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查看: 5158|回复: 16
1#
最近下午坐车出行,经常看到一堆人围坐在某新村门口的道旁,分两摊,下着围棋.这堆人从打扮可以看出是粗人,偶尔有老婆助阵,也是农人模样,兼牵着小黄狗.如果有时堵车,我可以远眺他们的棋局,似乎缠绕扭打为多,弈者抓耳挠腮,观者聚精会神,夕阳打在他们的脸上,兼打在小黄狗的身上,非常金黄非常温馨的画面.
------这是我五六年来第一次看见真人在下围棋.
小的时候,上海有座襄阳公园(就是现在著名的襄阳路市场对过),里面有十几摊这样的棋局,我去公园对过买几只包子,可以看上一整天.那些人都是白发的老头,惟独我一个小孩混在里边,战战兢兢地看,心里渴望着和那个水平最差的老头切磋一盘.这个愿望至今还没有实现.
那时我所有的围棋知识均来自打谱和看棋,和真人下一盘棋成了心头莫大的宿愿.终于,在我住的那个棚户区的弄堂里,找到一户苏北人家,2老携三子,三子各携一妻一女,挤住在共20多平米的阁楼内.老大老二都是撩起袖管立刻可以打人的模样,惟独老三是白面书生,会下棋.于是我天天去,花了一两年,从被让9个子,到让他4个子.这一两年间,我严重挤占了三对夫妇的睡眠时间与"嗨咻"时间,我竟浑然不觉;现在想来,是非人道的行径.
后来找到一位同龄人下棋,很快成了好友,一起去盘陀山旅游,坐一小时渡船,还摆开棋子下,最后船一颠簸,我以呕吐而告负.大学期间,每周三起我骑一小时车去他大学下棋.一日他报告他隔壁寝室有一人,面目呆傻,自封"马晓春",号称无敌,让我去灭他.于是旷课去灭,连下9盘,全歼"马晓春",大笑喝酒不表.另一日急电我,曰:一,借钱;二,音乐欣赏课一节未上,论文可否代办?于是我寒夜骑车前往,送上几百块以及一篇叫做<论瓦格纳的管弦音乐>的臭文.
逢寒暑假,我经常住他家,昏天黑地地下棋,下到空调房间内有异味,才发现他有7级狐臭.棋下累时,我们也谈谈历史与人生,都是很真挚很投机地谈,撇开异味不谈,都是非常愉快的回忆.后来这人去了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做了一个小头面,哼哼哈哈的机会多了,突然对我也哼哈起来.偏我头皮犟,不服;他结婚时,我慌称旅游,未去,还放言:锦上添花的事情我做不来!于是就没有联络了.
网上下棋是他教我的,我起初不习惯,现在仍旧不习惯.很多网民喜欢下5分钟用时,用时完毕30秒一步的快棋,这于我不是下棋,是条件反射.我坚持下1分钟一步的棋,其实也快得可以,接个电话,泡个茶,如个厕,都能超时负;口干舌燥兼憋尿,这算啥事情.我不与逃跑率大于4%的人下棋,因为我推算,人总是形势不好才逃跑吧?--假设形势好坏各半,那么逃跑率4%的话,实际是8%咯?--100盘逃8盘,如果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非抽死他不可;网上却还得跟这种人"对弈",真是无聊.然而,逃跑率大于4%的绝不在少数,甚至见到14%的,简直想阉割他.至于提活子耍赖,骂人,更是不少见;心头一愤懑,错着百出,自己抽自己耳光都有.虚拟的网络围棋就是这德行,却居然是我五六年来下棋的唯一途径.
偶尔去过新浪围棋,冲进日韩爱好者的厅里,本来准备灭几个振振国威的.后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日韩选手礼貌到虚伪的境地,见面就是"请多多指教",赢棋的一方总是说"是您让我我才获胜的呀!""我赢得非常侥幸啊!"这些非常肉麻的日剧韩剧对白.后来新浪升级,我不知怎么进不了了,现在想想,居然挺怀念那些肉麻话的,真是犯贱.至少日韩的网民逃跑率明显比我们低得多吧,哪怕仇日者骂我,我仍旧要说.
所以这回在路上见到真人下棋了,一阵激动,常常想自己不太忙也厌倦音响的时候,路上就下车,去瞅瞅,甚至杀几盘.-------至今还没有兑现那,也许又是空头的吧?
分享 转发
TOP
2#

以前很喜欢下棋,还买过两本书看看想提高。但是看书的结果是水平倒退。其实这很正常,因为不能真正接受书上的东西。但是我的兴趣却一下子没了,于是不再喜欢棋。
TOP
3#

上山砍柴 在 2005-3-16 12:53:23 发表的内容
以前很喜欢下棋,还买过两本书看看想提高。但是看书的结果是水平倒退。其实这很正常,因为不能真正接受书上的东西。但是我的兴趣却一下子没了,于是不再喜欢棋。



你喜欢下棋是因为你喜欢一个叫安琪的姑娘罢了!后来追到手了就再也不下了。
最后编辑名级潜水艇
TOP
4#

上山砍柴 在 2005-3-16 12:53:23 发表的内容
以前很喜欢下棋,还买过两本书看看想提高。但是看书的结果是水平倒退。其实这很正常,因为不能真正接受书上的东西。但是我的兴趣却一下子没了,于是不再喜欢棋。

太正常了,刚开始按教科书下法的时候肯定是不会的,熬过这段时间就会柳暗花明。
TOP
5#

《围棋》我上学时订的,初中开始就不下棋了
TOP
6#

:)
TOP
7#

今天专门搜索mahler2004a兄的帖子,逐一拜读
上海襄阳公园为当年围棋胜地,《围棋》杂志曾以“襄阳公园棋人棋事”专文连载,兄躬逢其盛,幸何如之
TOP
8#

alich 在 2005-12-8 12:39:12 发表的内容
今天专门搜索mahler2004a兄的帖子,逐一拜读
上海襄阳公园为当年围棋胜地,《围棋》杂志曾以“襄阳公园棋人棋事”专文连载,兄躬逢其盛,幸何如之


哈,没错,当年俺看时真是神往。不过棋丢开好多年了,想找人下盘真是难哪◎
TOP
9#

网上初识马勒兄,曾经以为马勒是个IT精英^v^
TOP
10#

IT行业与棋类运动想通--智力工作。
马勒DX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参加一些围棋高级培训班,水平会突飞猛进。
有“缘”与一位多次夺得全国象棋冠军的运动员相处两个多月,让我真正了解什么是天才?什么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我问他,这么多棋迷找你下棋烦不烦?他说,不烦!我又不动脑筋,对自己的“棋感”有帮助。当时,我对“棋感”一字还是第一次听过,我打篮球时运球突破上蓝,眼睛可以不看篮球,凭的就是“球感”。“棋感”是什么?我至今琢磨不清。有一位河南的超级棋迷坐飞机来广州,就是为了跟他下一盘棋,这位棋迷把胡荣华的棋谱背得滚瓜烂熟,下棋极快,输得更快,一塌糊涂。他跟我说,这棋迷是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趣事太多了!他喜欢流行歌曲,特别是辛晓其,我送他辛的两张专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