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3705|回复: 17
11#

董建华 在 2005-4-16 23:52:33 发表的内容
其实翻唱是没问题的,贵为歌后邓丽君都翻唱过《何日君再来》《夜来香》《三年》《不了情》《恨不相逢未嫁时》《恰似你的温柔》等等好多老歌了,我的观点是,只要能唱出自己的特色,在音乐上又有大胆变新的翻唱,我是很欢迎的,毕竟翻唱的大部份都是一些经典老歌,总比一些不够班的人写的垃圾歌好听。
现在的翻唱风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音乐创作人才严重缺乏,陷入了青黄不接的时代,想当年西北风吹得多响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健全的健康的机制造成的,有才华的人没有冒出来的机会,一些音乐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做的音乐,结果95%都是被盗版商赚了,现在又加上下载,下载等于是吃霸王餐啦!!!!!造成他们在赔了金钱之外还赔了信心,所以越来越少人愿意投资在音乐上。


董特首真是个大行家呀,佩服佩服。
其实,邓丽君的确是唱过一些旧歌,最著名的《何日君再来》原版就是周旋的,而邓只是翻唱。全世界很多巨星都曾经试过翻唱别人的老歌,世界级的演奏家更是大多都在演奏百年前的伟大旧作。
我指的并非这层意思。也相信大家能够明白帕亚罗蒂翻唱莫扎特的歌剧和古旋、陈洁丽翻唱流行曲是完全的两回事吧?
而我更希望购买的是,古旋、陈洁丽唱自己全新歌曲的唱片,至于歌曲是不是真那么好听,那是后话,起码我是更愿意支持他们这样做。他们这样做了,起码给我“认真做音乐,勇敢走自己路”的感受,也可以说,这是对我们付钱购买唱片的人的尊重。
前几天看到一篇介绍云妮.休斯顿的文章,说她每一首歌曲都起码要在录音棚唱上一周甚至一个月以上才找到满意的演唱感觉。光凭这种专业态度,就能感受到唱片公司对听众的尊重,所以他们的唱片才有资格卖几百万张,不管最后出来唱片是否合适每个人的口味,起码他们都尽力了,探索了,而乐迷也支持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的音乐进步了,在不断的进步……
而我们呢?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唱片公司该怎么做?
TOP
12#

就别提云妮休斯顿了,她现在录一个星期能录得完一首歌也算不错了。翻唱也是一种再创作,每一首歌后面都有一大帮人在工作着。事实上现在广州翻唱行业反而培养了很多音乐人才,也让很多音乐人才找到了饭碗不至于改行,至于原创音乐那些,不是没有,不过他们更加注重于搞宣传,搞包装,甚至搞点绯闻……
TOP
13#

董建华 在 2005-4-16 23:52:33 发表的内容
其实翻唱是没问题的,贵为歌后邓丽君都翻唱过《何日君再来》《夜来香》《三年》《不了情》《恨不相逢未嫁时》《恰似你的温柔》等等好多老歌了,我的观点是,只要能唱出自己的特色,在音乐上又有大胆变新的翻唱,我是很欢迎的,毕竟翻唱的大部份都是一些经典老歌,总比一些不够班的人写的垃圾歌好听。
现在的翻唱风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音乐创作人才严重缺乏,陷入了青黄不接的时代,想当年西北风吹得多响啊,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健全的健康的机制造成的,有才华的人没有冒出来的机会,一些音乐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做的音乐,结果95%都是被盗版商赚了,现在又加上下载,下载等于是吃霸王餐啦!!!!!造成他们在赔了金钱之外还赔了信心,所以越来越少人愿意投资在音乐上。


首先!我是一直支持苦熬的特首董伯伯的(包括论坛这位)!但我觉得您的话里我有点不同意(儒见!莫拍!)!您看邓大姐是总共多少年才翻唱过多少歌?而且她当时翻唱的心态和现在的那些“歌手”是一样的吗?更何况当时的乐坛环境,极少数的翻唱是在平静的视听湖面荡上一点涟漪。而现在我们要在芸芸翻唱的海洋里艰苦寻觅那原创的涟漪!
TOP
14#

