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驱魔人”智取“夺命标” [复制链接]

查看: 11872|回复: 60
31#

汽车音响不可能有超低音?!

文·【SAM】
  

前言

小生为人单纯,除了吃喝嫖赌之外,绝无其他不良嗜好。至于消遣娱乐,室内娱乐方面,我喜欢听听音乐,装装音乐(装配音响器材),调调音乐(调声配乐)。

室外娱乐方面,最喜欢骑骑马、养养马、赌赌马。除此之外,坦白说,还有二相缺点,其一,就是拥有一对“轻”耳朵,请注意是轻耳朵,不是金耳朵。

也就是所谓的耳朵轻,只要别人花言巧语,连哄带骗或送顶高帽子给小生戴,就轻易答允了人家的要求。自从上次戴了老编所送的高帽子之后,小生足足牺牲了两个星期天,没去骑马、养马和赌马,才完成了拙作“蹲着唱歌的琴姐”。

缺点其二才要命,就是天生一付贱骨头,明知自己耳朵轻,易中计,一旦不兑现诺言,就会废寝忘食,食不知味,一天到晚魂不守舍,骑马时上错马,养马时拿错饲料,赌马时下错赌注。

因此,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小生不时提高警惕,一旦与老编碰面,下定决心,坚定意志,不再为其美言所动,绝不应允为他写稿,以免贻笑四方,坏了一世英名,无奈还是耳朵轻,不争气,决心与意志力再次被老编所送的高帽子给摧毁了。

为了避免骑错马、拿错饲料,下错赌注,小生只好又再执笔创“拙”(不是创作)。

看来,小生应听信相命佬所言,去打两粒纯金坠子,左右耳各戴一只,来加重耳朵之重量,才不至于耳朵轻。

趁着时下还流行男生戴耳环,小生在赶完这篇拙作之后,如有稿费可拿,定打一对金坠子来戴。(编者按:稿费已悉数折换成帽子了!)

正文

如果我说汽车音响不可能有超低音,那么老编敢将这篇拙作在适逢《视听艺术》创刊五周年之际登出来,其过人之胆识绝非常人所能体会。

且看根据音响声学之理论与方程式来分析与推算:

周长(Wavelength)=音速(Speed of Propagation)/频率(Frequency)

若要完完整整地在一辆座车内重现20Hz(频率)的超低音的话,根据以上之方程式:

声音在常温(21C左右)之下,每秒在空气中所传播的速度为340m(公尺)或1122英尺。

周长=音速/频率
20Hz之周长=1122/20
周长=56尺
20Hz的周长为56尺。

因而得知,想重播20HZ的超低音必须得有56尺以上的长度才行。

我的妈!就算是把某一名牌轿车的顶级S系列车款,从车头的星形logo,量到车尾的星形logo,也不可能有56尺那么长!

而我不可能买得起星形Logo的车。

我不、不可能买得起星形Logo中的顶级S系列车款,星形Logo中的高级S系列车款的车身不、不、不可能有56尺那么长,我更不、不、不、不可能忍受没有超低音的汽车音响!(编者按:干脆买巴士算了!)

低音是汽车音响之灵魂。

超低音是汽车音响之精髓。

汽车音响若没有低音的重现,就好像刷牙没牙膏一样,搔不到痒处。

汽车音响若没有超低音重现,就好像早餐里没有了浓浓的咖啡乌,叫人提不起劲来。如果我不强求20Hz的超低音,退而求之40Hz就好,结果如何呢?

周长=音速/频率
周长=1122/40=28尺

什么!要求40Hz的超低音,车内长度必须要有28尺?对了!是28尺,而且还不包括车头及车尾,纯粹以车内聆听空音长度作为计算。

唉!我很容易就满足的,不能拥有超低音,那么就低音吧。80Hz!就80Hz吧!聊胜于无。给我80Hz的低音吧,上帝!

我的早餐没了浓浓的咖啡乌,总不能再让我刷牙没了牙膏吧?

周长=音速/频率
周长=1122/80
周长=14尺

什么!乞求80Hz的低音,车内长度必须要有14尺长,这还不包括车长及车尾!

上帝,饶了我吧!我乃一介草民,所拥有的座车,包括“死好伊”(请用福建音“念”)(C.O.E.)在内,已用掉我毕生二分之一的储蓄,从车内前大镜到车内后大镜,只有7尺2长,这到底可产生多低的低音呢?

周长=音速/频率
频率=音速/周长
得知周长=7尺
频率=1122/7
频率=160Hz

什么!只有160Hz的低音再生能力?这未免太欺人了吧,我有许多摇头一族的同好,他们的座车尺寸与我的不相上下,从他们车内所播出的五雷轰顶的音压与摇头的劲度,不可能只有160Hz的频率,不可能!绝不可能!!!

一定有问题!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理论与方程式都已告诉我们:

20Hz的周长有56尺
40Hz的周长有28尺
80Hz的周长有14尺

照理论与方程式来推算与分析,在汽车内想拥有80Hz以下的低音再生,似乎与没有买马票,却又想中头奖一样,不太可能的事。

理论上,我们不可能将一个周长56尺的20Hz频率“放”进长度少于56尺的车厢内。

理论上,我们做不到。

实际上,我们也办不到。

但事实上,在汽车内的的确确有20Hz的超低音频率再生能力,这不是神话,也不是天方夜谭。

尽信书,不如无收。在17世纪末期,有一位极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他证明了世界任何物体,若其体积或体重,如果超重于空气的话,因为地心引力的关系,此物体绝对没法腾空或飞起来,有趣的是他的物理论调与方程式及计算方法,完全正确,但是为何小鸟与飞机,这些都比空气还要重的东西,都能够腾空飞跃呢?

问题乃出在他忽略了“动力学”,如果当初,他不死钻牛角尖,他就能够解释为何比空气还要重的小鸟能够飞,而飞机又能升空了。

同样道理,车内长度少于56尺的座车,不可能“容纳”得下周长56尺的20Hz频率,理论上告诉我们,就算是走后门也办不到。

但是,为何汽车音响确确实实能够重现20Hz至80Hz的低音与超低音呢。

如果接上R.T.A.(Real Time Analyzer)在显示屏上,20Hz至80Hz的频率,完完整整的绝绝对对地在闪烁地跳跃着,以证明它们的存在。

我无意推翻音响声学的理论,也无此能力与本事,只是音响声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断章取义的话,其真正的原理与论点,就会被歪曲与误解了。

事实上,在车厢内几乎70Hz以下的频率,根本就没有周长(Wavelength)的存在可言。超低音频率的再现,是因为车内气压的变化而产生的(Transfer Function of Pressure Changes)。

当车内装置了低音/超低音扬声器,如果装置得当,没有任何严重的漏音现实存在。理论上(又是理论)低音扬声器音盆所发出的声音,不可与扬声器后面所发出的声音相接触,要不然轻则漏音,重则相互抵消(Acoustic Cancellation)。

