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东西介绍,听过以后,才知道什么叫身在高处┅┅ [复制链接]

查看: 12840|回复: 60
21#

他是语不惊誓不休
TOP
22#

上列相片是小弟跟东莞塘厦鑫辉视听的人员到香港<音响天地>杂志社,察看DITTON NORBY音箱测试时所拍下的,据我所知DITTON该品牌与KEF CELETION一样同属香港金山集团所拥有,而相中音箱为DITTON委托丹麦音响工程师NORBY先生设计并制造(在丹麦).我朋友因喜欢才签上DITTON此音箱为中国总经销,此音箱100%进口(其公司有海关税单).由于金山集团全力发展KEF才放下DITTON CELETON.所以威马兄讲DITTON为假洋鬼子不洽当.讲话要有证据,负责任.至于FM是瑞士音响公司,你要购买FM产品,请先付上产品货款,待FM公司人员有空再邦你生产,原因现时世上最顶级的录音客观存在都采用FM产品,FM公司大部分精力做专业工程,快的要半年(讲交情).慢的要等1年亦不出奇.讲Hi EN,要听过玩过HI EN产品才Hi EN.小弟起码在<音响天地>杂志社内听玩FM入门级,功放一个下午,感觉非常好,评论文章迟一下会上传.在中国只有<音响天地>杂志才拥有全套FM系列器材.FM是否好,听过再说.
TOP
23#

audioland 在 2005-3-21 23:27:50 发表的内容
上列相片是小弟跟东莞塘厦鑫辉视听的人员到香港<音响天地>杂志社,察看DITTON NORBY音箱测试时所拍下的,据我所知DITTON该品牌与KEF CELETION一样同属香港金山集团所拥有,而相中音箱为DITTON委托丹麦音响工程师NORBY先生设计并制造(在丹麦).我朋友因喜欢才签上DITTON此音箱为中国总经销,此音箱100%进口(其公司有海关税单).由于金山集团全力发展KEF才放下DITTON CELETON.所以威马兄讲DITTON为假洋鬼子不洽当.讲话要有证据,负责任.至于FM是瑞士音响公司,你要购买FM产品,请先付上产品货款,待FM公司人员有空再邦你生产,原因现时世上最顶级的录音客观存在都采用FM产品,FM公司大部分精力做专业工程,快的要半年(讲交情).慢的要等1年亦不出奇.讲Hi EN,要听过玩过HI EN产品才Hi EN.小弟起码在<音响天地>杂志社内听玩FM入门级,功放一个下午,感觉非常好,评论文章迟一下会上传.在中国只有<音响天地>杂志才拥有全套FM系列器材.FM是否好,听过再说.
原来老兄是辉哥朋友,我在前年已到他的店里拜访过他,相谈甚欢!不知老兄他现在可好?幸会啊!
TOP
24#

天神兄你好,听讲鑫辉年前在东莞东城愉景花园接到2套豪宅别墅音响室工程,里面装了许多好东西。还拿了二个美国吕牌线材在中国总经销,价平质靓。店内有上好普洱茶、红酒、雪茄接待。兄有空可去叙一下。介时通知小弟。
TOP
25#

sfxlo826 在 2005-3-16 19:08:06 发表的内容

威马兄说多一点这音箱的故事嘛^^


故事不想说,说了没人信,免得又给人攻击的空间,总之当年和我同期做写手的如 Topclass 卓,Jimmy 林 (林镇辉),Leo 冯。。。。。等等,个个心中有数。

还记得金山音响部 KH 的一哥老孙当年一提到 DITTON 就说:「别问我!别搞我!」

来几个反思:
1) 在加拿大注册,请老外设计的惠威和杜希,算国产?算进口?
2) 购得品牌使用权的威发和山水,算国产?算进口?
3) 如果我的威马线先运去美国转一转口拿张税单,算国产?算进口?

现在说的不是八千块一对音箱,连千余元的国产 KEF 也遭人话柄,何况现在是八万块!?我也希望有传媒能拍几张 05 年最近期,在英国当地的 DITTON 厂生产线照片回来,最低限度不是单单推翻我,而是推翻外国权威音响资料网站 AUDIOTOOLS 对 DITTON 的注解。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26#

Ditton CANOPUS NORBY

形式:落地2.5音路  
單體︰7吋×1,6.5吋×1,1吋×1  
頻率響應:30Hz-25KHz  
平均阻抗:4  
效率:89  
分頻點 :60Hz 2KHz  
承受功率:  
體積大小:108.9*20*54.2  
重量:80
TOP
27#

http://audiotools.com/d.html
"UK based company with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the far east. Makes separates and loudspeakers in the low to mid range."
TOP
28#

Wilmer威馬 在 2005-3-23 13:26:03 发表的内容
sfxlo826 在 2005-3-16 19:08:06 发表的内容

威马兄说多一点这音箱的故事嘛^^


故事不想说,说了没人信,免得又给人攻击的空间,总之当年和我同期做写手的如 Topclass 卓,Jimmy 林 (林镇辉),Leo 冯。。。。。等等,个个心中有数。

还记得金山音响部 KH 的一哥老孙当年一提到 DITTON 就说:「别问我!别搞我!」

来几个反思:
1) 在加拿大注册,请老外设计的惠威和杜希,算国产?算进口?
2) 购得品牌使用权的威发和山水,算国产?算进口?
3) 如果我的威马线先运去美国转一转口拿张税单,算国产?算进口?

现在说的不是八千块一对音箱,连千余元的国产 KEF 也遭人话柄,何况现在是八万块!?我也希望有传媒能拍几张 05 年最近期,在英国当地的 DITTON 厂生产线照片回来,最低限度不是单单推翻我,而是推翻外国权威音响资料网站 AUDIOTOOLS 对 DITTON 的注解。


【“hi-fi”评语】:

音响发烧

以下为原文:


文/赖英智

这一次要介绍的发烧友比较特别,不是他住在香港,而是因为林镇辉先生为音响杂志的同行。自古同行相妒,很少有媒体会报导另一家媒体的情况,我跟林镇辉先生初识,却觉得这个人爽快坦诚,值得交朋友。而且林先生对男人赏玩的事情样样精通,音响只是其中主要兴趣而已,我很愿意从一个发烧友的角度出发,介绍读者认识这位奇人。

在95年创办《音响天地》之前,林先生为香港著名的音响评论员,大作屡见于各大媒体。因缘际会的,他觉得与其为人作嫁裳,不如自己当新娘,于是有了《音响天地》这本杂志。林镇辉与其它写手最大的不同在于敢说敢言,这个风格与坚持延续到今天仍未改变。香港一般居家环境狭小,二只落地音箱往客厅一摆,电视机站中间,几乎就没太多转圜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当然玩音响的方式会有些限制,十多年前林先生首开先例在工业区大楼内自己搞了个大试音房,目的就在突破。工业区内电源干扰多,为了理想的音响效果,必须在隔音、电源处理方面下工夫,有了这些实证经验,林先生后来才在目前《音响天地》的现址一口气设计了四个不同大小的试音房。
TOP
29#

林当年搞"玩踢爆"拿了AR做开刀,得罪了明发行,但后来就没有再玩踢爆了,当年我以为他们"玩认真",真会揭穿一些流野产品,但后来还是失望!!!!
TOP
30#

人在江湖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