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3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忆峥嵘岁月、抚红色情怀: 蚂蚁博士自藏老唱片(LP)展览馆 (... [复制链接]

查看: 36070|回复: 387
91#

中国唱片总公司大事记(转)

1949年 5月27日 上海解放。
  5月29日 上海市军管会接收大中华唱片厂,周新武为驻厂军代表,办理接管事宜;许刚为常驻代表,负责全厂工作。
  6月3日 开始录音,节目有《解放区的天》、《军队向前进》、《唱胜利》、《向人民解放军致敬》、《扭向新中国》等7种。
  6月6日 新中国的第一批唱片出版,是新中国唱片事业的开端。
  7月1日 上海市军管会委任吉联抗为大中华唱片厂代理厂长。
  7月 《人民唱片》在上海正式出版,商标图案是五星下的工农兵形象。
  夏 大中华唱片厂移交中央广播事业处管理。
  年底 出版发行《人民唱片》60余个片号,一万余张。
1950年 l月 大中华唱片厂改名为人民唱片厂,吉联抗为首任厂长。
  5月 人民唱片厂和广播器材修造所由上海迁至北京,组成北京人民广播器村厂,卢克勤任厂长。唱片生产车间对外仍称人民唱片厂,仍出版《人民唱片》。
    ★ 人民唱片厂建立唱片营业所,发行销售《人民唱片》,发行渠道是全国百货公司。  

1951年 秋 华东工业部成立了公私合营上海唱片制造公司。生产唱片的牌号为《红唱片》。

1952年 1月5日 华东工业部上海唱片厂成立(又称上海唱片公司),地址在徐家汇路1434号(现中唱上海公司所在地,正门改在衡山路8ll号)。费伦为首任厂长。
  3月10日 上海唱片厂生产出第一张唱片《我们要和时间赛跑》,牌号是《中华唱片》,商标图案为天安门和华表。同年开始 生产中华牌101手摇唱机。
  3月 上海唱片制造公司“终止筹设”。
  6月7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成立唱片审查委员会(后改为唱片艺术委员会),由吕骥等19位文化艺术界权威人士组成。
  8月 《人民唱片》的编辑、出版工作改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持,成立唱片编辑组。
    ★ 出版《注音字母教学留音片》,首次出版教学唱片。

1953年 3月 上海唱片厂划归中央广播事业局管理,改名上海人民唱片厂。

1954年 3月 北京人民唱片厂由北京迁回上海与上海人民唱片厂合并,仍称上海人民唱片厂。至此,形成了全国只有一家唱片厂的格局。
  8月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成立唱片出版组,上海人民唱片的编辑人员划归上海台。

★ 上海人民唱片厂与香港三联书店建立唱片经销关系。

新中国唱片事业的创建时期,1994年-1954年,共出版《人民唱片》、《红唱片》、《中华唱片》1371 个片号,共生产690余万张唱片。

1955年 1月 上海人民唱片厂改名为中国唱片厂,《人民唱片》也更名为《中国唱片》。
  3月 上海市成立唱片艺术委员会,出贺绿汀等艺术家组成。
  9月29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关于改进唱片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待条件成熟时,成立统一管理唱片编录、出版等工作的中国唱片社”。
    ★ 上海人民唱片厂压片工人赵英奇创粗纹昌片日产最高量,连续2年(54-55)报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 出版文学朗诵唱片。

1956年 5月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唱片专业会议,会议决定尽快成立中国唱片社。
    ★ 中侨委在香港成立艺声唱片公司,出版《中国唱片》的副牌《艺声唱片》。
★ 中国唱片厂赵英奇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57年 6月27日 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成立中国唱片社筹备处。
  
1958年 6月17日 中国唱片社正式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周新武兼任社长,徐曙任副社长。唱片编辑组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出,划归中国唱片社。中国唱片社内设音乐、戏曲、文教、出口四个组。同年,设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唱片出版组迁回中国唱片厂,与录音资料组合并成唱片出版部,设音乐、戏曲、录音、出版四个组。徐以礼任唱片出版部主任。
  9月28日 中国唱片厂自行研制成功。中密纹唱片(33转/分,每面容量17分钟)。第一批出版的中密纹唱片有《黄河大合唱》等6种。

