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且听瑞典爵士风 [复制链接]

查看: 4536|回复: 22
1#
                               且听瑞典爵士风


    北欧各国的音乐,在我眼里似乎总是另有一种魅力。就说爵士乐吧,挪威的爵士音乐家Jan Garbarek(萨克斯手)、Terje Rypdal(吉他手)、Ketil Bjornstad(钢琴家兼诗人)也好,丹麦的Niels Henning Orsted Pederson(低音提琴手)也好,都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爵士名家。而瑞典这个与挪威接壤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度呢,当然也是个藏龙卧虎的所在,那里的爵士钢琴家Esbjorn Svensson、中音萨克斯手Arne Domnérus、铁琴(即电颤琴)手Lars Erstrand、长号手Nils Landgren、女小号手兼夫吕号手Ingrid Jensen,以及女歌手Lisa Ekdahl等,都是在当今爵士乐坛相当活跃的有名人物。在很多爵士乐迷都熟悉的现场版唱片“Jazz At The Pawnshop”即《当铺爵士》中,就记录了瑞典爵士名家们在一家酒吧里的演出实况,可是,瑞典这个迷人国度的爵士艺术风貌又岂是区区一张《当铺爵士》可以涵盖的?

    瑞典是个在传统上信奉新教路德宗的日耳曼族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口不足900万,面积却达45万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那里森林茂密水丰美,10万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连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被大自然原生态好好地包围着,环境美仑美奂,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足。上世纪70年代的瑞典“国宝”ABBA乐队、80年代的摇滚乐队Roxette以及90年代至今众多有名的流行与摇滚乐队,都可以说是瑞典这个北欧国度与全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名片”,而在本土爵士乐发展以及与国际交流方面,瑞典政府和民间人士都积极投入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爵士音乐节,自1980年创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0多届,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瑞典本土及外国乐迷参与,已经成为瑞典开放性音乐文化的一个好“品牌”。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为数众多的瑞典本土爵士音乐家并不是不思创造地简单地去改编演奏美国或者欧洲其他国度的爵士乐作品,而是真正领悟并且把握住了爵士乐美学价值中最重要的一种,那就是“个性”。他们不是简单地跟在美国爵士名家们的固有模式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在尽力发展出一种植根于非洲和美洲的音乐传统同时又天衣无缝地融入了同样可贵的北欧音乐传统的个性化爵士乐风——一句话,他们在创造自己的爵士乐。

    今天我翻出两张上世纪90年代末出版的“老”碟来听,越听越是着迷。这两张碟都是由《当铺爵士》一碟的制作者、瑞典著名爵士唱片厂牌Prophone(它是瑞典老唱片厂牌Proprius即“宝碟”旗下的爵士子厂牌,打理人就是Proprius老板的儿子)录制出版的,都是纯粹的瑞典爵士乐创作专辑,演录阵容是清一色的瑞典爵士音乐家,而且体现的都是清一色Prophone式的自然而逼真的录音风格。如果说《当铺爵士》只不过是瑞典爵士乐手们对美国爵士名作之再度诠释的话,那么,由这两张创作专辑“老”碟,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看到瑞典本土爵士乐的现状与风貌,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那个遥迢国度的爵士人们的思想与呼吸。


    [upload=jpg]Upload/200532315452734993.jpg[/upload]
    
        Jacob Karlzon Trio“Going places”
    编号:PCD 041
        出版:1998年

    Jacob Karlzon Trio这支钢琴三重奏创建于1993年,领班Jacob Karlzon是作曲家兼钢琴手,也弹Fender Rhode即美国Fender公司制造的Rhode电子键盘,还爱用美国Hammond电风琴,低音提琴手叫Mattias Svensson,鼓手兼打击乐手叫Peter Danemo。1993年之前,Jacob Karlzon和Peter Danemo都在别的乐团担任乐手,认识Mattias Svensson之后,三人一拍即合,就创建了这支三重奏。

    这张专辑的标题“Going Places”译成中文就是“一帆风顺”。它收录了10首乐曲,除了“Elsewhere Came Home”和“Dead Man Walking”两曲由三重奏全体成员共同创作之外,其它都是Jacob Karlzon一人的作品。从这张90年代末的创作专辑,从Jacob Karlzon这位瑞典本土爵士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作品,从三重奏各乐手的扎实功底、精湛技巧特别是即兴创作的高妙意识,我们可以看到的正是当代瑞典本土爵士乐一个真实的缩影。

    专辑首曲叫做《我们多纯真》(“How Innocent We Are”),演奏时长近7分半钟,在风格上比较接近于清凉爵士(cool jazz)。这个快板作品当真曲如其名,从头至尾都散溢出一股清新纯美的气息,简洁而流畅直如行云流水。Jacob的钢琴演奏充满了叙事与畅想的美感,平静中偶见激情的火花闪动,同时又意到手到、琴为心役,表达着自由即兴的快乐,琴声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历历在目的往事画面感,既引人遐思,又令人不能不产生共鸣!Mattias的低音提琴在曲中也颇吃重,那一段solo简直像极了在自言自语地回味,也像极了在对聆听者痴痴地述说,与Jacob的钢琴相得益彰,而Peter的鼓呢?绝无挥槌劲抽的凶猛与刻意,而是以轻松但矜持的刷打为主,分寸拿捏到位,恰如其分,煞是耐听。