如果扬声器的相位又正确的话,车厢内的气压,就会随着扬声器音盆的伸展动作而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传到人耳中,就是所谓的超低音了。超低音再生能力之强与弱,得视乎低音扬声器之质素与Qts(Qes + Qms = Qts)的高或低(即所谓的High Q或Low Q)扬声器之尺寸。

当然,这还包括了扩音机的优劣与分频器(X-over)的分频点(X-over piont)与分频度(db/oct)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车尾厢内空音的密度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低音扬声器的表现,尤其是一般上都很流行的所谓“Free-Air Installation”或“Infinite Baffle Installation)的装置法。

后记

以上所说的一切,以车内装有最少一对8寸以上低音扬声器为准则,若阁下之座车内没有装置低音或超低音扬声器,而又想得到20Hz超低音的话(除了扬声器外,其他车内零件如车门、车窗、车椅、废气管或车笛等等所发出的“低音”一概不受承认!)我想比起想把56尺周长的20HZ频率“放”进比56尺还要短的汽车内的神话,还要神话。

再者,如果阁下的座车内,装有最少一对8寸以上的低音扬声器,而又没有超低音的震憾再生能力,那么须请阁下为新加坡伟大的填海工程进一份绵力吧,把你的器材拿去填海算了。

[upload=jpg]Upload/20053231334444995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32313345313741.jpg[/upload]
TOP
32#

也有些厂家利用图一所示的设计,再加上分音器(Psddibr X-over)反相位之设计,把相位差的问题给解决了,不过时差的问题还是存在着。


更有些厂家,利用同轴二路单元之设计,即高音与中音都在同一单元。并形成一同心圆,以达到单点发音的目标。详情可参阅《视听艺术》第21期第119页有关Thiel CS-6的文章。


也许你会感到莫名其妙,大标题明明写着汽车音响,怎么却说了这许多的家用音响?


其妙莫明 !


若不引经据典,一一道破,下文“汽车音响”,小弟就不知该如何下笔了。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汽车内部的设计与扬声器位置。不论你是右边驾驶或左边驾驶,司机的位置一定是偏向一方,就以我国右边驾驶为例,请(见图四)。
[upload=jpg]Upload/200532313454469435.jpg[/upload]
右边的扬声器,不论是高/中音单元分体式(Separate)或高/中音单元同轴式(Coaxial),都因为聆听位置(以司机位为准)偏向右边的关系,右边扬声器的讯号到达右耳的时间总是较左边扬声器到达左耳的时间快!如此这般,便产生了严重的时差与相位差。详情(见图五)。这比驾车不绑安全带又超速驾驶,然后还手握大哥大高谈阔论被交警逮个正着更糟!


嘿嘿!诸位有车阶级,若阁下座车前面的扬声器是装在前门下方的话,那就更糟!盖因尊驾同时拥有了汽车音响的两大致命杀手:时差与相位差!


你不妨放一张发烧友所熟悉的《蔡琴老歌》听听,感觉一下琴姐蹲下来唱歌的滋味?


如果阁下座车只在后座安装扬声器的话,琴姐绝对是在你背后唱歌,那你也绝对不是发烧友!试想想,阁下会不会在发烧房里,背着扬声器来听音乐?


再不信的话,请扭开FM100.3,听一听花心尤发的播音,不论他是以华语或泰语广播,都是从右下方的扬声器发出,乍听之下,发哥宛如蹲着在播音,当然,也许发哥在播音时是蹲着的也说不定,如果真有其事,那阁下的汽车音响还挺有现场感 。如果阁下不惜一掷千金,在座车后方安装了低音扬声器,那么请试播

Sheffield Drums Record CD,那位鼓手肯定是在你身后打鼓给你听!


如此一来,哪有音场、结像及定位可言?更甭谈什么分析力、通透度了。


汽车音响的两个天王杀手时差与相位差都一一引了出来,究竟有何仙丹或是灵药能够将他们降服呢?


有!那就是Time Alignment,即延时纠正,纵观汽车音响,为何会有以上的问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聆听位置的偏向缺陷,再加上扬声器位置的不当,导致各个发音单元的音波到达耳朵的时间不一致,产生了时差,直接地影响了相位。
何谓延时纠正?


简单地说,就是设法令各个发音单元的音波同时送达耳朵。具体一点,就是左边扬声器所发出的音波到达左耳的时间,必须与右边扬声器所发出的音波到达右耳的时间一致。


乍听之下,似乎不太可能。但却可以利用物理延时纠正(Physical Time Aignment)及电子延时纠正(Digital Time Alignment)两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加以解决。


首先说说物理延时纠正法。即把前方左、右扬声器的位置,装在愈前方愈好,距离聆听者的位置愈远,效果愈显著!其中又以Kick Panel为最佳位置。


[upload=jpg]Upload/200532313461854884.jpg[/upload]
纵观各类汽车,能够把扬声器远离聆听位置的,就是在Kick Panel一带,请参见图六。这亦是产生时差最少的位置,以一般的车型为例,平均偏差大约介于5英寸之间,参(见图七)。[upload=jpg]Upload/200532313463825138.jpg[/upload]

只有在Kick Panel的位置上,衡量左、右两边扬声器的距离,才能取得最少的时差(1英寸相等1个微分妙1milisec)。


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如果彩物理延时纠正法,高/中音单元必须安装在一起,不可将高音单元另外装在门边或仪表板(Dash Board)上,因为如此一来,高音与中音之间就有了差距,各个发音单元的音源就不能够同时到达耳朵,切记!切记!


不少汽车音响发烧友都有非常严重但很美丽的错误观念。就是误以为扬声器单元装在下方的位置,尤其是高音单元,音场就会越低,宛如琴姐与发哥一样,一个蹲着唱歌,一个蹲着播声。其实,这真的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果中低音(Mid-Bass)单元装在车门内的下方,而高音(Tweeter ) 装在任何一方,甚至是装在比中低音单元还要高的位置上,但由于中低音单元的位置比较靠近聆听位,因此听到中低音的时间比高音要来得快,再加上中低音单元的音阶(Octave)比高音单元要来得多(以一般汽车音响扬声器而论,通常中低音单元发音从80Hz到5000Hz。概括了6个音阶,而高音单元发音则从5000Hz至20KHz,概括了2个音阶)。因为先入为主的关系,大脑首先分析收到的讯号,再加中低音单元安装于前门下方位置,因此不论是听音乐或听新闻,都会有一种蹲着唱歌或播音的感觉。


在物理上,声音的速度约为1/1120Sec,即每秒1120尺。若以汽车中低音与高音的通用分频点Cross Over Point为3500/1120为3.1寸,即表示中低音与高音单元的距离不能超出3英寸,以避免产生严重的时差与相位差。


由此可见,只胡把左、右两边扬声器装在距离聆听位置越远的地方,如Kick Panel,而又能把左、右两边扬声器的差距局限在5英寸的话,其音场、结像及定位的效果愈好。


如果超出5英寸,效果则大打折扣,其折扣率比即将举行的The Great Singapore Sales还要高!