1959年 春 叶剑英元帅、刘伯承元帅到中国唱片厂视察。
    ★★ 为庆祝建国10周年.录制出版《国歌》专用唱片,改变了建国以来尚无高水平《国歌》录音的状况。
★★ 首次录制俞丽拿演奏的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出版粗纹和中密纹唱片。
★ 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主编的系列唱片《中国戏曲唱片选》出版。
★ 中国唱片厂试成美术唱片。
★ 中国唱片厂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录音师马玮因研制成功密纹唱片,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 裕明电镀厂、大华制针厂和歌林工业社先后并入中国唱片厂。至此,中国唱片厂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唱片、唱机、唱针三位一体的专业生产厂。

1960年   ★ 班禅副委员长到中国唱片厂参观。
    ★ 中国唱片厂唱机车间铣床组组长何廷贤,因技术革新成果显著,其事迹被《解放日报》报道。
  3月 中国唱片厂研制立体声唱片,但没有生产,只有样片。
1961年 5月 中国唱片社与新华书店总店签定了“关于教育留声片发行工作的协议”,新华书店开始介入唱片发行工作。
  11月 陈毅、李先念同志到中国唱片社会见马连良、谭富英等京剧艺术家。
    ★ 出版《纪念聂耳、洗星海》唱片专辑。

★ 周信芳舞台生活6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中唱赶制周的演出录音。

★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十二木卡姆》出版,共制成密纹唱片张。

★ 中国唱片社组织抢录国宝——老艺人的珍贵录音。

1962年 4月 成立“中国唱片艺术委员会”。
  8月 在梅兰芳逝世一周年之际,出版《梅兰芳唱片集》,共收集梅兰芳生前录制的老厂唱片1面,一年以后的剧目20余出。选集第一部分有密纹唱片6张,粗纹唱片53张。内容是梅兰芳2O~40岁期间演唱的精彩片段。
` 9月 上海唱片出版部改名为中国唱片社上海编辑部。
  11月 中国唱片社赴西藏采录节目。
    ★ 柳荫任中国唱片社社长。
★ 为纪念《延安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出版唱片专辑、同年,出版《中国戏曲、曲艺唱片选》。
★ 香港艺声唱片公司的《艺声唱片》由中国唱片社统一安排录制和编辑工作。  
1963年 4月 中国唱片社为中国戏曲学校校长、著名石角萧长华和著名小生姜妙香录制京剧《连升店》
    ★ 中国唱片发行公司成立,干宝康任经理。总经销中国唱片厂生产的唱片、唱机及其配件,归中国唱片社领导。
★ 为柬埔寨、印尼和阿尔巴尼业制作唱片,并接收朝鲜唱片厂来我国实习的留学生。

1964年 6月14日 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成立,广东省广播事业局局长田蔚任分社社长。
  7月 出版现代京剧《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等6种。
  8月 广州分社进行第一次录音,曲目是粤曲《羊城新八景》。
  9月 开始出版《广播专用唱片》,受到各地广播站的欢迎。
    ★★ 为庆祝建国15周年,中国唱片社编辑出版了 《北京的旋律》系列专题唱片,共个片号,并邀请叶浅予等6位书法、国画大师为封面题字作画。同年,开始出版资料唱片 (《古琴》、《京剧》、什二木卡姆》等)。

1964年 6月 出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京剧老生资料唱片》。
  8月 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中南地区唱片出版工作艺术委员会。和广东省唱片出版工作艺委会相继成立,白驹荣、红线女等著名艺术家为艺术顾问。
  9月 周恩来总理对唱片工作面向农村做出指示。

1966年 4月  中国唱片厂自行研制薄膜唱片(17.5cm,33转/分,每面容量6 分钟)成功。试销时,因其价格低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6月 文革开始,广州分社被迫停止业务工作。
  9月 中国唱片社出版毛主席语录歌曲和诗词歌曲。
  年底  中国唱片社被群众组织夺权,业务受到严重干扰。
    ★★ 中国唱片社上海编辑部大录音棚建成。

