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丽叶比诺什的电影艺术 [复制链接]

1#
[upload=jpg]Upload/2005220173876297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38208327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383212228.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52201739473414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39594219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401215755.jpg[/upload]
TOP
3#

喜欢她的《英国病人》《浓情巧克力》《屋顶上的轻骑兵》。是个很有深度的女演员。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5220174486940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44313134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445018503.jpg[/upload]
TOP
5#

我的偶像啊
TOP
6#

此贴来得及时阿。这两天正沉浸在蓝白红里面。
TOP
7#

挺喜欢她的,特别是在《蓝》和《布拉格之恋》里面
TOP
8#


[布拉格之恋.介绍]


在电影学院拉片室的幽暗里带着耳机看《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的感觉,刻在心底很深的地方。除了影像,专注的感觉与坐在电影院里的质量别无二致。没有把电影与小说作太多的比较,实际上电影无法承载那么沉重的抽象的哲学意义。就像爱森斯坦无法把《资本论》搬上银幕。

  已经听很多人批判电影拍没了小说里的深刻意韵,好莱坞欲盖弥彰的痕迹太浓。亲眼看见那些玄妙拗口又才气横溢的词句变成了一个通俗的爱情肥皂剧,政治和哲学意义成为虚化的背景,有一点失望。后来慢慢喜欢这个通俗爱情故事,在东欧韵味的音乐里迷醉了。总是看戈达尔和费里尼,还是有些疲累的。电影靠什么,打动观者或高雅或低俗的心罢了。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对爱情、幸福这类词的渴念是一样的。托马斯与特丽莎,特丽莎与萨宾娜,托马斯与萨宾娜,萨宾娜与弗兰茨,托马斯与无数女人,特丽莎与偶遇的男子……双双对对或者孤孤单单,都挣扎在爱和情欲里。
  意识在忠实与背叛,自省与惶惑中游走,轻与重的问题伴随始终。有关于时代的困惑,也有超越时代的思索。

  灵魂在肉体上方默默注视,肉体却服从本体的需要。所以才有托马斯永远的不忠和特丽莎永远的苦痛。萨宾娜虽然也需要情感的归宿,却仍然选择了自由和继续背叛。当一切沉重的思考迷惘得无从着落,就变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同时仍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布拉格之恋》编剧之一让-克洛德·卡里耶从1968年就认识昆德拉,应该会从语词掩盖下摘出情节来。这个故事编得还不算糟糕。

  一切遭到压抑的时候,托马斯无论是道貌岸然站在手术台边,还是被放逐擦玻璃,都寻机与各类女子寻欢作乐。此时的自制力,远不及拒写认罪书坚定。这样的坚定,让他对特丽莎的背叛看起来不那么可恶。

  丹尼尔·戴·刘易斯冰蓝色几乎透明的眼睛,狡黠着放荡着忧郁着,魅力十足,四处搜寻猎物。《纯真年代》里,满脸沧桑的刘易斯孤独坐在情人窗下,任由窗帘随风飘荡,窗子由开向关,起身默默离去。另一种诠释。可惜貌美如花的伊莎贝尔·阿佳妮没有享受到忠贞一世的爱情,真实的刘易斯只是比托马斯收敛一点而已。

  萨宾娜则永远戴着黑色男式礼帽,保持自由和遗世独立。清楚记得萨宾娜说:我不是反对共产主义,我只是反对媚俗。我们都反对媚俗,可媚俗恰恰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一个部分。没有人能逃脱人类与生俱来的宿命。我们永远生活在悖论中,永远在探索无法解答的问题。

  她在瑞士收到写有托马斯夫妇噩耗的信,泪流满面。终结了三个人暧昧不明却真实可触摸的关系。电影名字的另一个中文译法是《沉重浮生》,这个并不高深的俗世浮生,只是因为这样的世界而沉重。

  特丽莎,永远像一只乖巧纯真容易受伤的小鹿,哀伤地绝望地爱着托马斯。她说:下次你再去找那些女人,带着我去行吗?我帮你给她们脱衣服。无望至此,直教人无奈叹息。

  朱丽叶特·比诺什的美丽,在这里展露无遗。《蓝色》里面的茱丽,已经被赋予太多沉重的意义,不属于俗世,只可远观。此处的特丽莎,在阳光草地上读书,在游泳池里鱼般滑行,都是属于尘世的有血有肉的纯美少女。有人说,比诺什像春天里的第一口雪糕。她的美既是天生丽质,又像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复杂的装置,钟摆在上面弧形的摆动,左侧是古典的欧洲,右侧是赤裸在深渊上的欧洲。

  特丽莎对托马斯,起初只是单纯的爱和依赖。变故让她内心的力量惊醒。不顾一切对着苏军的枪口拍照时,只身离开托马斯时,她已经长大了。

  好在两个人终于有过一段无欲无求的日子,桃源仙境里与宠物猪狗做伴的日子。

  就像很多年前看了电视剧就把陈晓旭认作林黛玉一样,觉得特丽莎似乎就是比诺什的样子了。

  电影曾经引起恶评如潮。很多批评家对公开出现在小说里的叙述者的"缺失"感到遗憾,还探讨昆德拉小说的"不可改编性",探讨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是否有同一性。记得一次bbs上的讨论,多数人都对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嗤之以鼻,认为它难以传达出小说的神貌。