怪哉!为何高音单元装在高处,反而音场很低,而装在低处(必须靠近中音单元,且安装于Kick Panel的位置),音场 反而高高地呈现在你眼前呢?


原因无他,只因人类耳朵天生一左一右,而非一上一下,因此辨别左、右两方位的灵敏度比起上下两 方位的灵敏度高。


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运用物理延时纠正法,把左、右扬声器的音源(Point Source)利用距离上的延长,来化解与纠正聆听位置上的偏向问题。


不信的话,请看看Dynaudio的 旗舰扬声器Consequence,其超低音、中低音、中音及高音单元的排列由上而下,这一反传统,再反常态的排列,绝不会让琴姐有蹲下来唱歌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皆因所有音波都在同一时间到达你的耳朵。


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遗憾的是,物理延时纠正法也受到物理上的限制,真是一“物”治一“物”。


原来,此法只能运用于左边驾驶的座车上,原因是司机位置左前方的Kick Panel非常宽裕,大可安装任何扬声器而不会影响或干扰到Clutch、Brake及Fuel Padal的操作。在右前方(Kick Panel)的位置上,同样可以大展拳脚,依样画葫芦,与左边扬声器的位置与角度相对称。


至于右边驾驶的汽车,在左前方Kick Panel的位置上,同样可以用降龙十八掌或天蚕脚来安装扬声器,可是当我们要依样画葫芦,把右边扬声器的安装角度和位置与左边扬声器对称时,我的妈呀!比车锁匙给锁在车里还要糟!右边扬声器的位置,怎么被 Fuel Padal给占用了?徒有降龙十八掌和天蚕脚之盖世神功,也无用武之地,难道将Fuel Padal给拆了?!


明显的,物理延时纠正法只适用于Left Hand Drive Only。这是美国及其他左边驾驶汽车国家目前最浒与最好用的方法之一。


如今这年头,流行的未必好用,好用的未必流行,偏偏这个又流行又好用的 ,我们却无福消受!


节哀顺变,且让我们来看看电子延时纠正法(Digital Time Alignment)吧。


与物理延时纠正法相比,电子延时纠正法的安装要来得简易,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利用车内原有的单元位置来安装扬声器,无须象物理延时纠正法那样须另起模型来改造扬声器的位置。


其原理很简单,就是把最靠近聆听位置的扬声器(右边)所发出的讯号加以延迟(Time Delay),以配合距离聆听位置较远的扬声器(左边)的音波,从而达到左、右音源一致到达聆听位置的目的。


延时的多寡,视左、右扬声器的距离长短而定。理论上,若把讯号延迟一个微分秒(1 MiliSec),相等于把音源移后一英寸。打个比方说,若左边的扬音器离左耳42英寸,而右边扬声器离右耳27英寸(以右边驾驶型的司机座位为例),其偏差为:42"-27"=15"。


因此,只要把右边扬声器给予15ms的时间延迟(Time Delay),左、右两边扬声器的音波到达聆听位置上的时间就会一致,那么,音场、结像及定位就会活灵活现于你的眼前。琴姐与发哥也再不会蹲下来唱歌或播音了。


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所有的发音单元,其相位(Phase)必须一致,除非你特别喜欢让琴姐蹲下来唱歌,发哥蹲下来跟你讲话。
今日的发烧汽车音响,电子延时器材可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尤其对采用右边驾驶的国家而言。许多高级汽车音响厂家,都有专门的技术来开发电子延时器材,解决歌星蹲下来唱歌的弊病,让他们站起来重新做人,堂堂正正地引亢高歌,得以重生,真是功德无量,造福人类。


较有代表性的型号有Sony旗下的XDP-U50D/XDP-EQ210D,以及顶级型号,鬼斧神功的Mobile ES XES Series, Alpine的PRA-H400, Pioneer的 DEQ-P800及 O.D.R. (Optical Digital Reference)等。价格大约从S$850至S$2500(单指电子延时器材而言,未包括其他器材),丰俭由人。


延时器器材的安装方法不一,计算延时的方程式也并不统一,不过殊途同归,效果一般上不相伯仲。当然,顶级型号的延时效果所重现的立体感、舞台感、音场、结像及定位,成绩斐然,美妙之处非笔墨所能形容。


有了电子延时器及发烧级汽车音响器材,再配合经验老到、校声功夫一流的装配,阁下才真正享受到具有音场、结像和定位的汽车音响,开开心心地上路。


谭泽江先生说过:“立体声有左、右两声道。”那么,有了左、右两声道,就是立体声吗?


其实,充其量只不过是双声道罢了!


请问您的汽车音响是立体声,还是双声道?
TOP
33#

[upload=jpg]Upload/200542010211875978.jpg[/upload]
大小通吃 左右逢源
  


对于发烧友来讲,最大的梦想,无疑是求得一套靓声的器材,而一套器材要靓声,理想的喇叭自然少不了。

问世间,理想喇叭为何物?直叫无数发烧好汉一生相守。寻寻觅觅,究竟理想喇叭在哪里?爆要爆得,细要细得;配搭随意,左右逢源;还要价格合理,免得荷包羞涩的发烧友,可望不可及,空生悲切。

虽说这世上难得有十全十美的事,但总还是有少数接近完美的,TAD TSM-300扬声器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发烧友,George Lucas的大名肯定不陌生吧,他对音响的高要求远近闻名,他的Skywalker Studio(天行者)更是一等一的录音室,就是这个录音室,录过Star War,录过X-Rex,可是你知道Skywalker Studio用的是哪个监听扬声器吗?

不错,正是TAD TSM-300!

看外表,它平平无奇,PVC的木纹皮,二十几磅的体重,不过却极容易配搭,个中原因自然与它的音量控制器(High Level Control Switch)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音量控制器有加、正常、减三档,利用这三档调校,就可以使TAD TSM-300与或大或细的不同功率放大器配搭默契,游刃有余。

TAD TSM-300的高低频延伸度纵深异常,低到35Hz,高到35,000Hz,张弛有道,轻松自如。无论地动山摇、和风细雨,还是浪潮滚滚,一样应付自如。

如此卓越的效果,自然有其独到的设计。看面板上的四个小孔,那可是独特设计的低音反射气孔。喇叭两边还各有两个特制的6寸低音单元。咀则采用A FAST-SZ技术研制,背后有许多管状物体,可消除谐振,整体具有均衡低频的作用。

至于它的价格,绝对是物超所值,如此超群的喇叭,怎不叫人心动呢?