1967年 年初  中国唱片厂被夺权,生产受到严重干扰。编辑部只留下4人参加采录组,其他人员部被下放到车间劳动。
  4月 绝大多数的片号被陆续停止出版。
    ★ 出版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选曲。

1968年   中国唱片厂自己研制的薄膜唱片正式批量投放市场。因其质量好、价格低廉,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当年产量就高达188万多张
  2月  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北京和成都建设两个唱片厂。北京唱片厂由北京扑克牌厂改建,由中央广播事业局投资。该厂当年改建,当年投产,生产薄膜唱片30余万张。

1969年 6月21日 成都唱片厂开工建设。
    ★ 中国唱片社领导干部和大批编辑、技术人员被迫去干校劳动。

1970年   ★★ 出版钢琴协奏曲《黄河》。
    ★ 中国唱片厂为录制芭蕾舞剧《白毛女》音乐,陆续从车间调问部分编辑人员。

1971年 5月3日 成都唱片厂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80O万张薄膜唱片。产品由中国唱片发行公司成都发行站(1980年改为中国唱片发行公司成都分公司)包销。

1972年   ★ 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决定停止上上海编辑部的业务工作,仅留下4人组成出版组,承办中国唱片社交下来的任务,其他人员再次下放车间劳动。
    ★ 粗纹唱片(78转/分,每面容量只有4分钟)停产。主流产品是 33转/分和 45转/分的密纹唱片(175cm/25cm)和薄膜唱片(175cm)。
    
★ 柳荫恢复中国唱片社社长工作。

1973年 4月 中国唱片社为西哈努克亲王录制了他亲自创作的歌曲。
    ★★ 中国唱片社在北京建成我国第一套多声道立体声录音系统,开始制作立体声节目。

1974年   ★ 左荧出任中国唱片社社长。

1975年 9月 中国唱片杜、中国唱片厂试制成功立体声密纹唱片唱片和S-210双声道立体声电唱机
    ★ 中国唱片社在全国部分省市建立唱片发行站。
★ 中国唱片厂开始生产《中华》牌广播专用播控设备

1976年 3月
中国唱片厂研制成大薄膜唱片 25cm,每面容量16分钟)。

1977年   ★ 出版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
  1月  大薄膜唱片通过技术鉴定,正式投产。
  9月  中国唱片社科技规划小组提出《唱片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第一次全国唱片发行管理工作座谈会工作在四川召开。
    ★ 中国唱片厂播控、印刷车间大楼建成。

1978年   ★★ 中国唱片社本部的业务机构逐渐恢复,成立录音技术部、音乐编辑部、戏曲编辑部、出版部等。
广州分社恢复工作,广东省广播局副局长方亢兼住社长,武文凡任副社长。

★ 学习汉语拼音、汉语普通话和外语的教学唱片大量出版,1978-1980占薄膜唱片总量的1/3以上。

★ 成都唱片厂年产薄膜唱片891.6万张,首次达到设计年产能力。  

1979年 4月1日
上海编辑部恢复上作,改名为中国唱片杜上海分社,社长由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邹帆扬兼任,周旋任专职副社长。
  4月 广州分社在汕头进行第一次立体声录音。
  7月 中央广播事业局颁布塑料薄膜唱片标准。
  9月 中国唱片厂引进盒式音带快速复录生产线。
    ★ 中国唱片厂唱片车间大楼建成。
★★ 出版毛主席和周总理讲话录音文献唱片。

1980年 l月 中国唱片社出版第 批立体声大密纹唱片(30cm),有《春江花月夜》等民乐、交响乐和戏曲节目。
  1月 广州分社的立体声录音棚启用。
    ★ 中国唱片社《中国》牌盒。开始出版发行。
★ 出版“全国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15首。
★ 中国唱片社分别与日本JVC、东芝,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定合作出版唱片及盒带的协议。