  看施隆多夫的《锡鼓》时,只有看见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中奥斯卡的惊喜,没有太多不适。既然是改编,又何必一定沿着一条老路走到黑呢。

  后来恰好看见一个叫作帕·卡特里斯的美国人写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不同视角看电影改编》。帕·卡特里斯提到了小说与电影中"跨距离"的概念,即叙事意义上焦距层次上的转换。而另一概念"零度焦距",指不定焦于某一具体人物。这与热奈特的距离概念有关,指故事与读者(观者)之间的喻意距离,叙事者存在越明显,读者/观者与故事间的距离也就越大。二者相比,小说中体现的距离比电影中大得多。因为电影中叙事者是缺失的。而小说中时时跳出来夹叙夹议的叙事者起了很大的间离作用。

  其实这篇文章里,印象最深的是他讨论影片的音乐,捷克作曲家利奥什·雅那切克的《童话:第三乐章》里的小提琴协奏曲。

  一直钟情捷克的音乐,因为昆德拉小说里描述的捷克民族的载歌载舞,歌舞中的突发爱情(小说《玩笑》里),更重要因为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骤然一听,惊艳的感觉一直难忘,于是开始了四处搜寻的历程并幸运得逞。有些音乐会忽然间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打动你,就像你不知道自己听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会忽然落泪。就像遭遇米兰·昆德拉故弄玄虚说的"利多斯特(litost)":一个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惨而产生的一种极度痛苦。

  看了文章的第二天,就在学校门口的路上买到了雅那切克弦乐四重奏的cd,觉得很奇妙。后来看见李皖写的"向雅那切克致敬"的文章。音乐披上世俗外衣,表述方式开始平俗,这,似乎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时代使然。

  影片使用了捷克导演詹·尼梅克的资料镜头,就是苏军坦克(1968年8月20日和21日)入城那段,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当时尼梅克正与约瑟夫·斯克沃莱吉拍摄的一部关于布拉格的纪录片,名为《布拉格清唱剧》(1968年)。影片还使用了曼·雷和比尔·布兰蒂的摄影素材。

  捷克新浪潮电影导演贾洛米尔·吉里斯1968年曾经改编了米兰·昆德拉的《玩笑》,可惜没有机会见到。

  "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里说。要命的是这个人太聪明而且很刻薄,象巫师一样,总是一刀正中要害。电视里channel[v]台循环播放王菲有一搭没一搭的《笑忘书》,一看即知作词者大约某天看到了《笑忘录》的封面。几乎是个完全小资手册。10年前出现的电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只是"庸俗化了"的先声而已。也许此时,已经没有人愿意把它拍成一个哪怕更庸俗的东西,因为关注这种小说的人并不多了。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里说,"我们写书的理由是我们的孩子们根本就不屑一顾。我们转向一个匿名的世界,是因为我们向自己妻子谈话的时候他们充耳不闻。"

  那年我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拿《生活在别处》与人互换,结果各自都痛心不已。后来,书的前主人刻了一个小石头给我,作为永久纪念。将它别在一件红色外衣上画的嘴斜眼歪的韩国逃学顽童旁边。总是有人问我:那上面写的什么?仔细看,然后哈哈大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太搞笑了吧?

  然后我也笑。有什么办法呢,就是觉得这个小石头和这个小孩和这件衣服很协调。
TOP
9#

看过<英国病人>和<屋顶上的轻骑兵>,特别喜欢她在<屋顶上的轻骑兵>中的演出
TOP
10#

「藍色情挑」這部電影是奇士勞斯基享譽國際的「三色系列」中的一部,電影原名就叫做「 Blue 」,翻譯成「情挑」,顯然是為了國人對電影片名的習慣,其實並不恰當。其他兩色分別是「紅色」與「白色」。

  三色中,以「藍色」最需詮釋,主因是「藍色」不僅大量運用不含對白的心理戲,而且音樂所扮演的「戲份」很重,幾乎每一個心理重大轉折之處,都用音樂來處理。因此,關於語言與藝術的關係,在這部電影中是相當值得參考的。





  會大量運用音樂詮釋,跟三位主角全是音樂家相當的有關係。電影主題,是說一對音樂家夫婦皆同女兒出外,旅途中發生車禍,丈夫與女兒當場死亡,只剩下音樂家妻子朱莉活著。

  丈夫正為歐洲共同體譜寫會歌,曲子尚未為完成,主持歐洲共同體的機構非常希望朱莉能為其丈夫繼續寫完,朱莉便在音樂交織中,走出一段很衝突掙扎的心路歷程。

  整部電影,有兩種音樂主題交織。第一個主題,是丈夫與女兒下葬時的葬歌,整首歌的曲風略有點近似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之送葬」的風格,悲壯嚴肅。第二個主題,則是朱莉丈夫遺下的會歌創作片段,顯然是近結尾部份,略能捕捉創作精神,卻尚未完成。

  我們就來分析這兩主題交織下,導演與電影配樂原作者 Zbigniew Preisner,對整部電影企圖言說的內涵意蘊。







  第一主題送葬出現時,朱莉躺在醫院,看丈夫與女兒預備下葬前國人追悼儀式的錄影帶。很明顯的,朱莉受傷未癒負荷不了,並未出席。音樂響起時,朱莉隱忍著眼淚垂落堅持不哭出聲。