    仅从《东方烟云》(“Clouds In The East”)一曲,就可听出Jacob Karlzon的古典钢琴功底很深,而乐曲本身的创作价值则更是令我不得不用心审视它——有如Ravel一般的印象派遗迹,也有如Oscar Peterson一般的华丽派Bebop的力度,还有重金属一般狂飙突进的慑人气势;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骨子里透着的清冽气质,也有视野开阔者所固有的大气从容,更有鞭辟入里、令人起敬的深层探索······钢琴、低音提琴——听听它那奇特的快弓顿奏吧,像不像重金属电吉他的快速solo?——和鼓浑然一体,织体丰满可人,一曲终了,余味仍在。我还特别喜欢曲中那几处美妙的休止,有了它们,整个乐曲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张弛有致、缓疾自如、动静兼备,在音响上强音与弱奏对比鲜明,在色彩上也呈现出在三重奏中难得一见的丰富多样性,内中凸显出来的那种张力甚至令人肃然!

        如果不是听到有低音提琴的柔缓拨奏和鼓镲的轻敲小打点染于其间,我简直会把《来自天空的花束》(“Flowers From The Sky”)当作一首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或者当作一首隐隐有些cooljazz味道的肖邦夜曲,因为此曲的编配实在是把Jacob这位才华横溢、灵感如涌泉的瑞典爵士高人钢琴即兴独奏的写意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听肖邦时常常会惊讶于他的夜曲和前奏曲当中时时流露出的中国式艺术旨趣,比如听他的Op.28即24首前奏曲中的第7首“A大调前奏曲”会令我想起我国唐代诗人王维的小诗《辛夷坞》,而听他的Op.55第2号“降E大调夜曲”则会让我自然而然地拿王维名诗《山居秋暝》来对照——那一种在洗练的白描中即兴写意的艺术旨趣,是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中更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风骨,而现在,Jacob的演奏中似乎就再现着这样一种旨趣,不由人不静心垂聆······

        《并不平静》(“Restless”)一曲中那种缓疾有致、张力十足的特点与《东方烟云》很相似,而在对位方面,它似乎比后者还更强调一些,钢琴琴音的强弱与时值控制恰到好处,低音提琴也重在拨奏旋律而不着意于节奏职能,两者的对位精准而生动···《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心的季节》(“Seasons Of The Heart”)、《魂游》(“Dead Man Walking”)等几首慢板曲子也有着浓厚的写意味道,编配简约而隽永开朗,听起来很是舒服。《归家他途》(“Elsewhere Came Home”)这首短曲风格与其它作品迥异,钢琴换成了Rhode电子键盘和Hammond电风琴,低音提琴急急如风,套鼓劲抽很打,速度奇快,别具一种狂野的气质,当算是整个专辑中的一个异类了!

        如果说Jacob Karlzon钢琴三重奏这支“纯阳”创作型乐团在这张专辑中体现出来的整体风格可以用“大写意”与“大对比”来概括的话,那么接下来我要提到的另外一张瑞典爵士创作专辑唱片,则给人以强烈的“凛然自省”的印象。

    这张专辑,就是Maggi Olin Sextet这支著名的瑞典爵士六重奏的专辑——《梦幻》。


    [upload=jpg]Upload/20053231546355889.jpg[/upload]

    Maggi Olin Sextet“Dreams”
    编号:PCD 047
        出版:1999年

    Maggi Olin Sextet这支六重奏真是相当特别——或者,不如说它是非常难得的一支组合。为什么?因为它既不是纯粹的男子乐团,又非纯粹的女性组合,它的乐手中男女各占一半,都是3名,而且相对来说,3位女性乐手在这个组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更强于3位男子——试问你还见过其他著名的爵士乐团有这样的人员构成吗?

    来看看Maggi Olin Sextet的成员及编成:

    Maggi Olin:钢琴,合成器,Fender Rhodes
        Amanda Sedgwick:中音萨克管,单簧管
    Hans Andersson:低音提琴
    Ingrid Jensen:小号,夫吕号
    P-A Tollbom:鼓
    Hans Ulrik:次中音萨克管

    看这支六重奏的名字就知道,Maggi Olin就是乐团的领班,她和两位吹管乐手Amanda Sedgwick、Ingrid Jensen都是女性。至于Ingrid Jensen其人,无疑更是当今爵士乐坛最优秀的小号手之一,位列一流,声名与其他男性小号名家相比也绝对不遑多让,她现居加拿大,曾在德国Enja公司留下一些精彩的录音。《梦幻》这张专辑收曲10首,除“Stix”一曲外,其它9首都是由Maggi Olin创作的,所有录音于1998年4月5日至6日两天在瑞典广播公司录音室完成。毫不夸张地说,这张专辑从创作到编配再到演录无疑都是颇有特色而且相当精彩的!