1981年   ★★ 开始出版《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共100集,1986年出齐。
  3月 中国唱片社派代表出席世界知识产权会议。
  7月 中国唱片社编辑的《新编大戏考》由上海文艺山版社出版。全书包括55个主要戏曲剧种著名演员演唱的唱段唱词500余段,200余部戏的剧情介绍,全书近90万字。
  年底 广州分社盒带生产线投产,第一盒音带《到春来》问出。

1982年 6月  出版青年歌曲得奖作品《八十年代新一辈》。
  11月5日  中国唱片公司(亦称中国唱片社)成立,赵晨、喻万祥任副经理兼副社长。原中国唱片社所属编辑出版机构、中国唱片厂、中国唱片发行公司归中国唱片公司领导。
对地方唱片厂实行业务管理,对地方唱片发什公司、发行站进行业务指导。
  12月23日 国务院颁布了“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
    ★ 对《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大型声乐作品,进行立体声录音,并重新出版。
★ 出版立体声薄膜唱片。中国唱片厂生产的大、小薄膜唱片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
★ 当年发行各类唱片、盒带6399.21 万张(盒),创中唱历史年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1983年 l月  中国唱片社编辑的《中国唱片盒带歌曲选》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不定期山版的刊物,到1985年共出版20集。
  2月  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孙立功为经理。上海分社(名称继续保留)、中国唱片厂和中唱上海发行公司划归分公司领导,实行编产销三位一体、统一管理的新机制。
  4月  中国唱片公司组织“中国音乐艺术家赴港演出团”赴香港演出,同时与香港百利唱片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唱片展览,受到热烈欢迎。
  7月 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分公司成立,武文凡为经理。除中唱广州分社的名称继续保留外,还下辖中唱广州发行公司和盒带厂。 中国唱片公司成都分公司成立,钟家驹为经理。该公司出成都唱片厂和中国唱片发行公司成都分公司合并组成,分社的名称保留。
  9月 中国唱片公司在莫斯科国际书展首次展出中中国唱片。
  10月  中唱上海分公司研制的标准测试唱片,获国家标准司批准认可,同时确认了该测试标准为国家标准。标准测试唱片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84年6月,此唱片得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正式书面确认,我国成为国际上生产IEC1同意生产标准测试唱片的四个国家之一。89年12月19日,此唱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4年 1月 中国唱片公司实行企业管理。
  6月9日  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成立,陈厚均任经理。
  7月27日  外经贸部批准中国唱片公司为外贸进出口单位。
  9月 中国唱片公司与湖北省历史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曾侯乙编钟音乐会”,胡乔木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出席观看演出。
  10月  中国唱片公司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展销唱片。
  11月26日 中国唱片公司董事会组成,孔迈任董事长,赵晨、俞万祥、孙立功、武文凡和钟家驹任董事。
    ★★ 引进3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由电脑控制的24轨立体声录音设备。分别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

1985年 l月  中国唱片公司首次参加在法国嘎纳举办的“国际唱片博览会”(MIDEM)。
  2月  中国唱片公司更名为中国唱片总公司。刘森民出任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
  2月4日  成立中国唱片社成都分社,与成都分公司为同一机构,负责西南地区的节日采录工作。
  2月25日 成立中国唱片社北京分社,与北京分公司属同一机构。
  3月  广州分公司艺术团成立,培养了董岱、吕念祖等歌手。
  4月 广州分公司《金碟》、《南国》2个副牌音带出版。
  5月 广州分公司合资建成“亚州音像唱片公司”,全自动立体声唱片生产线正式投产。
  10月  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决定成立中国唱片总公司分党组。
    ★ 中国唱片总公司首次参加在法国嘎纳举办的国际音像制品博览会。
★ 成都分公司的《神州》牌盒带、唱片问世。
★ 中国唱片总公在北京建成高斯快速盒带复录生产线。
★ 中国唱片总公司录制的民乐节日获国际“音响技术大奖”和“音响技术特别推荐奖”。
★ 中唱广州分公司开始出版录像带。