  第一主題出現之前的上一幕,是朱莉企圖自殺的片段。朱莉偷偷跑去護理站吃藥企圖自殺,被朱莉騙出去的護士回來看見,卻來不及阻止,幸而朱莉又把藥丸吐出,跟護士道歉,說她作不到。護士大鬆一口氣,跟她說不要緊。

  主題出現後下一幕,是朱莉出院回家,她半躺在椅上假寐,臉上映有藍光,這藍光是從死去的丈夫的書房中映照出來的。(藍色,是此部電影不斷用各種方式合理呈現出來的顏色,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此顏色一如三色系列中的白與紅,有重要的精神含意)。但朱莉突然被腦海中響起的送葬第一主題驚醒,一下子螢幕全黑(螢幕突然全黑,是奇士勞斯基在這部電影中好幾次使用的手法,企圖給人一種錯愕感,目的是要引發觀眾對下面劇情的全神貫注,而下面劇情要帶出來的,往往是重要的劇情發展,或心裡狀態的重要揭露。這種手法,近似重要音樂家布魯克那的在曲式中突然出現休止符的目的),當螢幕再回到朱莉的現實,有一位作記者的朋友來找她,問她丈夫到底有沒有留下未完成的樂章?(一定是全國人都在關心這件事),朱莉說沒有!然後就不想再說話。朋友說:「妳變了!」朱莉說:「妳不知道我丈夫跟女兒都死了?」便走進內屋不理朋友了。

  就這兩幕,便知第一主題跟埋葬死亡記憶,企圖否認一切跟過去有關的事物的心靈狀態有密切的關係。而弔詭的,是第一主題也往往跟心靈狀態的「進程」有關,它出現時,往往涵蓋重要的揭露,朱莉必須為這揭露重返回憶。







  第二主題──也就是劇中朱莉丈夫創作的未完成曲子遺尾──的第一次出現,是朱莉預備搬家,在整理東西時出現。朱莉讓幫傭整理,自己堅持不進丈夫書房,但還是問了幫傭有沒有看見曲子?可見朱莉知道丈夫有遺曲。後來朱莉在鋼琴上找到,就在這時,配合朱莉讀譜,響起第二主題。

  在第二主題出現的前一場景,是朱莉進入藍色調的丈夫房間,那時一切皆已搬空,只剩下一個藍色燈飾。朱莉一時激動,想拔掉燈飾,結果只拉一下一串藍色的裝飾玻璃。後來朱莉跟律師商量財產事宜,連屬丈夫的財產都分文不取,卻不肯對律師作任何關於這個決定的說明。可見她是想離去的什麼記憶都不留下。但跟律師討論過程中,朱莉緊握藍色玻璃飾物不放。(後來隨劇情發展,得知朱莉走時什麼也沒帶,只有這串藍色燈飾。)

  緊接著第二主題響起之後,是幫傭女僕哭泣的聲音。 朱莉問女僕為何哭?女僕說:「因為妳不哭。」然後說:「往事歷歷如何遺忘?」朱莉擁抱女僕。然後朱莉疲憊的坐在樓梯上,深愛朱莉的男主角進來,看見朱莉的表情,便知不宜打攪,又黯然離去。

  就在這時,導演緊湊的處理兩個場景。一是男主角出外在自己車內整理朱莉丈夫若干遺物,發現一些照片,同時配樂是槍響。緊接著是朱莉用鋼琴彈奏丈夫遺作,非常重要的是導演在這裡很輕微的把第一主題夾進第二主題之間,造成第一二主題的互動,第二主題為主,第一主題為輔,然後琴蓋突然落下,嚇到朱莉也嚇到觀眾。

  從這緊奏劇情的一個接續一個,並人與人的情感互動一個接一個發生,可見第二主題是跟關係未來新情感發生、又抗拒發生新情感的衝突掙扎有關,跟劇情中最具爆炸性的,會帶出高峰抉擇,開展新生活的超越自由有關。

  因此第一主題的呈現,雖是襯托死亡與遺忘,卻不是靜止的,它暗藏心靈進程的玄機,不斷被迫回憶。第二主題雖與人際情感的互動有關,卻暗藏「抗拒與冷漠」的因子,於矛盾中反而靜止下來,直到最具爆炸性的高潮劇情引爆。每一主題本身都是弔詭的,導演又會在劇情中使兩主題交錯,弔詭性就更強。







  為何要用這種弔詭性的音樂方式來詮釋劇情呢?我認為這跟「藍色」的電影寓意十分有關。

  奇士勞斯基的「三色系列」,白色談的是一對夫妻之間的愛恨情仇,紅色談的是一個溫馨女子與一個冷漠無情老法官認識的故事,但奇士勞斯基說,這三部電影其實是在詮釋「自由」,「平等」與「博愛」。

  因為白色中的夫妻,一為波蘭人一為法國人,丈夫從貧困的波蘭到富裕的法國,卻諸事不順甚至陽萎,直到他返回波蘭生命境況才漸趨好轉,竟至挽回妻子的愛,讓妻子甘願居住波蘭不再回法國,他也不再陽萎。

