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传真 在 2005-4-12 8:29:18 发表的内容
dinzun 在 2005-4-12 3:33:21 发表的内容 还请楼主分析电致伸缩效应对于低频的损失的机制和消除方法,让大家对您的线有更一步的了解。谢谢。PS:还请对于银包铜的害处详细说明一下。谢谢。 |
任何导体在电场作用下都有体积变化的倾向,压电陶瓷是最明显的,金属也有电致伸缩效应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如果导体自身的共振频率和电场频率接近,这种电致伸缩效应会更加明显。举例来说,金属铜丝在100HZ以下的低频电场作用下,体积会发生伸缩变化,这样低频电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变为机械能而消耗掉。导体的直径越大,电致伸缩效应就越严重。所以信号线的正极线芯越细,就能获得越好的低频,线芯越粗,低频就越差。
高频也是如此,线芯越细高频响应越好,越粗高频相应越差,这是集肤效应。
但绝缘细线芯在线缆制造上就很难做了。
但喇叭线的电致伸缩效应就不明显了,因为喇叭线是电流,喇叭线的低频主要考虑线在电磁场力下的振动。喇叭线用单支粗铜可以获得很好的低频响应。
包银铜线由于是两种金属,其高频与中频会在金属交界面突然分离传输,造成的听感是中高频衔接不连续。
|
electrostriction effect
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由于极化的变化而引起形变,若形变与电场方向无关,这个现象就称为电致效应,其形变的大小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方向与电场方向无关。这种效应属于将电量转化为机械量的一种效应。
请教一下:假设同一介质在同一电场同一频率等理想状态的作用下,其介质的直径的粗幼与效应的强弱有何关联呢?
还有一个疑问:在同一电场和频率等理想状态下,为何电压比电流更容易导致‘ 低频’效应的产生呢?
还有一个老问题:集肤效应对于20k或者40k的‘低频‘在多大的直径的铜导体才开始产生呢?
试举例多粗直径的金属铜丝自身的共振频率才和100赫兹的电场频率接近而明显增加效应的发生呢?
再假设40微米的银包裹着1毫米直径的铜线,在哪一个频率段比较容易在金属交界面造成突然分离传输,而形成在听感上的中高频衔接不连续的现象呢?
还有对于您的线材如何避免或解决这个效应还没有一个理性的说法,请详细说明,谢谢。
如果按楼主的说法,导体的横切面积越小或直径越小而效应所产生的影响越小的话,为何VDH的炭纤维导体作为现今直径最小的个别绝缘导体而为何会是效应最强烈的呢?
问题太多,可是希望求证,别无他意,请造福广大网友,无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