    听标题首曲《梦幻》,鼓、合成器、低音提琴、萨克管以及加上了弱音器的小号在节奏顿挫中营造出梦幻般低迴迷离的音境,令我想起已故的爵士乐世纪大师Miles Davis当年与另一位全才高人Marcus Miller合作为影片《午眠》(“Siesta”)谱写和演奏的原声音乐——影片中的那段“迷离”的主题叫做“迷失在马德里”,那么,Maggi Olin和她的伙伴们这曲《梦幻》可不可以看作是“迷失在斯德哥尔摩”呢?好像不能,因为Maggi Olin自己弹奏的Fender Rhodes很快也进入了,那电子键盘特有的音色真是丰美多汁,快速前行,佻达不羁,从那一种清醒而果决的思维,哪里又看得出一丝一毫的“迷离”?

        再听《迅疾》(“Snap”),曲始Ingrid Jensen的一段小号solo就十分地自由即兴、酣畅淋漓,之后与萨克管的对位齐奏也精准默契,在贯穿全曲的演奏中,诸般巧妙“信口吹来”,真是神乎其技,真实地体现了这位女性吹管圣手非同寻常的造诣。鼓手P-A Tollbom的大段独奏亦是开阖自如、张力鲜明!相似的中、快速曲子还有“K J”、“Argbiggan”、“Stix”、“Kalif”、《三小类》(“Three Little Kinds”)等几首,而《在我离去之前》(“Before I Go”)、《晨酬》(“Morning Toast”)和“Synnsong“这3首慢板曲子则悠然不惊,沉静内敛···无论是慢速、中速还是快速的曲子,其实它们的速度都不是一走到底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着颇耐咀嚼的变化,让人听来兴致盎然······

        波普爵士(Bebop),清凉爵士(Cool Jazz),融合爵士(Fusion),酸性爵士(Acid Jazz)闲逸爵士(Smooth Jazz),甚至还有摇摆乐(Swing)···多样的爵士风格在《梦幻》这张唱片中融合得极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所有的作品都造句严谨而不失自由。Maggi Olin和她的伙伴们在演奏当中体现出了一种高度的内视和自省,甚至在漫不经意的高扬低走中时时流露出一种慑人的凛然气质。无论节奏如何繁复地更替,无论速度如何充满弹性地变化,无论即兴如何自由地展开,这种自省的深度和令人肃然的气质似乎都无处不在···Maggi Olin弹的钢琴和Fender Rhodes都极有表现力,特别是Fender Rhodes,兼具有铁琴和Hammond电风琴的音色妙处,随手点触之下,已能营造出冷冽特异的氛围。Ingrid Jensen虽是巾帼之身,却气息悠长而充沛,无论是吹奏高亢透亮的小号还是粗管短身、音色粗豪的降B调夫吕号,在她嘴上都各尽其致,表达得最是畅快!至于另一位女乐手Amanda Sedgwick,个性比前两位还要cool,吹的中音萨克管和单簧管与她酷酷的个人气质合为一体,既悠悠地融合在整个乐团中,又别成一样风景···鼓手P-A Tollbom绝对也是这个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那恰到好处的铺垫与张力俨然的节奏把握为伙伴们提供了稳健而富有内涵的平台。

    这两张碟实在是值得我们用心来聆听的爵乐妙物!不过,《一帆风顺》也好,《梦幻》也好,都只是瑞典本土爵士乐优秀创作的代表而已。管中可窥豹,就让我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来积极接触瑞典以及像瑞典这样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非“传统化”爵士乐重镇的遥远国度,来感受一个更加博大丰富的乐色世界吧!
分享 转发
TOP
2#




    《我们多纯真》(“How Innocent We Are”)。
TOP
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

朱胖子好久不见了,去哪里啦?
TOP
5#

mydisc 在 2005-3-23 15:46:31 发表的内容
                               且听瑞典爵士风



有如Ravel一般的印象派遗迹,也有如Oscar Peterson一般的华丽派Bebop的力度,还有重金属一般狂飙突进的慑人气势;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骨子里透着的清冽气质,也有视野开阔者所固有的大气从容,更有鞭辟入里、令人起敬的深层探索······
  




清冽---同感同感!!!!!
最后编辑刺猬
TOP
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

好美的音乐!古典、爵士、NEW AGE的优点,好像都凝聚在这首曲子里了!
TOP
8#

确实是有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开始的部分与以往听的爵士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TOP
9#

要买。
TOP
10#


        各位乐友,有兴趣的话,可移步至“爵士当铺”试听以上两碟中其它几曲:


    http://www.jazzsky.com/lb/cgi-bin/topic.cgi?forum=21&topic=4844&show=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