  幾次鏡頭呈現一片白色,除了愛情的婚禮場面,就是男主角的家鄉一片雪地的白。男主角因妻子訴請離婚,在法院曾問法官:「就因為我不會說法語,我的申訴就不算數?」而當妻子被他騙回波蘭,誘限她涉及殺人嫌疑罪時,妻子一樣遭到不通波蘭語身陷劣勢的情境。

  所以奇士勞斯基談的不只是愛情上的平等,也影射貧富差異,文化差異下歐洲的不平等。白,是即或劣勢,仍深愛家鄉白雪土地的顏色詮釋。

  「紅色」,則是說一溫馨女子遇到被未婚妻拋棄、加上天天經驗人性醜陋,導致性格冷漠無情的法官,所帶給法官的改變。劇中還一直不停穿插另一年輕男子生命歷程幾乎與老法官一模一樣,最後卻因同遭船難與此女子認識的伏筆,帶給觀眾一個導演不企圖說明的懸疑:這年輕人會不會生命也因此改變?

  所以「紅色」其實是透過這故事表達「博愛」的「微觀」概念──一種簡單的,生活中隨時可生發的溫馨所可能引發出來的,對一些悲劇生命的扭轉。

  白色與紅色,都有超越劇情之上的象徵意義。

  藍色也一樣。

  奇士勞斯基說,藍色意圖表達自由。從故事大要來看,顯然是表達女主角企圖掙脫丈夫與女兒死亡的陰影,她最初用的方式就是壓抑,遺忘,與完全的跟過去斷裂,並拒絕任何新情感的發生。

  她認為這樣是心靈的自由。

  而貫穿整個劇情的,卻是一首創作曲目「歐洲共同體的會歌」。歐洲共同體的出現,乃是歐洲長久分裂成大大小小多國,經歷許許多多歷史仇恨,擁有不同的歷史文化與母語後,再度企圖「合一」的嘗試。電影女主角朱莉的丈夫,所創作的會歌,中間有一長串「禱詞唱腔」,用的是歐洲最古老的合一語言「希臘文」,歌詞內容是聖經歌林多前書十三章很有名的「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計較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因此,這音樂與朱莉「遺忘與拒絕」的心靈曲折歷程,其實也一樣是超越了表面的劇情,意圖詮釋更深更廣的,關於歷史關於各個國家之間的,走向「自由」的象徵性的心路歷程。 所以看藍色,我們必須同時瀏覽音樂陳述與朱莉無語言的心理變化,才能分析出電影對「自由」的詮釋。這正是「藍色」這部電影很難懂的原因。







  我們現在就來簡單的介紹藍色接續的音樂流程。

  第一主題的繼續出現,幾乎完全跟朱莉被迫回憶丈夫女兒,揭露跟丈夫女兒有關的劇情有關。

  譬如一目睹車禍發生的男孩還給朱莉現場撿到的十字架項鍊(十字架對歐洲這浸濡基督教文化的地域而言,絕對不陌生,它是死亡,也是愛與復活,是出死入生。)朱莉在交談中被迫回憶丈夫死前所說的話,然後,朱莉拒絕十字架,說要送給男孩,便走了。她選擇了壓抑,遺忘,與否認。

  第二主題出現,則完全跟她必須介入人際間的新情感有關。

  譬如她回想起女兒,一時激動不已,基於想壓抑掉遺忘掉過去的動機,主動跟一直暗戀他的男主角作愛,便是響起這第二主題。搬遷進新公寓後,把唯一與過去有關的藍色燈飾吊上,也是出現第二主題的配樂。與最怕寂寞、表達情感最直接的住樓下的妓女第一次四目交接後,又再度響起第二主題。後來暗戀她的男人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她,跟她的片刻短暫談話,仍出現第二主題。

  但朱莉顯然一直想拒絕任何新情感的開展。劇情中朱莉曾拒絕在街角被圍毆的可憐人的求助,開始新生活時,也只肯用自己本名不交代夫姓的否定過去,她完全不與鄰居接觸,透過獨自於深夜游泳(泳池也呈現一片藍色)來宣洩自己的痛苦。

  與劇情配合的,便是在這段劇情中間,有兩次出現第二主題的變形,以單簧管吹出。單簧管樂器本就有寂謬孤獨的感覺,音樂變形間,也開展一想投擲垃圾卻無力氣的老婦,與一吹單簧管流浪漢的短暫而遠距離的觀察,更襯托女主角朱莉對現世情感再無勇氣面對的心境。

  但朱莉終究發現她既無法遺忘否認過去,也無法完全規避新情感新生命的開展。這不僅表現於吹單簧管流浪漢街頭病重時丟給她的話:「人總得留下什麼!」,而後妓女告知流浪漢病死留下單簧管(這當然會讓朱莉想到丈夫留下為完成的曲子),也表現於妓女無意間對朱莉說的:「這藍色燈飾是我小時候的對成長盼望,一定也是你對某件事的紀念吧?」

  因此再度的,朱莉游泳間突然響起音樂,卻又是第一第二主題的交織。

  自此對新情感新生命的回應漸漸壓過以冷漠看待現世的心境。朱莉開始選擇回應不斷表達友好的妓女的友愛情感,還有就是老人院門口,看見除了金錢,已什麼都不復記憶的癡呆症母親(正是冷漠的極度推演),決定回頭不進去。(這時也是響起第二主題音樂)。

