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格拉夫长笛深圳音乐会图片 [复制链接]

查看: 7014|回复: 47
1#
格拉夫和朗帕尔、马里翁等同出一师门。现在,朗帕尔、马里翁等已逝,那一代长笛就剩格拉夫一人尚活跃舞台了。
第一首是巴赫(传)作品。其实这不太可能是巴赫的作品,虽然收入BWW编号。伪作之争不仅仅在中国,外过也是很多的。这件作品,个人看法也以为不是巴赫作品。一上来我真分不清是谁的作品,到第二乐章后,渐渐有点巴洛克时代的气息和一点巴赫的特点,我才想起,这很可能是巴赫的BWW1035。格拉夫可能还没有进入状态,或者是他有意表现一点乳水交融的效果,或者是现场迟迟没有安静下来使我对音乐没有准确的判断,感觉格拉夫的表现过于平淡。
第二首作品是马丁的叙事曲。这是一件现代作品,格拉夫开始表现出长笛的丰富音色。从一首巴洛克作品,跳到一首现代作品,我感觉马丁的作品演绎得更好。我此前没有听过这件作品,所以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我最满意的是舒曼的三首浪漫曲,格拉夫在这几段音乐中感觉到起技巧的细腻和老一代长笛艺术家的某些特点(和帕胡迪、加洛伊斯等新秀相比而言)。
上半场结束后,有好多人送花,格拉夫一看很高兴,二话不说,加演了一首小作品,曲目不详。
下半场首先是由小格拉夫(19岁)和由20多名深圳交响乐团成员组成的小乐队合作海顿的钢琴协奏曲。小格拉夫的技术比我想象的要好。
最后,格拉夫指挥并独奏莫扎特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
管乐协奏曲在莫扎特音乐中的地位都比较重要的,这首D大调更是如此。我此前只听过奥菲奥的新版和PHILIPS莫扎特全集版。格拉夫的乐队似乎是编制最小的,柔和、优美许多。或许是格拉夫的气息不那么足了(整场音乐会都有这样的感觉,细腻依旧,力量略欠)。
D大调结束后送花者也很多,格拉夫加演了普朗克的长笛奏鸣曲第一乐章。
而后把所得的花送给乐队的女乐手,所谓借花献妞。
分享 转发
TOP
2#

后面三张图片的说明:
1、演出前
2、少年宫外景
3、候在门口等候入场的深圳MM
TOP
3#

钢琴妹妹的身材好棒
TOP
4#

会场里是不是一堆阿姨+大妈唾沫横飞,外加小孩一堆?
TOP
5#

期待8日的.....
TOP
6#

[upload=jpg]Upload/20054311364852519.jpg[/upload]
TOP
7#

相对好一点,整个秩序没那么乱了。
不过有人用闪关拍摄,小孩很多,有人哗啦哗啦翻节目单,入场不按时等现象还很突出。我本来值200元的票,给一帮小王八蛋咳剩50了。
但是最糟糕的是朗郎在大会堂的那一次,简直是赶集。
TOP
8#

上山砍柴 在 2005-4-3 11:47:02 发表的内容
你的座位没我的靠前哦,拍不到特写哦



砍柴的,你好野!
听你讲,声场还行就放心了,原来担心买100元的票可能有点问题。
新建的,怎么舞台上地板都起翘了?
老实交待!门口三个MM是谁,有点像幼稚园或培训中心的老师。。。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5431133436984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4311335716686.jpg[/upload]
TOP
10#

[upload=jpg]Upload/20054311353413831.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