我就不喜歡聽那些所謂原創的新歌,凈是一些沒文化的人寫的沒旋律沒意境的東西.
看看黃沾吧,人家六十多歲了還拿了個博士回來,一輩子都在鑽研音樂和文學,所以他才寫得出那么多經典的文字.
現在還有人寫得出"上海灘"和"濤聲依舊"這些經典嗎?
大家口口聲聲要原創,你們知不知道以前寫出許多經典老歌的人他們現在的經濟狀況,候德建改行去做了算命先生你們知道嗎?在中國靠寫歌謀生一定會餓死!!!
這個國家的腐爛機制是一個問題,民眾的質素也是一個間題,不管是原創也好,翻唱也好,到最后大部分的錢都被盜版商賺了.再加上下載,這個問題比盜版更嚴重.
所以,到最后中國的音樂人才將會枯竭,這都是那些買盜版和下載的消費者必須自食其果的,因為你們不買正版所以造成那些搞音樂創作的人賺不到錢,因此他們不會永無止境地做賠本的事.
這里有人沒買過盜版嗎?
最后编辑不勞而獲
TOP
15#

包响乐团 在 2005-4-17 23:37:03 发表的内容
首先!我是一直支持苦熬的特首董伯伯的(包括论坛这位)!但我觉得您的话里我有点不同意(儒见!莫拍!)!您看邓大姐是总共多少年才翻唱过多少歌?而且她当时翻唱的心态和现在的那些“歌手”是一样的吗?更何况当时的乐坛环境,极少数的翻唱是在平静的视听湖面荡上一点涟漪。而现在我们要在芸芸翻唱的海洋里艰苦寻觅那原创的涟漪!


其实邓丽君唱的所谓“翻唱”也不在少数,只不过那时候关于“原唱”的意识没有这么强,因为资讯不发达,很多好歌都是很多人一起唱红的,所以也无所谓什么“翻唱”了。还有蔡琴,几乎就是唱“翻唱”才红的。后来大概是唱片业发达了,唱片公司的市场策略吧,“原唱”这个概念才渐渐被强化起来。

一味炒冷饭当然是不行的,但是流行文化永远属于年轻人,所以所有的创作力都被投入到年轻人的市场,创作出了很多让稍为年长的人没法接受的作品(你得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事物的接收速度没有以前那么快了,这也是代沟之所以形成)。很多人到了30岁以上,就觉得如今的歌不如以前好听了,开始怀旧,听老歌,玩LP等等。这一个年龄层的人,事业有成,但是没有可以听的歌,这是唱片公司现在在追逐的一个市场。比起瞬息万变的时尚潮流,这个市场非常沉稳,一个好的产品可以慢慢通过“口碑”卖好几年,这就是翻唱背后的秘密。
但是现在这个蛋糕越来越多人争抢了,用“粗制滥造”已经完全不合时宜了。现在的唱片公司疯狂地争夺音乐人才,从编曲、制作、摄影包装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地比拼,广州交响乐团的乐手们成了这些录音棚的常客,录音质量也是一山有一山高。在大量广州音乐人纷纷北上之后,翻唱几乎成了广州乐坛赖以生存的一根稻草。
但是市场当然也会做出选择,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翻唱必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因此有些公司开始制作原创作品或者走别的路子,但是在制作翻唱的时候的一些原始积累,如制作技术、营销手段等,将成为唱片行业的宝贵经验,到时候大家听到的唱片也会越来越好的。
TOP
16#

坚决反对粗制滥造的翻唱唱片!

[upload=gif]Upload/200541820333729078.gif[/upload]
最后编辑我爱辉辉
TOP
17#

這里有人沒買過盜版嗎?


上个世纪入门时买过盗版,现在早不买了。
TOP
18#

不好听就是不好听!
我更不想听某些唱片公司的卧底在这里阿三阿四地大说某某唱邓丽君的歌如何如何地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