  但朱莉還沒有完全超越。

  她仍舊不願意繼續做完丈夫未竟的音樂。她只是妥協了,讓暗戀她的男人接受歐洲共同體的邀約做完曲子,然後發現風格與丈夫的差距太大(曲子太過激情熱烈,與丈夫平靜的禱詞風格差距太大,這也突顯出暗戀朱莉的男子的充滿豐富情感的激情音樂家性格),便幫忙修飾到盡量貼近(但還是很明顯的違反丈夫作曲風格)。







  最後朱莉得以超越,是她知道丈夫生前竟然另外有情人以後。她看見電視上報導丈夫生平時,出現的照片旁邊的女人不是她自己。(這顯然也是暗戀她的男主角刻意的動作,這男人曾說:『我不曉得要怎樣才能讓妳再度可以笑可以哭可以被感動...。』)朱莉決定與丈夫生前情人一會。兩個女人在洗手間會晤了,相談片刻,朱莉知道丈夫深愛這個女人,更讓朱莉體悟的,是朱莉得知這情人與朱莉完全反方向的處理深愛之人的死亡──她決定生下遺腹子以紀念深愛的男,她胸前也掛著十字架(暗示著死亡,愛與復活)。

  朱莉原諒了丈夫的不忠,體恤了他們的愛情,甚至把預備出售的豪華住宅與丈夫的遺產留給這女人。

  就在這時,朱莉終於有能力創作丈夫未完的曲子了。

  曲子的完整版,前面全數保留丈夫創作風格:希臘文的合唱曲,壯烈的配樂,與禱詞風吟詠,吟詠最後進入一充滿張力的持續單音音符後,就是未完遺作的八小節音符。只是丈夫的吟詠部份是女低音唱腔,聲唱虔敬中略顯甜美,朱莉則以高音假聲,比丈夫的詮釋多了很多悲劇感。

  唱腔結束後,朱莉完全沿用丈夫遺作的八小節音樂,不增加任何一個音符,這會使音樂在禱詞之後充滿張力的突兀結束,因此朱莉使用不同樂器重複這八小節,先是低沈鼓聲(這段曾出現於朱莉拒絕被毆者的求助,又與妓女朋友樓梯間第一次四目相接的劇情中),而後是單聲部合唱配以打擊樂器將這八小節帶進尾聲的悲壯氣氛,最後以單簧管,四聲撥弦寧靜的結束。

  導演到電影最終,把整首曲子完整的播放了一遍,唱希臘文「愛」時,配以像走馬燈似的諸般臉孔,譬如朱莉的情人,還項鍊的男孩,什麼都已全數遺忘的癡呆症母親,經驗朱莉自殺的護士,懷孕的丈夫情人,最後當終曲八小節響起時,是朱莉平靜新生的臉。

  因此導演用這種詮釋音樂的方式,揭露了不僅是朱莉錯綜複雜的出死入生的心路歷程,也揭露了對歐洲而言,度過傷痕的歷史重返合一的心路歷程──那就是:真正的愛與合一,絕不是壓抑遺忘傷痕與死亡,冷漠也絕不可能達至真正的生。愛與合一是一條艱難的路,當事者唯有透過紀念死亡,原諒寬容成全,才可能走出陰霾的傷痕,得到真正的「自由」。

  這恰似朱莉的音樂,在唱出「愛」時,是如此錯綜複雜的並陳一切過去。唯有接受不幸,接受創傷,用新生活中隨機生發的人間情愛來超越,才有可能走出陰霾,得到真正的自由。







  其實原曲在單簧管之後,是以管風琴演奏這八小節作結束。管風琴基本上是很典型的「祈禱樂器」,很多歐洲的大教堂,都寧願以管風琴而不是鋼琴來作靜默或唱詩時的伴奏樂器。以管風琴演奏作結,就跟這首曲子一開始的祈禱唱腔有結構上的齊整,成為非常完整的一首祈禱曲。當然,這祈禱從一開始的吟唱,到管風琴結束,是經過了千山萬水!但是電影中為何沒有播出管風琴呢?據說是台灣電影版本跟歐洲的有差距(台灣的觀眾很不習慣在電影劇情結束時,卻因為音樂詮釋尚未結束必須等候,多半就起身離席,造成一堆噪音...),這或者只好等我有機會看到歐洲版本,才會水落石出吧!
TOP
11#

[upload=jpg]Upload/20052211011913491.jpg[/upload]
TOP
12#

朱丽叶·比诺什1963年3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曾主演影片《卑贱的血统》《布拉格之恋》《新桥恋人》《蓝色》《英国病人》《屋顶上的轻骑兵》《雪地里的情人》等。朱丽叶·比诺什算不上最漂亮的,也不是作品最多的,却是演技最棒,最富智慧,最具国际影响的法国女演员,有人称其为法国的梅丽尔·斯特利普。

朱丽叶·比诺什虽然出生于艺术世家,但是由于父母离异,她在一个天主教寄宿学校度过了寂寞的童年,这段经历似乎与她后来神秘的气质和冷静的表演不无关系。1986年,比诺什在法国年轻导演卡拉卡斯《卑贱的血统》中崭露头角,1988年,25岁的比诺什以影片《布拉格之恋》一举成名。

