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391623482351.jpg[/upload]
●专辑名: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与三首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
●唱片公司:PHILIPS
●唱片公司:456 647-2 PH
●录音制式:DDD STEREO
●发行时间:1998年
曲目:
1-4、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5、 朱践耳《节日序曲》
6、 黄贻钧《良宵》(改编自刘天华二胡曲)
7、 王西麟《火把节之夜》(选自《云南音诗》)
这是飞利浦公司1998年为陈佐湟和他指挥的中国交响乐团所录制的第三张唱片,与两年前那张首次录音相同,这张专辑同样以一部大型西方交响作品以及若干中国本土管弦乐作品组合而成。此番陈佐湟和国交选择的大部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一生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幻想交响曲》。在演奏这首作品时乐团在陈佐湟的带领下,表现出的优异状态使整部作品显得异常光煌灿烂、激情四射,当时国内的《爱乐》杂志甚至将这张唱片中的这部《幻想交响曲》录音誉为“中国乐团对于西方交响作品的最佳演绎”!可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当时的中国交响乐团已经成为一支非常优秀的乐团。而PHILIPS公司一如既往的优秀录音,也保证了这一优秀的演奏能有优秀的声音再现。
唱片中的三部中国本土民族管弦乐作品分别出自三位名家之手。首先是朱践耳的《节日序曲》,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曾写下过无数脍炙人口的旋律,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唱支山歌给党听》。其实朱践耳在管弦乐创作方面的建树更令人惊叹,他的十首交响曲作品可谓各具特色。而这首创作于1958年的《节日序曲》则是作曲家最常被上演的名作,乐曲辉煌壮丽、精神抖擞,又不乏中国传统音乐精巧细致的特色,堪称难得佳作。
其次是我国著名指挥家、音乐家黄贻钧的《良宵》,这首作品改编自我国老一辈著名二胡大师刘天华的二胡名曲《除夜小唱》。此曲还有一个创作典故:1927年除夕夜,刘天华在他家和几位友人一起过年,送旧迎新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传统佳节增添了浓浓的欢乐气氛。于是作者便写下了这首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快心情。音乐形象虽然单一,但抒情、清新、明快,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黄贻钧将它改编为弦乐合奏,将浓烈的民族风情以更国际化的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成为广受欢迎的一首民族作品。
最后一首是王西麟创作的《火把节之夜》,选自作曲家完成于1963年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这是王西麟最早的创作,由“茶林春雨”、“山寨路上”、“夜歌”以及“火把节之夜”四个乐章组成。作曲家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吸收西欧晚期浪漫派、印象派和某些现代手法加以交响化的发展。通过对云南地区的一幅幅风情音画的描绘,多方面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精神风貌。但由于种种因素,作品直到1981年才获得首演,并在当年的“中国首届交响乐作品比赛”中获得国家最高奖。而多年以来,《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火把节之夜》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演奏最多、最受欢迎的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之一。在这个乐章中,我们可以听到云南民俗音乐中那种特有的纯朴和欢快,再现出一幅各族群众手执火把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