售价:
TAD TSM-300 : $2,300
TOP
34#

[upload=jpg]Upload/200542010221461651.jpg[/upload]

幻之名球Zanden 9000
  



在日本,据说有一件令日本人神魂颠倒、如痴如醉的发烧名器,它究竟是何物?又出自何方神圣之手呢?答案就是由山田先生一手炮制的、号称“幻之名球”的Zanden 9000单声道300B功率放大器!

大部分日本大发烧玩到最高境界时,都离不了300B真空管后级。原因无他,只为300B那清纯秀丽、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禅音,令人一听便不能自拔。本人发烧十余年,听过的发烧器材无数,但若讲到音色的清纯脱俗,则首推300B灯胆后级。

不过话又说回来,刀无两面利,300B虽有出水芙蓉般清秀纯净的音色,水力却不大。从七、八瓦到最多二、三十瓦(推挽式线路),因此在喇叭的配搭上,很难找到好搭档,这也是为何300B音色出众,却无法在众多发烧友中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不过真正的大发烧往往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这回的打虎英雄是日本的发烧音响公司——Zanden Audio Systems Ltd。这间发烧厂的老总兼设计师就是发烧烧到头顶冒烟、烧到爆针的山田先生。

在日本的Hi-Fi圈子里,山田先生是令人敬佩的大师级人物。他最令日本发烧大帝们称道的,是一部唱头均衡器Zanden MODEL 1000(详情见本刊第34期)。这部唱头均衡器让玩黑胶唱片(LP)的发烧友,能根据手上LP唱片,均衡曲线,选择RIAA、DECCA或Columbia的线路重播,使到该张唱片能够原汁原味地发挥出它原有的音色。只可惜,Zanden MODEL 1000唱头均衡器虽然神妙,价格却贵到惊人,不是一般发烧友所能负担得起的。

山田先生本身的发烧热度惊人,他虽已凭着一部Model 1000唱片均衡器,称誉江湖,却仍不满足。在烧无止境的精神鼓舞下,呕心呖血,又创出另一件让发烧世界为之震惊的神器——Zanden 9000单声道300B功率放大器!

任何人一见到这对单声道300B功率放大器的外型与制作,都会跪在地上写个服字。这对后级纯钢外壳的打磨之精细亮丽,令最吹毛求疵的发烧友,都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找碴。打开机壳看一看,呵!里面所用的零件,件件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精品!

令人一看便知是非常昂贵的精品,可说是Zanden 9000的一大特色。虽然它只有区区30瓦的水力,却叫价三万新币,算起来每一瓦值$1000,真是贵到令人抽筋。究竟这Zanden 9000,是否物有所值,贵得有理?不妨看看以下这则“趣闻”。

话说老编正在他的发烧房里测试Zanden 9000,并动用它推他私人珍藏的喇叭Rogers LS 3/5a Limited Edition。一晚,阿狂一来,便嚷者要听,还死赖着不走,结果一坐不起,一直听到天边泛起鱼肚白,还是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足见这对后级的魅力,实在不可小觑。

阿狂认为,Zanden 9000的音色,只能用“纯”和“真”两个字来形容。用它聆听室内乐,小型爵士乐或是老歌(如李香兰、周旋、Patti Page、Sam Cooke等等),会令人听到不愿离座,是任何最讲究音色与活生感的发烧友必须见识的名器之一。正在物色高级发烧器材而又醉心胆机音色的发烧友,都应该去听听这对“幻之名球”,这可能是您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梦幻之旅”。


售价:
Zanden 9000: $30,000(一对)
TOP
35#

怎样赌一付烂牌

文·【SAM】  


前言

我有一位好友,好赌牌,每当碰上逆境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这句话:“真正的高手是在于懂得怎样去赌嬴一付烂牌,而不是一付好牌。”玩Hi-Fi如果财力足,器材必然够格,就有如手上有一付好牌,声音好自然是应该的,可是对于一般的打工级Hi-Fi友,好牌是一种奢望,除非他每星期买的4D开出Do-Re-Me,要不然他还是得学会怎样去应付烂牌,在二手货堆里打滚,希望以最低的代价创造出最聪明的玩法,搞得好也算是高手!

引机入舍

话说当天我从二手商里拖了两部机回家,一台是Counterpoint 3.0胆前级,另一台是Harman Kardon Citation 16后级,在心机入伙后,马上给予插电暖身,事过一天后觉得音色依然是那么的吵杂,人声标出刺耳,根本没有什么文化,长久下去的确不是颁发,本想忍痛折少许把它们推回给二手商,可是二手商给我的脸色并不太Positive,此时朋友的那一句话在脑中闪过,心想为什么不把它们玩尽才作出打算呢?于是乎打开机壳观察一番,果然发现有些地方的确值得一“补”,经过一轮的小手术后,这两部机是不同了,当初想把它们放弃而今天却有了“能与君伴一生”的感觉,在此把这经验录下与天下朋友共享。

主角一:
Counterpoint 3.0

此胆前级已有数年的历史了,外型典雅、工作稳定,总共用了三粒ECC88胆,其中一粒供Line Stage放大用,此前级的Line Stage放大增益相当大,音量超过10点钟就饱和发恶,这可能是当年在设计上迁就于Phono Stage输出较少的关系。此机的动态威猛有内力,乐器的表情生动并具有亮度及残响,人生有胆机所独具的感情,空间感可观,它不是典型胆机的那种醇厚“老声”,这时比较现代化的声响,即鲜明通透并略带刺激冲动感,在整体音的形象表达及乐器间的比例方面,它不像一般典型胆机(通常是老化及不稳定后)那种只听到几种乐器在唱独脚戏而不见其他伴奏乐器的毛病,你可以说典型胆机音色醇厚浓郁,但也蒙了一点,而Counterpoint 3.0则清新、多细节,但也吵了一点。

我为Counterpoint 3.0作了以下的更动:

(1)为了部分解决Line Stage的过度放大,我使用了C懂Variable Output输入此前级,虽然在输入讯号的纯度上是有所损失,但总的来说,利还是多于弊,更何况在使用上有了音量Romote Control的方便。

(2)胆前级用了三粒ECC88胆,处于中间位置的那粒Line Stage胆,我换上了镀金脚的Mullard E88CC/6922(E88CC是ECC88的高级胆种),果然是上上好胆,Mary Black的人声马上醇和,先前的吵杂感减低了,可惜的是这胆今天已不好找,十年前我Bendermeer的Marine就只买了它两粒,当时每粒九块钱,现在市价是60元。

(3)在CD的输入及前级的输出端,换上了Tiffany Plug,高频是更纤细了。

(4)从CD输入端接到电路板的接线,长度约为一尺,由此可见当年在设计上并没有今天使用CADCAM的方便而尽量缩短接线,原装的这一接线却是马马虎虎的普通线,经过我换上了Aural Symphonice As One之后,吵杂感更是进一步的减低。