--------------------------------------------------------------------------------

1986年 1月 时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到中唱上海分公司录制春节对台讲话,并参观了录音棚和生产车间。
  9月 中唱广州分公司综合大楼建成。
  9月4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与美国文志唱片有限公司合资在美国成立长城影音有限公司。
  9月14日 成都分公司生产的单声道、立体声薄膜唱片双获全国唱片质量评比一等奖。
  11月 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与文汇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唱片奖”交响乐、民乐作品评选活动。
    ★★ 中国唱片总公司建成我国第一套多声轨数字录音系统。

★ 中唱上海公司第二次录制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用多声轨立体声录音设备)。

--------------------------------------------------------------------------------

1987年 4月  中唱上海公司获准美国“杜比”降噪技术专利使用权。
  5月  中国唱片总公司所属《音像世界》杂志社成立,劳为民任总编辑。10月,《音像世界》创刊,成为中国第一本音像杂志。
  6月  广州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公司。
  10月 成都分公司变名为中国唱片总公司成都公司。

1988年 3月14日 李鹏总理为中国唱片总公司成立40周年题词“把文化艺术送到千家万户”。
  4月23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唱深圳公司获准成立。
  4月 广州公司获准使用“杜比”降噪技术使用权。
  5月  广州公司出版国内首批CD,曲目有《红线女唱腔艺术精选》、粤剧《搜书院》等。
  8月 中国唱片总公司召开第一次艺术顾问会议。
  8月22日 北京唱片厂划归中国唱片总公司管理。
  9月 广州公司为纪念分社成立周年,在中山纪念堂举办“中唱之声”音乐会。
  11月6日 上海公司生产的中国牌25公分单声道薄膜唱片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复查确认继续授予国家银质奖。
  年底  中唱上海公司的《乐声》牌盒带获上海巾优质产品称号。这是国内音像出版单位首次获得省(市)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

1989年 7月20日 上海公司出版的录像带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获松雷杯全国录象节目三等奖。
  10月12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首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首次颁发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
  12月  广播电影电视部工业管理局举办全国密纹唱片行业质量评比,上海公司的密纹唱片获总分第一。

★ 中唱广州公司举办“广州。苏联唱片展”

1990年 10月20日  上海公司中国牌、卡乐牌密纹唱片荣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授予银质奖。
  12月5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本部获美国杜比专利技术使用许可证。

1991年 5月 经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和《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的评定,中国唱片总公司被评为1990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中唱广州公司成为中国音像的骨干企业。
  6月20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编辑出版了一套题为《光辉的历程——一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系列盒式音带。
  10月  中唱上海公司与日本三菱等公司合资建成“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
  12月17日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98周年,中唱上海公司编录出版的《红太阳——毛泽东颂歌新节奏联唱》开始发行并轰动全国,并创单片号 行销售500万盒的最高发行量。

1992年 11月 第二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颁发,共设6个奖项,38人获奖。
    ★★ 中唱上海公司使用数字多多轨立体声录音设备重新制作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出版CD。该节目自1959年首次出版发行已逾300万张(盘),至今仍畅销不衰。

★★ 中唱广州公司被评为“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广东工业企业经济效益200强”被广东省经委、统计局评为“中型一档企业”。

1993年 4月1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与北京经济广播电台共同举办“青春伴歌行”栏目,为期一年。
  5月  中唱广州公司制作的《小芳》出版发行,很快风行全国。
  7月  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音带《春江花月夜》获“第三届全国优秀音像制品”优秀录音奖和音乐器乐类一等奖。
  8月21日 第二届国产优秀音像制品“双向奖”颁奖活动在京举行,中国唱片总公司的《梁祝》等10项节目获奖。
  10月1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主办的纪念毛席诞辰百周年《毛泽东颂歌》大型演唱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10月 熊生民任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
  11月 中唱广州公司制作的《一封家书》出版发行,该曲和《小芳》一起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
    ★ 《音像世界》杂志社在烟台召开首届“全国音像与传媒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海内外唱片公司和传媒记者100余人,这是国内首次召开的此类会议。

