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比博普(Bebop)和硬博普(Hard Bop)
比博普出现于四十年代,它强调和声变化和个人即兴。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比博普的艺术标准,即" 高技术、快速度" 。比博普乐手们凭着极高的演奏技术,极力地张扬自己的音乐个性以此来体现他们的个人意识。从乐队编制上看,通常由3~6名乐手组成,每位乐手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和声、调性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因此,比博普乐曲的和声往往是爵士和声中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比博普给人的第一映象总是各种乐器在不断地、交替地做着快速的即兴独奏(Solo),让人越听越兴奋。
硬博普出现于五十年代,是比博普的延续,由于盛行于美国东海岸一带,所以又称“东海岸爵士”(East Coast Jazz)。从音乐上看,它与比博普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比博普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狂放和自由了。
代表人物:
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1920~1955,作曲家,擅长乐器:中音萨克斯)
迪齐·吉列斯匹(Dizzy Gillespie,1917~1993,作曲家,擅长乐器:小号)
塞洛纽斯·蒙克(Thelonious Monk,1917~1982,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
索尼·罗林斯(Sonny Rollings,1930~ ,擅长乐器:次中音萨克斯)
阿特·布雷基(Art Blakey,1919~1990,鼓手)
比尔·伊文斯(Bill Evans,1929~1980,作曲家,擅长乐器:钢琴)
埃尔文·琼斯(Elvin Jones,1927~ ,鼓手)
索尼·斯蒂特(Sonny Stitt,1924~1982,擅长乐器:中音萨克斯、次中音萨克斯)
奥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1925~ ,擅长乐器:钢琴)
查尔斯·明戈斯(Charles Mingus,1922~1979,作曲家,擅长乐器:贝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