此前级的其他元件整体上还不差,你可以看到Wonder Cap, Sprauge Cap, Rel Cap等都是Audio级的。

主角二:
Citation 16

Harman Kardon Citation 16乃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代表作之一,当年曾经被列入名机的行列,二十年后的今天,此机的表现还称得上丰采依然,并不觉得陈旧或落伍,听说这系列机种的较小型号Citation 12在经过谋大师的改良后,上榜TAS,本地T S Lim曾经把Citation 12的Power Supply移花接木,换上Quad 405的Power Supply,表现不俗。

Citation 16的输出功率是每边150Watt,低音可称得上孔武有力,给人一种要多少给多少的感觉,其音像定位亦有不俗的表现,曾把此机与现代的某一名机(Class A 50 Watt)作一比较,觉得Citation 16的低音来得更蛮横且具有内涵,在定位方面也不需太费神的去寻找音像。某一名机的高频尾端虽多了一点细节,但却少了Citation 16高音中所特具的厚度,在整体上,Citation 16有一种更令人At Fase的感觉,令你更容易投入音乐里。

原装的Citation 16从输入端到电路板的接线是Solid Core的幼细铁丝线,同样的我把这一环换上Aural Symphonics As One及Tiffany Plug后,才有上述的表现。

结语

经过上述的这些变动后,这组合的表现的确是更上一层楼,人声不再那么饱和失控,音场更向后扩张,音像的捕捉更是毫不费力,小提琴由一把听到两把,乐器的尾声余韵也更为丰富,高音的泛音更纤细而不失去其厚度,人声感情更性感,虽不至于令你感动到流眼泪,但也不完全木然。试音Philips CD 422482-2 Beethoven Emperor Concerto(此碟录音好、演奏好,是Philips的廉价片,$13换取59分钟的精彩演绎,超值呀,不买此碟将是你一生的错!)里的钢琴声,其共鸣及残响,历历在目,不知不觉中背后划过一道寒意,全神的毛不能自主的竖了起来!

虽然说这一组合有不差的表现,但话得说回来,它与Hi-end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它没有Hi-End的那种安祥的背景宁静度,也没有那一份高贵的Ambience及那一股令你投入音乐里的慑召力。在Hi-End的境界里,你已经感觉不到周围事物的存在(包括你那名贵的器材,因为你已经与音乐融合为一,进入忘我的境界),然而从价值的观点来看,以两千元的二手价来换取Counterpoint 3.0及Citation 16能有如斯的表现,应该也称得上物有所值,也可说是以最少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的聪明玩法之一,拥有Counterpoint 3.0或Citation 16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把钻石当石头,虽然你手上的这一颗钻石并不是完美无疵的。(编者按:笔者所认识的众多发烧友中,Sam的器材虽然并非张张“好牌”,可是却胜在玩得有品味、有文化。在这漫长的二十多年发烧生涯里,不少当年的同好已经纷纷封机归隐,唯有Sam仍然默默的“独孤发烧”,主要的原因是他所追求的是美好的音乐而非不知所云的轰然巨响!)
TOP
36#

[upload=jpg]Upload/200542010233771727.jpg[/upload]

越洋买牛记

文·【许统原】  


前几个月,因公事缠身,便把制作Shisido 300B后级的工作给押后,最近比较有空,便从新筹备别作这后级的工作制作,这后级所需的元件都没有去改动,推动管采用比较罕见的6F6 GT管,阻抗匹配牛改用Tango的NC 14,输出牛。经过分析之后还是用回Tamura的F2007,为什么用Tamura F2007输出牛呢?从Shisido所设计的一系列前后级来看,其所采用的电源牛和输出牛99%是Tango的产品,惟独这架300B后级的输出牛是采用Tamura,我想,原设计者一定有其原因,在电源牛方面就比较棘手且有生产的电源牛都是100 volts输入或是特别设计给香港的220 volts输入,但这些都不适合用,因为我国的电压常处在235 volts左右,这对常开机的我来说不是很合用,而有把牛的品质比较差,惟一的办法便是向英国产家量身定制或是英国油浸牛。

油浸牛(oil field transformer)有以下几个优点:
1)油有帮助散热的作用
2)吸收牛的震动
3)隔绝干扰
4)输入电压由220到250 volts可变动
5)品质一流

在英国,只有几间公司有出售这些由英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遗留下来的物资,于是便传真到这些公司去查询,说起来,你就不信,这些电源牛的邮费却等于或贵于这些牛的售价,我越想越不服气,于是便买了两张去英国的机票,太太以为我Short,为了几粒牛而劳民伤财,但我向她解释说,这次去英国除了买牛之外,主要是探望uncle Chev。并庆祝他的92岁生日,顺便去看歌剧散心,而且可以节省油浸牛的运费……,听到她心花怒放,满口赞成,但我没有向她说明帮我把那几粒重达三十多公斤的牛给抬后来。

在英国,我的第一站是Colomer,这间公司本来是座落于London的市中心,但房小货多,租金又贵,于是便搬到Billinghurst郊区去。当我来到这间公司的时候,我发现很难从门口走进去,从门口开始便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牛和电子零件,我必须侧身才能进入到二楼的办公室,所谓的办公室更加乱,除了一张桌子,放了电话和传真机外,一眼望去,满地都是胆,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行走时要小心,以免踏破胆,为了节省时间,在我出发之前已经以电话通知老板John,我所需要的零件,在这里,我买了油浸电源牛,扼流牛,Mullard ECC 32,CV 18,CV 181等。在检查这些牛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油浸牛还是处牛,没有用过。在这里顺便提醒大家的一件事,在英国,这些米你型公司,只收现金,有意购买者必须带够现金,以免失望而回。

我的第二站是距离Colomar十多公里外的Sussex Surplus, Sussex Suplus位于horshaw。这间公司的老板想不到是John的儿子(父子打对台),走到店里只见所有的零件都井井有条的存放着,老板David还特地制造了牛廊,把所有大小不同的牛按规格放在牛廊里,在这里我又买了几粒电源牛和十多粒小电流的油浸扼流牛,这些小牛比较适合在前级的胆整流线路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近黄昏,还好赶得上回London的火车,不然就要露宿乡间。上火车时因有John的帮忙把牛给抬上火车,但到了London的Victoric站,问题出现了,我想不到几粒电源牛的重量有好几十公斤,又没带手推车,只好左右手各提几粒电源牛,另外十多粒小牛和胆就皆在背包,从车站的月台到德士站大约有200米,车时只须几分钟的路程现在切花了差不多一个钟头才到达。

