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上勃拉姆斯。 [复制链接]

查看: 14684|回复: 104
91#

琴韵 在 2005-4-4 22:34:33 发表的内容
柴一听得最多的了,的确很奔放,使得作品原来的色彩更能发挥出来。
米凯兰杰利是她的老师,但是我却不怎么喜欢他的东西。偏慢,包括弹莫扎特。
除了喜欢阿氏的萧邦钢协,舒曼的《童年情景》也是很好的。还有一张巴赫的法国组曲和六个声部的帕蒂塔。
同感!谢谢!
TOP
92#

上山砍柴 在 2005-4-1 16:53:16 发表的内容
琴MM是给别人上课去,不是去听课。


我可以旁听吗?
TOP
93#

琴韵 在 2005-4-4 22:43:52 发表的内容
GXDFLC 在 2005-4-4 22:32:12 发表的内容
想问一问琴韵小姐对李赫特有什么印象?

[upload=jpg]Upload/2005442232978132.jpg[/upload]

哇,大家怎么老是问我?
这张是我最喜欢的拉2版本了。把握得恰到好处。
拉赫的阴郁一直使我很迷恋他。在庄重中透着哀伤的音乐,让人暂时忘却,离开黑暗。看见虚无的光,那光幻化着柔和的彩,笑容瞬间绽放在脸上......

李赫特的莫扎特也很好。


想听听专业人士对大师的看法,很巧这也是我最欣赏的拉2,一直认为俄罗斯作曲家骨子里有一种很沉重的东西,相对来说俄罗斯人比较能理解自己祖国的音乐,拉赫码尼诺夫后来的作品《死之岛》和《交响舞曲》更为阴郁,甚至可以说是绝望。
TOP
94#

琴韵 在 2005-4-4 20:43:34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还是喜欢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多一点。
还有《第四交响曲》。在旋律上创新,而且技法也如火纯清。不否认它和贝多芬是有联系的。内涵之丰富,让我不敢多加评论。生怕显出自己的匮乏。交响曲的末乐章如同一口黑井,我们凝视它越久,它反射的星光则更耀眼......


以前很少听Brahms的原因也是认为他的音乐晦涩。但有一次看了吉尔与阿巴多柏林爱乐的小协DVD后,突然发现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错过了如此好的一首小协。于是,开始收集各位大师的演绎:老一辈的海菲茨、大卫、米尔斯坦、斯特恩、梅纽因、谢霖、内弗、莫里妮......;中年一代的阿卡多、帕尔曼、朱克曼、穆特......;年轻一代吉尔、文格罗夫、贝尔、贝尔金......。细数下来,收集的CD版本早已超过了我的贝多芬小协!而且,听Brahms的时间也多过听贝多芬。虽然从专家到普通爱乐人士都认为勃氏的小协的创作之源来自贝多芬的小协,但就情感内涵的丰富、多变、结构的新颖等方面,本人以为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兰的感觉。第二乐章开始一大段由双簧管独奏的主题,大有喧宾夺主的意味,使得Brahms题献的一代小提琴宗师萨拉萨蒂拒绝演奏!

象我这样的业余爱乐者,Brahms的旋律更能引起共鸣(大家所言的“质朴”?),而贝多芬在所谓思想性的高度下,反而有不胜攀爬的畏惧。然就这两首协奏曲而言,Brahms的高度又岂在贝多芬之下!
TOP
95#

琴韵 在 2005-4-4 20:43:34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还是喜欢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多一点。
还有《第四交响曲》。在旋律上创新,而且技法也如火纯清。不否认它和贝多芬是有联系的。内涵之丰富,让我不敢多加评论。生怕显出自己的匮乏。交响曲的末乐章如同一口黑井,我们凝视它越久,它反射的星光则更耀眼......


很有创见的说法。这口井和人的血管连在一起。

第四与我而言是看见了勃拉姆斯的英雄之气。确实只有在贝多芬里才可窥见。

我对勃的第一钢协情有独钟,尽管有人说在技法上还不成熟。
TOP
96#

             最喜欢的二钢没上来,现在来了。[upload=jpg]Upload/20054710395471858.jpg[/upload]
TOP
97#

[upload=jpg]Upload/2005471091490036.jpg[/upload]
TOP
98#

天神 在 2005-4-7 10:13:50 发表的内容
老榆树 在 2005-4-7 10:06:45 发表的内容
         勃拉姆斯的音乐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晦涩.曾经有过这种说法,我国的中年知识分子大多喜欢勃氏的音乐.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在勃氏的一生中与克拉拉的情感纠缠始终贯穿于他的作品中,而这种情感很不明朗,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阳光,而在作品中又想宣泄这种情感,但又要很克制,这就难免会给人有晦涩的感觉,而恰恰就是这种晦涩很容易触动有经历的中年人的灵魂深处.
          我对勃氏作品的偏爱也是从他的小协开始的.现在常听的有: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三重奏(B大调)、还有一些钢琴小品:随想曲、船歌、间奏曲。
     其中最使我听了以后有一种揪心感觉的就是OP8.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一开始就紧紧的抓住了聆听者的思绪,说白了听了很难过,但又很愿意听,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我国的中年知识分子大多喜欢勃氏的音乐”——感同身受?音乐在乎共鸣!


               这也是为何喜欢古典音乐的人群年龄偏大的原因,精制,理性,有内涵,欲说还休,总有那么一段很迷人的旋律。
        当然有时中年人也听流行音乐,比较执白,,容易理解,有现代气息,比如:蔡琴,李烁,刘雅莉等。可惜唱片照没拍好,容后在老兄的贴中奉上。
最后编辑老榆树
TOP
99#

老榆树 在 2005-4-7 10:06:45 发表的内容
         勃拉姆斯的音乐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晦涩.曾经有过这种说法,我国的中年知识分子大多喜欢勃氏的音乐.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在勃氏的一生中与克拉拉的情感纠缠始终贯穿于他的作品中,而这种情感很不明朗,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阳光,而在作品中又想宣泄这种情感,但又要很克制,这就难免会给人有晦涩的感觉,而恰恰就是这种晦涩很容易触动有经历的中年人的灵魂深处.
          我对勃氏作品的偏爱也是从他的小协开始的.现在常听的有: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三重奏(B大调)、还有一些钢琴小品:随想曲、船歌、间奏曲。
     其中最使我听了以后有一种揪心感觉的就是OP8.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一开始就紧紧的抓住了聆听者的思绪,说白了听了很难过,但又很愿意听,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我国的中年知识分子大多喜欢勃氏的音乐”——感同身受?音乐在乎共鸣!
TOP
100#

古典、爵士、民歌、民乐、流行老歌我是通烧的,呵呵!
最后编辑天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