在影片《布拉格之恋》中,朱丽叶·比诺什扮演了丹尼尔·刘易斯美丽而纯洁的妻子,这位被命运捉弄而又富有个性的小女人,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并赢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世界电影的大门向她敞开了,两位电影大师几乎同时向她伸出了友谊的大手,那就是基耶洛夫斯基的《蓝色》和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日渐成熟的比诺什凭着对角色的艺术直觉,她选择了《蓝色》。

《蓝色》是一部关于爱情、信念与自由的影片,朱丽叶·比诺什饰演了一位惨遭车祸,痛失丈夫与女儿的年轻女子。影片中,她忍受着极大的痛苦,走出了绝望与封闭,重获爱情和自由。基耶洛夫斯基对于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比诺什细腻、精湛的表演,使得这部影片荣获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而比诺什则摘取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朱丽叶·比诺什有一双坚定专注的眼睛,她沉默寡言,很少大笑,她那紧闭的双唇和意味深长的微笑,让人永远无法体会她的内心是怎样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导演卡拉卡斯对她的评价是:“她把一种高雅的气质和影星那种神秘的气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迄今为止,她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有关爱情的,她在表达燃烧在心灵深处的爱情时,不是通过强烈的外部动作,而是通过脉脉含情的眼神、含蓄隽永的语言在不经意的瞬间完成的,这种富有节制的表演往往比完全外露的情感更强烈、更深刻、更耐人寻味。

在影片《英国病人》中,朱丽叶·比诺什成功地扮演了女护士汉娜,展示了一个遭受战争创伤的女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虽然是配角,却掩饰不住朱丽叶·比诺什的个人魅力,她因此而获得1997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69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在今年3月25日揭晓的73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她又以影片《巧克力》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事业如日中天的朱丽叶·比诺什,个人生活却似乎不那么一帆风顺。1986年的冬天,比诺什带着大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独自走过巴黎的街头,被迎面走来的年轻导演卡拉卡斯一眼相中,成为《卑贱的血统》的女主角,两人也成为恋人。随后她又在卡拉卡斯耗时三年的大制作影片《新桥恋人》中担任主角。1991年当影片面世的时候,这对令世人羡慕的恋人也宣告分手。

此后朱丽叶·比诺什和一位潜水员共同生活了三年,儿子出生不久,两人又各奔东西。1995年在拍摄《屋顶上的轻骑兵》时,她与男主角奥里威·马蒂内坠入爱河,而后者最终不能忍受比诺什的成功带给自己的巨大压力,主动提出分手。后来传闻她在拍《世纪儿女》时与比自己小12岁的男演员贝努瓦·马奇梅假戏真做结情缘 ,可如今的比诺什与儿子独自住在巴黎郊外。
最后编辑brahms2005
TOP
13#

[upload=jpg]Upload/20052201741133575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41283451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017414394625.jpg[/upload]
TOP
14#

[upload=jpg]Upload/200522022475721212.jpg[/upload]
TOP
15#

[upload=jpg]Upload/200522110152112920.jpg[/upload]
TOP
16#

[upload=jpg]Upload/20052202310585768.jpg[/upload]
TOP
17#



残酷与美丽《屋顶上的轻骑兵》
The Horseman on the Roof
导演:让-保罗·拉帕诺Jean-Paul Rappeneau
主演:奥利维耶·马丁内兹Olivier Martinez
   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
片长:135分钟
年代:1995年
国家:法国

  电影《屋顶上的轻骑兵》,由法国作家吉欧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革命青年安杰罗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一段传奇般的经历。

  1832年夏夜,正在普罗旺斯小城阿克苏从事革命活动的安杰罗被同伴出卖, 遭到奥地利人追杀, 仓皇出逃。一路上, 安杰罗奋力搏杀, 杀开一条血路。

  还有更为可怕的死亡威胁:霍乱在普罗旺斯蔓延开来,濒临死亡的人们在挣扎、在呼号;很多村庄已人迹灭绝,黑鸦、饿狗在农舍里进进出出,驻留在面目狰狞的尸体上撕扯着;随处可以嗅到死亡的气息……

  残酷的环境让安杰罗更为坚毅果敢;意大利绅士与骑士使命感使他在亡命途中依然扶老携幼,救死扶伤。

  在普罗旺斯大集镇曼罗斯克,受瘟疫、死亡折磨而失去理智的居民追杀所有的陌生人;安杰罗与追杀他的奥地利人概莫例外。他不得不在屋顶上栖身, 与一只无家可归的猫为伴。

  即便如此,无论是写给母亲的信,还是和他的猫“朋友”在屋顶上喃喃自白,安杰罗最牵挂的还是他的祖国、他的同伴与他的革命,铭记于心的是母亲自幼严厉的教诲……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亚平宁半岛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了自己的国家的独立与自由,与统治者英勇抗争,他们忍辱负重、意志坚强、舍生忘死……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伏契克笔下的牛虻,是熟知的人物之一:他从懦弱青年成长为饱经忧患的爱国志士,为了革命理想隐姓埋名;他在刑场上面露微笑,恣意嘲弄侩子手;他舍弃了亲情与爱情,他的诀别信让青梅竹马的女友悲恸欲绝……