原因无他,这些牛头太重了,我每走几步便需要停下来休息,走走停停,想不到引起了许多好奇的眼光,以为我在走私金条。

在英国逗留了几天后,便整装回家,这次来英国前,我们可以说是轻装而来,但回程切超重,几粒牛已经三十多公斤,加上太太买了二十多本的音乐课本,总共超出二十多公斤,我只好把一些牛放在手提行李里,在登机前看到航空公司人员在测量那些手提行李的重量(新的航空条规,手带行李过大或过重都要Check in),我管不了那么多,以挡住航空人员的视线。左手拉着太太,右手则死顶着牛,急忙混在人群里,走过机舱后,我才松了一口气,那时我已经冷汗直流,全身无力把软坐在座位上,我终于成功闯关回来了。
TOP
37#

[upload=jpg]Upload/20054201027481906.jpg[/upload]


DW LABS录音师Donald Wong

文·【谭泽江】

  

如果你是位发烧友,那您对于Ultralinear International Pte
Ltd的总舵主Donald P.M.Wong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其实Donald除了从事音响业务之外,他还是位非常活跃的录音师。早在一九七八年,他录制了一张名为Fiesta Filipina的唱片而大获欧美各大天书的好评。

Donald对于音乐的热忱到了疯狂的地步,通过音响系统重播的音乐已经无法令到他感到满足,因此他每年总要专程到国外几趟,为的只是听音乐会、听歌剧及欣赏芭蕾舞剧。

目前Donald正在计划为新加坡交响乐团出版一系列的CD,为了以第一时间为读者报导有关详情,笔者特地与Donald作了一个独家专访,以下简称Donald为D,笔者为谭。

谭:很高兴的知道您将为新加坡交响乐团出版一系列的录音,请问您是否可以透露有关CD的内容?

D:今年我们计划推出六张CD,第一张CD将是Western Symphony,另外一张则是莫扎特的小夜曲及钢琴协奏曲K.482,担任钢琴独奏的是我过青年钢琴家林晶晶。第三张CD收录了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接着还会陆续推出史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今年遗书节的现场录音)以及雷史碧基(Respighi)的窗(Windows)。

谭:以上曲目的录音是否正在进行中?

D:不!录音的工作都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剪辑。

谭:上述的录音是否全是现场录音?

D:不!只有一部分是属于现场录音。

谭:现场录音的部分是否完全不经剪辑?

D:不完全!在音乐会里,一些演奏上的瘕疵很快的便会被遗忘,可是如果要在家里反复聆听一段有毛病的演奏,那将是无法令人容忍的!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录下多场音乐会,当有需要的时候再加以去芜存菁。

谭:您的第一张CD除了Western Symphony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曲目?

D:除了Western Symphony之外,还有Yellow Rose of Texas,这首乐曲是根据同名的民歌改编而成,编曲的手法相当有趣,具有罗西尼(Rossini)的影子。

谭:您选择了Western Symphony作为这一系列CD的开路先锋,是否有特别的原因?

D:Western Symphony是我最喜爱的一出芭蕾舞剧,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常观赏由纽约市芭蕾舞团表演这个剧目。除了舞蹈精彩之外,基本上它是由几首美国西部歌曲,如:红河谷等作为素材编写而成。编曲及管弦乐法充满了美国西部的牛仔色彩,非常有趣!

谭:Western Symphony是由谁负责编曲?

D:Western Symphony是Her Shy Kay在六十年代中期为美国纽约市芭蕾舞团所编写的Her Shy Kay是伯恩思坦(Leonald Bernstein)的学生。

谭:这首乐曲相当冷门,在市面上是否可以找得到这首乐曲的录音?

D:据我所知曾经有两间唱片公司录过这首乐曲,其中一个版本是Vox唱片公司所录制的单声道录音,另外一个版本则是由Kapp公司所录制的,不过这两张唱片都已经绝版,即使侥幸在二手店里找到,每张唱片的索价也要高达三百至四百美金!目前由新加坡交响乐团所演奏的Western Symphony将是数码时代的第一个录音。

谭:既然如此,听过这首乐曲的人恐怕也不多,你认为它会受到欢迎吗?

D:当初我曾向交响乐团的指挥林耀表示有意录制Western Symphony,他看到总谱之后也表示很有兴趣,后来新加坡交响乐团也曾经在多个不同的场合里演奏过这首乐曲,观众的反应很好!

谭:Western Symphony是现场录音吗?

D:Western Symphony并不是现场录音。第二张CD里的莫扎特小夜曲及钢琴协奏曲才是现场录音。

谭:您总共动用了多少支麦(Microphone)来完成以上的录音?

D:我只用了两支B & K的无指向性(Omnidirectional)麦来完成所有的录音。

谭:当您录钢琴协奏曲时,是否也是只用两支麦?

D:是的!只用两只麦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相应的飘移,不过在麦的摆位方面得花好多功夫去寻找最佳的位置及平衡点。

谭:您是如何进行剪辑呢?

D:我的母带都是以PCM录制,之后我再将讯号输入及储存的电脑的硬盘(Hard Disk)里,然后才利用电脑进行数码剪辑。

谭:维多利亚音乐厅的冷气噪声相当大,您是如何过滤冷气噪声?

D:我利用电脑侦查出冷气噪声的频段,然后再加以人道毁灭!

谭:人们一般上将剪辑之后的母带转录在DAT之后才送交CD工厂印制CD,您是否也是这么作?

D: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我直接将剪辑之后的音乐录在金CD(编者按:可供录音的CD。)里,然后才送交工厂印制CD,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成品与母CD的音质完全一样。

谭:我相信许多读者都很有兴趣先听为快!请问这系列CD会在什么时候面世?

D:在短期内我们便会推出首两张CD。

谭: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并预祝这系列CD会受到广大乐迷的欢迎!

D:谢谢!
TOP
38#

[upload=jpg]Upload/200542010184752000.jpg[/upload]
German Physiks Legato

文·【谭泽江】





这次,在本刊所举办的“国际视听器材展开2000”上,见到了来自德国German Physiks Internation的老总Mr Holger Mueller。闲聊之后,才发现German Physiks扬声器在音响市场上已经有十七年的历史,但在新加坡却还是首次亮相。

据Holger表示,一般扬声器广告用得最多的是“革命性”三个字。但事实上,一般扬声器所运用的科技,早在100年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Holger特别强调,那是一个使用马车及瓦斯的年代。不幸的是,仔细看看当前的扬声器,其实也没多大的改变!

Holger接着说,German Physiks所使用的DDD(Dick's Dipole Driver)是根据1960年代Mr Lincoln Walsh所提出的全频理论,经过多年苦心钻研而开发出来的。DDD喇叭单元的频率响应由100Hz-19kHz,一只DDD单元几乎涵盖全频,毫无相位失真。它以三百六十度的方式发音,极富有特色!

听Holger说到如此神奇,German Physiks的扬声器当然是非试不可!