★ 中唱广州公司被国家统计司评为“中国行业百强”、“中国50家最大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

1994年 1月1日 西安中广磁带厂划归中国唱片总公司管理。
    ★★ 由文化部、广电部主办,中唱承办的《我的祖国——郭兰英艺术生涯六十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中央领导同志李瑞环等出席,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 中唱广州公司被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评为“公众信誉良好企业”。

1995年 5月  李鼎祥任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
  11月 第三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颁发,共设5 个奖项,37人获奖。
    ★ 加入国际唱片业协会 (IFPI),成为中国第一个该会的团体会员。

1996年 5月7日 由中国唱片总公司等8家音像出版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中国音像事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0月  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的先进技术企业称号。
  11月15日 中国唱片总公司与波兰当代艺术馆在“炎黄艺术馆”举办了《波兰宣传画艺术100周年》画展。
1997年   ★★ 中国唱片总公司开始编制出版大型系列光盘《二十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该套节目曲目丰富、人选众多、制作精良、工程浩大,至1999年共出版100余集。

★ 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一张CDROM 《三毛流浪记》出版。
  1月  中国唱片总公司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调频合作开办了《中国唱片》栏目。
  5月 中国唱片总公司在北京举办“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同年,还举办了著名女音乐家俞丽那、鲍惠荞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专场音乐会。
  7月  出版《前苏联优秀故事片》系列光盘,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宣传推广活动。
  10月  中国唱片总公司建成训算机信息管理局域网络。
  ll月  中唱总公司、〈音像世界〉杂志社与中国音像协会、北京音乐台、国际唱片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纪念世界唱片业诞生121周年、中国唱片业诞生9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

9月  中国唱片总公司承办“98北京国际音像发展研讨会”。
    ★★ 中唱上海公司首次运用xrCD技术,制作出版《云之南》。

★★ 中唱上海公司出版发行那英专辑《征服》,成为当年销售量最大的个人专辑。

★ 中唱与中影组建‘华韵联合光盘有限公司”,生产CD、VCD等光盘系列产品。

  1月  中唱片总公司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脱钩,与中央中国唱片总公司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脱钩,与所属90余家大型企业一起上交中央大型企业工委。中国唱片总公司原属各公司的资产同时并入总公司。
    ★★ 中国唱片总公司承担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文化部、广电总局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出版活动“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系列光盘中的音乐卷(共13集)和戏曲类艺术精品

★★ 为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唱片总公司编辑出版系列光盘《中国戏曲名家唱腔珍藏版》30集、《中国曲艺名家名段珍藏版》20集

★★ 中唱上海公司开展“中国戏曲精品世纪回顾”大型音像制品展销活动,参展的盒带、CD、VCD近千个品种。

★ 广州公司深化改革,将编辑部与发行公司合并为制作发行中心。并对其和其他所属经营单位实行承包经营。
TOP
9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93#

这只臭蚂蚁,上哪叼来这么多稀罕东西
TOP
94#

有没有那张《医疗队员在坦桑》?好像是方明姐妹唱的,非常好听。
TOP
95#

[upload=jpg]Upload/20053911383839555.jpg[/upload]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M-2250.
TOP
96#

[upload=jpg]Upload/20053910385941184.jpg[/upload]
《帽子工厂(上下)相声》, 纵情歌颂华主席愤怒声讨“四人帮”迎新年庆胜利文艺演唱会实况录音(节选)。
TOP
97#

[upload=jpg]Upload/20053912394725711.jpg[/upload]
<陕甘宁边区-革命歌曲五首>.M-917.
TOP
98#

[upload=jpg]Upload/20053910553456587.jpg[/upload]
《礼仪用曲,大薄膜片》,国歌、国际哥、歌唱祖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解放军进行曲、欢迎进行曲、大薄膜片。
TOP
99#

[upload=jpg]Upload/20053912321912283.jpg[/upload]
<祖国永远是春天>,M-2052.
TOP
100#

[upload=jpg]Upload/20053912454989043.jpg[/upload]
<红旗渠水到俺村>,M-2079.

封面的国画实在漂亮!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