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查看: 22582|回复: 98
71#

前些日子太忙了所以导致帖子断断续续,实在抱歉,现在来继续这个话题。

贝多芬在“创业”初期的演奏风格是以“技巧形”展现在听众之前的。那个时代这类演奏家的一个特点就是不会一早就把作品的谱子写下来定下来,而是每次在现场演出的时候都来些即兴的发挥。

对于贝多芬的演奏,当时的舆论界有两种声音。Tomaschek和车尔尼都被贝多芬演奏中的力量和辉煌所折服(两人中后者其实当然会说好话的,因为他是贝多芬的学生)。但是反对和批评的声音也是不少的,比如Cherubini和Romberg都曾经说贝多芬的演奏“粗糙”;1796年布拉格的《帝国皇家爱国月报》就批评贝多芬的演奏“忽略了旋律、平衡、清晰”,是“臃肿和夸张”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贝多芬名不副实?或许不是的。他的学生车尔尼给了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他说,很多时候贝多芬在每场晚上的音乐会之前才把作品的谱子定下来,所以贝多芬练习的时间很短。车尔尼不否认,在缺乏练习的时候,贝多芬的触键的确生硬。

至于踏瓣的运用不流畅,车尔尼解释说这是因为贝多芬在演奏的时候更加看重对于音色的表达,而不是旋律线的流畅程度。
TOP
72#

现在继续来看老贝的钢协。开始说第三吧。

[upload=jpg]Upload/20054191532167669.jpg[/upload]

1803年上旬,贝多芬完成了第三钢协准备首演的时候,他的心情可是和创作前两首钢协的时候大不一样了。以前他对他的作品怀疑、没有信心;但是对于第三钢协,在首演之前他可是踌躇满志的。

造成他踌躇满志的原因并不是单单在于第三钢协的首演,更大的原因在于首演的那天的音乐会上的重头戏是他新创作的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当然,那是一场贝多芬专题的庞大音乐会(不是指乐队规模),曲目除了那首清唱剧之外,还有他的第一和第二交响曲,再加上这首第三钢协。

估计这么长的音乐会,再热诚的听众也难免听得疲劳。但贝多芬精力异常充沛——他原本还打算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塞一些曲目。不过估计是乐手们或者剧院经理不干,所以最后他妥协了。

(未完待续)
TOP
73#

好评!!!
TOP
7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5#

喇叭修理价格表        
规格        价格(元/只)    
6"以下喇叭    20    
8"--10"喇叭    25    
12"喇叭            35    
大号筒高音喇叭    25    
15"国产喇叭    65    
15"进口喇叭    80    
18"国产喇叭    90    
18"进口喇叭    120    
说明:        
1、家庭用喇叭保修6个月。        
2、舞台喇叭在15天内发现质量问题请客户及时送回返修。        
3、更换音盆,定心支片、盆边、防尘罩等配件,材料费按实计算。        
地址:深圳宝安北路和兴旧货市场B57号        
电话:0755-22001103           0755-28721157
TOP
76#

又是一个大题目
TOP
77#

看来贝多芬要来接受接受教育了,起码敬业爱岗不够,宗旨意识欠缺,哈哈
TOP
78#

期待下文!
TOP
79#

到了音乐会那天,乐队早上8点集合开始排练当天晚上的曲目。但是直到下午5点的时候,贝多芬还在忙乎着谱写清唱剧的长号声部。

这样的排练必定让人觉得心烦意乱。下午两点的时候,乐队在不断地排练,但是贝多芬还是觉得不满意。大家都感到疲劳。幸亏那天Lichnowsky王子一开始就在排练现场,有见于此,他让仆人去取来冻肉、牛油面包和美酒让在场的乐手充饥。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的精神状态好转了不少。

音乐会终于准时开场了。贝多芬背谱演奏钢协。和现在不同,当时的演奏家演奏协奏曲的时候通常是视谱演奏的。贝多芬为了不太标新立异,所以还是在谱架上装模作样地摆了钢协的谱子,并且他还煞有其事地请乐队指挥Seyfried来帮他翻谱。

结果Seyfried被吓了一跳:他发现贝多芬面前的谱子里面几乎都是空白的。里面偶尔有一些奇怪的记号,估计是贝多芬用来记忆的自创符号。其实在那几年里面,第三钢协从来都没有过完整的谱子。每次贝多芬自己演奏的时候,总会即兴发挥些新东西来。当然假如别人演奏的话,贝多芬会潦草地抄一份他觉得算是完整的谱子给演奏者。

(未完待续)
TOP
80#

是啊,应该还没完吧?怎么不继续?还等着下文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