没多久,一对German Physiks Legato扬声器已威风凛凛地伫立在我的发烧房。

论空间感,双面发音的扬声器比一般传统式扬声器更为优越。但听过了Legato之后,才发现天外有天!它不只音场特宽,巨大的空间感简直与音乐厅无异!事实上,许多扬声器都有能力营造出宽阔的音场,但能重现音乐厅般空间感及能量的扬声器,

Legato是我听过众多扬声器中的首对!

以三百六十度方式发音的扬声器,除了Legato之外,还有MBL的葫芦扬声器,但两者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Legato的DDD单元是以近乎全频的方式发音,而MBL则采用传统的多路分音方式。

三百六十度发音虽然有上佳的空间感,但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声音的聚焦不如传统扬声器的锐利。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定的争论——你在音乐厅里又何曾听过显微镜般的结像度?

DDD单元除了空间感特佳之外,最令我赞叹的是那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的连贯性。无论听人声或乐器,音色与音质不会随着频率的改变而改变,老友阿狂说,听过了Legato之后,再听其他多路分音的扬声器,声音简直有如被乱刀砍死般——一块块、一段段,惨不忍闻。

乍听之下,DDD单元高频的延伸不如传统扬声器,但你不能否认它的高频更真!常听现场音乐会的读者都知道,无论是小提琴的琴声或爵士乐套鼓中钹的高频,其实与许多扬声器所重现的有所出入。听Hi-Fi,以上两件乐器的高频肯定比真实的乐器更为延伸,令你觉得高频似乎去得无穷无尽,但现实生活中,以上两件乐器的音响绝非如此,相信你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话虽如此,大家也早已接受了现场音乐与Hi-Fi是两回事的事实。

有位发烧友初听Legato时,将Legato的高频评得一文不值,令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竟以自己的扬声器为衡量标准,实在荒谬!无论你用的器材多名贵,它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衡量的标准。真正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乐器的真正音响!

以Lagato听Laura Fygi演唱的Noche De Ronda,说什么人声浓郁、感情丰富等都是废话!DDD单元的表现远远超越这一切,它的发音从容自若、毫不费力,将Laura歌声里的抑扬钝挫,刻划入微地重现出来。令我震惊的是,Laura在演唱时,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她的歌声,而是那充满了挑逗性的近距离吐气及呵气!正人君子如小弟,亦不禁听得心猿意马,脸儿红、心儿跳!如此风情万种,春意撩人的Laura,我还是首回闻!

论音响的自然与瞬态的迅速,传统扬声器并非静电扬声器及铝带扬声器的对手,而我也曾经拥有铝带扬声器中的“吸血鬼”——Apogee Scintila。我可以告诉你,无论在静电扬声器或铝带扬声器上,我从未有过如此深刻的感受。事实上,DDD单元发音的速度除了不如气体之外,它远快于静电及铝带扬声器!

测试时,前级用的是Gryphon Sonata Allegro,功率放大器则分别采用了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及Rowland Research 8两部大力士。以上任何一部功率放大器都足以将我的监听扬声器Watt Puppy System 5.1推得天翻地复!但出乎意料的是,无论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或Rowland Research 8推Legato亦只能说称职,听贴身肉搏的歌曲,如Stimela演唱的Hugh Masekela,就少了一种拳拳到肉的快感。坦白讲,出动了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及Rowland Research 8两位大力士,仍摸不到它的底,Legato也未免太难推了吧?

如果你喜欢自然从容的音响,讲究声音的连贯性、空间感,以及刻划入微的重现,Legato绝对值得你拥有!这是一对充满了文化气息的扬声器,听古典音乐,丰富的堂音及混然天成的音响,令你有如置身于欧洲优雅的音乐厅。它的声音气质之高贵,令许多扬声器显得俗不可耐!唯一要“弹”的是它的胃口奇大,是继Apogee Scintila之后另一对夺命级的“吸血鬼”,且看你如何驯服它?



售价:
German Phusiks Legato: $18,864


[upload=jpg]Upload/2005420101993500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42010192277713.jpg[/upload]
TOP
39#

汽车音响之

Up Front Bass

文·【Sam】
  



技不如人 甘拜下风

小生写完拙作《汽车音响不可能有超低音》之后,即闭关练功,潜修“厚黑大法”。

“厚黑大法”,顾名思义就是脸皮要厚,心儿要黑。脸皮厚,才能不加思索、毫无顾忌地随便答应别人的要求;心儿要黑,便是答应了人家,也可以置之脑后,说过的话有如放屁,可以一炮而响,也可以连环炮——连环响,响连环。响过之后,对方若还呆在那里“回味”,那可不关我事!

对了,待老编再来催稿,小生大可施展“厚黑大法”。催稿?哈!门儿都没有!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对不起!是五十一天,间中小生拿两天Leave去打球),小生终于破关而出,功至“厚黑大法”之第九重!

小生如今已能做到在大庭广众之下,连放三个大响屁,保证又响又臭,粒粒皆辛苦,不,是粒粒皆清楚!绝不辛苦,因小生已练到收发自如,无中生有之境界。

“厚黑大法”有训,若能深得其中精髓,熟谙个中奥妙,练至第十重,脸皮比犀牛皮还厚,心肝比黑碳还要黑的话,就能把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无忧无虑地遗臭万年。

但万人之中无一能够练至第九重,能练至第十重,必是前世修来的福。

破关而出的第一天,就接到一通电话,竟是老编打来的,面恶心狭的他唱戏般地来催稿,此人平时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当今世上,小生深信没有几人能有能耐拒绝他。

但如今的小生已非昔日之吴下阿蒙,当既运功发出“厚黑大法”之第一招“来者不拒”,顿觉丹田之气骤降,有一股放屁的冲动,双颊一麻,瞬间脸皮厚了起来,说:“好呀!好呀!您要稿件,没问题,没问题!小生这就给您动笔,三天后,保证稿件送上,有劳您老人家催稿了!”在把电话给挂上的当儿,放了个屁,虽不太响但还蛮臭的。

三天后的一个中午,用过午餐,正在享受手中的一颗大洋葱时(顺注:大洋葱有助肠胃消化,有“回肠荡气”之功效!)。突然,同步发音——响屁加电话铃声!除了老编,还会有谁?

果然不出所料,老编又唱戏了:“老弟午安,你的稿件好了没?我可否前来拿稿?”好一招单刀直入,我连功架都没摆,应道:“唉啊!您老所要的稿件早已写好,就是搁在家里,没带出来,赶明儿小生Fax给您,有劳您操心了!”半招就把他给打发了。

哈!小生允予的稿件,八字还没一撇呢!

