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个发烧一下吧.
说实在的,买回德生2000,我那听惯了皇太子2小书架箱的耳朵还真的是没适应过来,我那一对高保真的喇叭5000多大元,德生是300多元的家伙,当然听感不一样了,觉得声音单薄刺耳,哪有论坛上说的那么好,不过你要是找个100多元的收音机来对比,就会觉得天上地下了.
德生的音质还是可以的.只是它的后面没有没有RCA插头插到功放上,我本来也想把它当收音机头用的,看来还是不行.
这些天在听调频,仿佛找到了一种TCLer的感觉,当初买书架箱的时候,我对监听音箱感兴趣,说到底还是以前的收音机情结做怪.
不知道在我们这个城市会不会有个专门的收音机店铺,就像专门苹果店那样的.我是个购买声音的人.想起那些家里收藏着100多台收音机的人,不知道同时打开100多台收音机会是什么样的气概.
收音机是个奇怪的爱好,它同时容纳了我们的孤独,乡愁或是流亡. 有时也被用来怀旧.在2005年,在1989年,还是更早的1970年,-------收音机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就像被许可的一种"白日梦 ".
再八卦一次,好几年前在北京电台的直播间,我还意外地碰到了一个现在很知名的女歌手.因为电台奇怪的门卫制度,我是被用她的身份证接进来的,那个时候她还不那么有名,我还和她聊了几句.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过眼烟云.当我现在在收音机里听着她变沧桑了的歌声时,有时我还会想.她的身份证到现在是不是还可以用来带一个奇怪的家伙进电台,就像在电影里,把一个家伙搭车带到沙漠,爱情与谋杀,或是我最向往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