节、舒伯特国际音乐节、日本大阪国际音乐节等世界重要的音乐节。此外,他还在众多电视及广播电台举办独奏音乐会,他录制的门德尔松钢琴曲辑“无言的歌曲”获得评论家的好评,被推荐为2004年德国最佳唱片评奖活动。

据了解,迪尔曼·科莱曼大师的演奏传承了欧洲古典传统而又不失现代技巧,是当今最能代表欧洲钢琴演奏水平的钢琴家,此次是他首次在深圳举办独奏音乐会。
TOP
4#

w,5月4号的演出,哪里有资料可查看?
TOP
5#

总的来说效果慢慢变好,但是场地因素影响非常大,首先是观众,不够安静,走动太多;再就是空调的噪音太大,最大的影响就是弱音的时候了,那种虚无飘渺、灵魂出壳般的音色很容易就被淹没了,这比历史录音里的杂音严重多了,无可奈何。然后是音响效果,弦乐部分尤其是小提琴部分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声强时甚至只见到拉而听不到声音,因为衰减后只剩下高频噪音,淹没了,这种弦乐音色是比不上一般的音响系统的。象上次张国勇的在演艺音色就好多了,表现力大大丰富,这不是音响能搞定的。不过说回来,要是木管、定音鼓就完全不同了,那些定音鼓撼动人心的敲击,音响就算是有冲击力也还原不出那种自然的弹跳感,至于前后左右什么小号、圆号的呼应,任何音响都是放屁了。
女中音显得音色暗了点,一开声效果并不是太好,当然那时她是主角,仍然突出。人声分量不是太够,显示不出一种和谐、融合的音色,比起俺学校的“采桑子”也要逊色不少呢。
TOP
6#

陈MM很靓的,比照片靓多了。
TOP
7#

和下海兄一起去找小刘看看了。
TOP
8#

查不到,演出网也没有。
TOP
9#

哈哈,砍柴真及时,好野。
陈萨原来是重庆妹儿,怪不得那么靓。。。买票可能来不及了吧?。。。。。
w,第二场还有兴趣吗。
TOP
10#

没打折票买吧?180可不便宜,最近穷哈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