某天,小生店里来了辆崭新的“目屎乱滴”(意大利跑车Maserati),车门一开,三位貌似天使、身材如魔鬼的甜姐儿出现在眼前,她们的出现,使小生顿觉艳阳高挂,也怀疑这辆崭新的“目屎乱滴”的冷气机的操作性能,因为这三个魔鬼,不,不!是天使,她们所穿的衣服,实在是少得不能再少了,连不该让人,尤其是男人所看到的部位,都呼之欲出。罪过!皆因小生虽已成家,还未立“妾”。

小生之厚黑本能地发功,美女当前,绝对目不斜视,目光直瞪,舌头只差三寸就碰到地,幸亏小生功力深厚,不消几秒,恢复人形。

问明来意,原来她们是慕小生之名而来,要在“目屎乱滴”内,量身定装一套名贵音响。

名贵者,当然是又有名,又贵的那种。

当下茶水伺候,请入办公室商谈,不料老编却出现在面前!

小生口一张,声音未发——延时发音?!只听三个连环屁轰天响,力道又快又猛,音场之大绝不逊色于鬼太鼓,但却丝毫没有定位感。小生指天发誓,这绝对不是由小生所发,小生一时也摸不着头脑,是哪位高人有如此深厚的造诣?

只听得老编迎头冒出一句:“唉啊!Ah Sam,您老弟怎么这般不自制!真是失礼之至!”

三位美女同一时间目光有如探照灯般射向我,手捏着鼻子,各自抛下“Oh! My God!”、“Oh! Shit!”、“This is Disgusting!”,夺门而逃,只剩下小生泪珠欲坠凝在眼,望着那绝尘而去的Maserati,兀自“目屎乱滴”。

小生只能做到放屁后脸不红,而放屁后嫁祸于人正是第十重至高无上的厚黑盖世绝学!万万没想到老编竟是一代厚黑宗师!

甘拜下风!老编竟可脸皮厚到一而再、再而三地催稿。他还运用厚黑大法第十重功力,把我的美女客户“轰”走。小生这次真的是“人财两失”了!

技不如人,无话可说,小生惟有再执笔创“拙”了。(编者按:回头是岸。善哉!善哉!)

Up Front Bass

前文所述(见视听艺术第24期),既然汽车音响亦有超低音的存在,为什么聆听起来还是令人浑身不自在,完全没有现场感、真实感?

尤其是播一些大动态,低音拳拳到肉的CD时,如Flamingo/Sheffied Lab之Drums Record或鬼太鼓之类,又如Jennifer Warnes之“The Hunter”开场第一首“Rock You Gently”及第八首“Way Down Deep”及Holly Cole Trio的一些录音如“Down Town I Can See Clealy Now”等等,完全没有一种带入感。

同一片CD在家中,以一套中等价位的组合来聆听,所获得的效果比同等价位的汽车音响来得逼真,更富于现场感与真实感。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不管任何家用的扬声器,其喇叭设计无论是“二路分音二单元”、“三路分音五单元”,抑或是小至LS 3/5a,大至有如四张屏风的Genesis 1喇叭,当你在聆听欣赏之际,你可是置身于所有喇叭之前方,理所当然,且不论喇叭之质素,你所听到的声音是由前方发出,最低限度,你所听到的低音,也是由前方而来。

试问,有哪个现场演奏或录音的鼓手坐在在观众席后方?

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到了汽车音响,问题可就大了,因为大多数的汽车低音喇叭只能够安装于汽车之行李箱内,原因无他,只因只有行李箱才能够容纳下至少8"、10"、12"或是15寸的低音喇叭。

这么一来,汽车音响的低音重现,可谓精彩极了,以汽车前方置有喇叭而言,中音与高音在司机与座客之前发音,而低音像是与前方喇叭脱了节似的在后面发音。

试问有哪门子的演奏会,其鼓手会“跑下”舞台与后座的观众“打成一片”在后面挥动鼓棒?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音乐真实感与现场感可言?

可爱亦可恨的低音,你应该在哪里出现呢?当然,低音的重现,应与高、中音一样,同时呈现在聆听者的前方(Front Staging)。

高音、中音喇叭,安装在汽车内之前方,音场及结像理所当然是会呈现在前方,但若装置一对8英寸的低音单元在汽车前方的话,就宛如要把一个直径8英寸的喇叭,放入一个直径只有5英寸或6英寸的洞里一样天方夜谭。(大多数的汽车前方或门内,都会设有一个已切割好5英寸或6英寸直径之洞上,以便安装喇叭。)

因此,若在汽车音响世界里,除了少数的稀有品种汽车,前方能够装置8英寸或更大的低音单元,其他一切“正常”的汽车,似乎都不可能将低音单元与中音及高音单元安装在一起,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汽车音响,除了响之外,完全没有一种真实感、现场感而言。

到底有何仙方妙法,让低音重现在面前,而鼓手老老实实地各就各位“回去”原来的位置去打鼓呢?

解决方法很简单:

1.低音之分频点(Cross Over Point)最好是在低90Hz以下,因90Hz以下之频率是无方向性的(Non-Directional),故人耳之听觉,很难辨别它的音源(Point Source)。

2.低音之分频衰减级( Cross Over Point/Octage/Scope )最好是:-24db/OCT、-36db/OCT,甚至是-48db/OCT以上,因衰减级愈高,其所过滤掉之中高音频愈多,愈能增加低音之“无方向性”程度。

3.汽车之前方喇叭,最低限度要5 英寸或6英寸之喇叭单元。因5英寸及6英寸之单元能够比较全面性地重播,中、低音之音域(90Hz-250Hz)。

虽然在汽车中,低音喇叭只能装在后方,由于低音(在90Hz以下)是无方向性的,再加上汽车前方安装至少5英寸或6英寸之喇叭,已有一定的中、低音控制及再生能力(Mid-Bass 90Hz-250Hz)。因此后方的低音就可以天衣无缝地与前方之中低音响结合在一起,出现在您眼前。

一些家中的喇叭,如Bose/Jbl/Ar 及 Celestion等等,其著名的Sub+Sat组合(低音喇叭加上中、高音音域喇叭)之设计,就是利用低音乃无方向性之原理与特性而创造出来的。其效果一流,低音再现真实感卓越逼真,假如把其低音音箱隐藏起来的话,你会惊讶得不相信其Sat这么一个小小的喇叭,会发出与其体积完全不成比例的低音!

汽车音响亦是运用此原理,把低音“原汁原味”地z 呈现在司机与座客之前方,此乃U.F.B.,意即Up-Front-Bass。

厚黑心经

若您与一群音响或音乐爱好者同聚一室,大烧特烧之际,忽然平地一声雷,有人因生理上之调整而放了一个屁,姑不论此屁之音压与臭味如何,记住千万不可脸红,也不可把头儿垂下,否则你的嫌疑最大。

如果那屁是你放的话,看你是否能够机智地嫁祸于人,如果嫁祸成功,恭喜您!您将是续老编之后,最有潜能练至“厚黑大法”第十重功力的未来厚黑一代宗师!
TOP
40#

估计想去英国闯下的DX有不少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