  安杰罗身上,能见到时代英雄的缩影。

  在曼罗斯克,安杰罗有幸遇上了少妇宝琳娜,在那里惟有宝琳娜面对死亡,气定神闲;并毫不犹豫地收留了这个衣衫褴褛的陌生男子;知遇之恩使绅士与淑女的邂逅成就为一段乱世情缘……

  当宝琳娜与安杰罗再次在逃难中相遇,携手冲破的士兵们的路障,在普罗旺斯广阔的土地上驰骋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心旷神怡起来:死亡的气息渐渐消退, 大自然张开了双臂拥抱着他们:

  湛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莽莽原野;普罗旺斯特有的橡树,迎风绽放的薰衣草,松树、法国梧桐……悠久历史的古堡……夜里,还能隐隐约约听到莫扎特的德国舞曲……一切如同两人怡然踏上了普罗旺斯浪漫的旅程。

  自古以来,普罗旺斯气象万千、风情万种, 但直到二十世纪末,英国人彼得·梅尔把他在普罗旺斯的生活体验,写成了《山居岁月》,登上英、美的畅销书榜,才使得普罗旺斯在世界名声大振。

  这是一段介绍普罗旺斯风情的文字: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内陆的丘陵地区,中间有大河“Rhone”流过,很多历史城镇,自古就以靓丽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令世人惊艳。
  整个普罗旺斯地区因极富变化而拥有不同寻常的魅力——天气阴晴不定,暖风和煦,冷风狂野;地势跌宕起伏,平原广阔,峰岭险峻;寂寞的峡谷、苍凉的古堡,蜿蜒的山脉和活泼的都会……全都在这片南法国的大地上演绎万种风情”

  在这位意大利革命骑士的悉心呵护下,宝琳娜一路上有惊无险;虽然所到之处,遭遇士兵的追捕, 居民们无情排斥,还有张开血口大嘴的黑鸦;宝琳娜因坚持折返寻找丈夫,陷入囹圄;安杰罗及时释救……

  返回宝琳娜故土,即将分手的那个夜晚,分别时的依恋与革命事业的牵挂相互交织缠绵;生与死的搏斗惊心动魄,峰回路转:

  染上瘟疫的宝琳娜滚下楼梯, 在地上痛苦挣扎那一刻也许是安杰罗逃难经历中最绝望、最慌乱、最无助的时刻,面对追杀奥地利人、面对曼罗斯克疯狂的居民, 安杰罗也未曾如此慌乱过, 整个夜里,为了与死神争夺宝琳娜,他失去了他保持一贯的矜持与绅士风度,解开宝琳娜衣衫,用酒、用不大熟练的土方、用双手在宝琳娜躯体搓揉,用力、用力……

  他终于第N次——挽救了宝琳娜。

  清晨, 宝琳娜家乡,安静、祥和, 村民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村口嬉戏;
  他们在村口遇上寻妻归来的劳伦,宝琳娜年迈的、富有的丈夫。

  故事嘎然而止。

  从此,常常会看到宝琳娜站在家门口,隔着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遥望另一个国度;或徜徉在小城阿克苏的街道上,寻觅安杰罗的足迹。

  一段患难经历变为跨越时空、绵绵无期的思念与牵挂

本文转自网易娱乐论坛我爱电影
TOP
18#

,<爱情重伤>,又译<烈火情人><毁灭>.是法国名导路易斯马勒(Louis Malle)1993年的作品.

  影片改编自约瑟芬哈特的成名作----以一位英国政客的口吻忏悔了他与儿子的未婚妻之间爆发的狂乱迷情.该书一经问世就在91年的文坛掀起轩然大波,舆论普遍作出负面评价,如新闻周刊批评其为"沉重的呼吸".只有"时代"杂志赞誉了小说"精雕细刻的语言DOUBLE_QUOTATION
.

  男主人公斯蒂芬弗雷明是一位英国国会议员,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一次鸡尾酒会上,他认识了安娜并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但不幸的是,安娜已是弗雷明的儿子马丁的女朋友和未婚妻.深陷迷情的弗雷明无法自拔,最终彻底毁灭了家庭和自己,身败名裂.

  影片情节比较简单,观众很容易把握其中的人物关系,也不难预测出剧情的走向.可以说题材比故事本身更有吸引力.但观众并不会感到乏味/晦涩/无聊---相反,你会被其排山倒海般的狂暴气势完全压倒,自始至终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为了表现人物关系的不和谐,人物心理的绝望/阴暗,片中的做爱场面不仅毫不性感而且没有美感,非常的粗砺,暴躁,近乎肉搏,对观众堪称一种折磨

  作为旁观者,尤其是已经深深被体制内化的旁观者,我们很容易对片中的主人公做出道德评判.比如说弗雷明对家庭责任的抛弃,对"占有"的欲望;比如说安娜对他人家庭的破坏,对两个男人的"勾引"...我们似乎在蜻蜓点水般的目睹了他人的毁灭之后重新巩固了自身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庆幸之余或感伤,或遗憾,或痛恨,或唾骂.但无论如何,我们是安全的,是堂皇的,是不被重伤的.

