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3109274842651.jpg[/upload]
●专辑名:第五张录音(中外名曲选)
●唱片公司:PHILIPS
●唱片编号:464 004-2 PH
●录音制式:DDD STEREO
●录音时间:2000年
曲目:
1、施万春:节日序曲
2-3、鲍元恺:中国民谣第二组曲—猜调 & 走西口
4-7、德沃夏克:G大调第八交响曲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Greay Encores
9、Leroy Anderson:Fiddle-Faddle
10、P.Mascagni:Intermezzo from“Cavalleria Rusticana”
11、N.Rimsky-Korsakov:The flight of Bumble Bee
12、Peter I.Tchaikovsky:Valse from“Serenade for Strings”
13、Leroy Anderson:Chicken Reel
2000年飞利浦公司推出了陈佐湟与中国交响乐团的第五张唱片,其实片中曲目是早在1998年12月与第四张专辑同期录制的,最早准备两者合一推出双CD版。但制作总监Anna Barry认为后期制作要做得更加精致些,所以依然是单张发行,而且后一张直到2000年才推出。然而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张唱片居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就在这一年,中国交响乐团重新由音乐总监负责制改为团长负责制,陈佐湟因“身体原因”辞去了中国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的职务,重新返回美国。实际上有评论认为,陈佐湟出走的更直接原因来自于双方的合作理念不同步。此后著名指挥汤沐海归国,接过了陈佐湟留下的职务,但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国交的汤沐海时代也迅速宣告结束。此后随着中国爱乐乐团的成立,造成中国交响乐团的人才大量流失,属于国交的辉煌时代从此告一段落。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这些原因,陈佐湟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录制的这第五张唱片具有非凡的价值。经过了前后多年的历练,中国交响乐团在陈佐湟的调教下,在演奏整体协调性和音色构建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成就在第五张录音中有突出的显现,用厚积薄发来形容非常恰当。这张唱片在选曲方面依然突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正曲部分选择了三首民族管弦乐作品、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中质朴的波西米亚风味被乐团演绎得浓郁而纯正,在音色齐整度、准确性和节奏控制方面也异常出色。正曲之后还加入了由五首外国小品组成的“Great Encores”,其中包括美国著名作曲家安德森的两首通俗作品《Fiddle-Faddle》和《Chicken Reel》、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中最耳熟能详的间奏曲以及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与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中的第二乐章“圆舞曲”。在演奏这些通俗作品时,中国交响乐团表现出非好的音色层次感和动态范围。总体而言,这第五张录音是所有唱片中整体演出效果最佳、录音效果以及后期制作最为精良的一张。
依然为大家提供唱片中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的试听并作详细介绍。首先登场的是施万春创作的《节日序曲》,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在国庆十周年后有感而发创作的,在1960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完成初稿并首演,此后经过修改完善,于1976年正式定稿。作品处处洋溢着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深挚情感,纵情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旋律明朗悠扬,感人至深;充满了豪迈,乐观的坚定信念;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作品以大型交响乐队为基础,加入了唢呐与锣鼓这两件民族乐器,演出效果热烈而火爆。
随后是鲍元恺的《中国民谣第二组曲》,依然选自作曲家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八首管弦乐曲》,两首曲目分别是《猜调》和《走西口》。《猜调》选自《云岭素描》,这首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姐妹问答对歌的活泼情趣:“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前卖嘛?哪样长长妹跟前?”“……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海中间;银线长长街前卖,丝线长长妹跟前。”乐曲以木管乐器的明亮音色和弦乐拨奏的轻快节奏突出显现了旋律的戏谑气氛,中部引用了另一首云南民歌《安宁州》的优美旋律。
《走西口》选自《太行春秋》,讲述的是过去年代生活在黄土高原贫瘠地区的人们背井,西渡黄河口出外谋生的故事,流行于山西、陕西的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各地的《走西口》内容相近,曲调却有很大差异。这里所采用的是山西小调的旋律:“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著哥哥的手,一直送到小村口。”乐曲以如泣如诉的弦乐音色和细腻落错的复调声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这里有缠绵悱恻的喃喃私语,更有肝肠欲断的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