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楼主部分观点。这个问题我已经琢磨很久,甚至也发过伊妹信去问唱片公司。是实力歌手们的开价太高?还是唱片公司满足于现状?我们不得而知。
不管是何原因,唱片的销量能说明一切。象某歌手灌录的唱片,很抒情的一首歌,被她唱得非常压抑(典型的象《乌苏里船歌》、《翻身农奴把歌唱》,他们的演唱艺术不及郭颂及才旦卓玛两位老前辈的*分之*),听了你还想再买她的唱片吗?我是不会再买了。
另外一个是翻唱和编曲问题。我个人不反对翻唱,因为不乏有歌手的翻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常安翻唱的电影插曲《绒花》、《我是一片云》就不落俗套,给人的感受是“这山还比山高”。翻唱歌曲在编曲上的一些“创新”就不敢恭维了:如《旋曲蔓地》中的“歌唱英雄王二小”,这本来是歌唱和缅怀歌曲主人公的,原配器中以二胡为主线来表达。特别是那过门那一段曲子,听了就让人肃然起敬。可现在用的是以恰恰舞(那种欢乐)的曲调来编配,听了我觉得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一名好歌手,不管他“退出江湖”多久,只要他的功夫尚在,还是受多数人欢迎的。黄红英的《初次尝到寂寞》您可能还没有仔细听,在下觉得她的歌声算是对得起那张唱片的价格。倒是歌曲《初》的第一句“风儿走来问我”唱的调子比伴奏的钢琴稍稍偏高了一丁点儿。我记得在这里问过这个问题,兄弟们不觉得是这样,可能是我的耳朵出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