  当影片的结尾来临之时,很多年已经过去了.我们看到年迈的弗雷明提着一网兜水果,绕过异乡沉默的街角,打开了一扇简陋的门.他仍旧在世界上某个穷困潦倒的角落里孤独而卑微的活着.他看着墙上那幅当年与儿子和安娜的合影,说,“后来我只见过她一次,在机场偶然相遇.她没有看到我.她跟皮特在一起,抱着一个孩子,跟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

  是啊,跟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他说的如此平静,以致深深击中了我.

  时间.没有比时间更动人的了.

  在这之前,我们祈求天空风起云涌,我们搅动大海汹涌澎湃.在这之后,在时间如此猛烈的到来之后,我们却呆立在沧海桑田的遗迹之上,记起一个和别人没什么两样的女人.

  片中四位演员均非常出色.

  扮演男主人公斯蒂芬弗雷明的是一向擅长此道的英国演员杰瑞米艾恩斯.他的眼睛,皱纹,音调,几乎周身的一切都在表明他是一个如此有"故事"的人.看到他,我们就看到了毁灭,看到了矛盾,看到了挣扎.毋庸置疑,弗雷明爱他的家人,爱的"正常".但他狂爱安娜,爱的着魔,像大火寻找燃媒一样搜捕安娜,床上,地上,家里,街上,只要逮着了,就要烧个精光.如此恐怖而又如此悲哀

  扮演女主人公安娜的是同样老道的法国女星朱丽叶比诺什.她的演技收放自如,性格中有种水火交容的魅力,可塑性极强.在本片中她就像一个难逃诅咒的"吸血鬼"----脸色苍白,一裘黑衣,几乎每一次出场都光线晦暗,又无时无刻不为自己遏制不住的爱情出击而悔恨不已.她的那句经典台词可谓道尽人间无数:"受过伤的人最危险,他们知道如何幸存."("damaged people are dangerous. They know they can survive")

  导演间接的向我们揭示了她杀伤力如此之大的原因:“我出生在一个外交官的家庭,从小和父母四处漂泊,每到一处都要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语言.除了和哥哥相依为命,我一无所有。十五岁那年,在一次聚会之后,哥哥的朋友皮特吻了我。这件事情被哥哥看到了。于是,在我走进卧室的时候,哥哥闯了进来。他不能忍受我的成长,不能承受失去我的孤独与痛苦,于是他想永远地占有我。”十五岁的安娜把哥哥关在门外。“他在门外叫着,请求我原谅他,我只是听着。”安娜在哥哥的忏悔中入睡.清晨,当她推开房门,哥哥已经割腕自杀了."爱的重伤",使安娜从此学会生存.而她之所以决定和马丁结婚,却是因为马丁酷似她的哥哥.

  安娜的神秘过往是影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特吕弗的<朱尔斯和吉姆>中的凯瑟琳).她是个如此迷人的双面夏娃:既是受害者,又是侵略者,既脆弱又坚强,既依赖又独立,既自我保护又放荡不羁,她话音微弱,口音模糊,躲躲闪闪,懂得策略,让人想起她与家人在社交圈里频繁游走的童年经历.在一个场景中象征性的出现了螺旋楼梯,看上去似乎有意指涉她迷宫般曲折的过往和弗雷明的道德堕落

  1993年的法国凯撒奖提名比诺什为最佳女演员.

  全片最出彩的表演来自弗雷明之妻英格丽的扮演者米兰达理查德森(Miranda Richardson).这是一个需要有力支撑的角色,米兰达在不到弗雷明一半的出场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十分坚实可信的妻子形象.她把一个忠诚善良的妻子在遭到欺骗和背叛之后的巨大伤痛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对于我,是马丁;对于你,是安娜;可是,谁是她的最爱?你这算爱么?”“难道我们的结合是错的?”面对这样的诘问,任何一个观众都会为之动容.1993年的奥斯卡和金球奖给了她最佳女配角的双料提名.顺便一提,她在92年出品的另外两部影片<哭泣游戏>(The Crying Game)和<四月迷狂>(Enchanted April)中也有极为出色的演出,凭此三战三捷的战绩,当年的纽约影评人协会把最佳女配角的荣誉颁给了她

  另外值得一提的角色是弗雷明十几岁的小女儿萨丽.在影片狂暴的毁灭进行曲如火如荼的演奏之时,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安安静静的同一个小男孩展开并结束了一段关系.有几次我们看到她和新男友在一起,而那个男孩始终戴着耳机,两人几乎从不交谈.这些琐碎的片断连情节的副线都算不上,但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其中是怎样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男女之情是怎样不分年龄的惊心动魄

  路易斯马勒出生于1932年10月30日,是法国50年代崛起的新浪潮导演之一,其影片题材多样,几乎每部电影都力图探讨不同的领域.1995年11月24日马勒死于癌症.

  <爱情重伤>是马勒的倒数第二部作品(最后一部《万尼亚(泛雅)在42街口》),时年马勒已年届六旬,其激情肆意着实让人叹服.如他本人所说:"我活的越久,就越不相信思想,而是愈加相信感情."("The longer I live, the less I trust ideas, the more I trust emotions.")(文/stupidyoyo)
最后编辑brahms2005
TOP
19#

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电影的配乐几乎无一例外地好听。可惜我只有四张。

[upload=jpg]Upload/2005221137097630.jpg[/upload]
TOP
20#

朱丽叶比诺什是我所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人, 虽然不是很漂亮, 却很有气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