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蚂蚁博士拜年大贴:2004年鄙人购买唱片回顾展示100张 [复制链接]

查看: 66380|回复: 377
101#

我觉得很好,肥猫兄好久也为我整一张?感谢先!
TOP
102#

第五十五张:《古巴六人组合》

[upload=jpg]Upload/200522116294573739.jpg[/upload]

演唱:Vocal Sampling
编号:Decca 468 498-2
来自古巴的声音奇迹
  Vocal Sampling是什么?这是一支来自古巴的六人演唱组。翻译这个演唱组的名字有点难度,Vocal意为人声,而Sampling则是个很专业的词汇,意为电子音乐制作过程中的“采样”,也就是指收集和创造各种奇特的声音效果。事实上,这个演唱组从来不使用任何乐器来进行伴唱,更别说什么电子乐器了。他们之所以名为Vocal Sampling,无非是想说明其人声是多么的特别和非凡,合成在一起拥有前无古人的神奇效果。所以,在此我们不如将Vocal Sampling意译为“人声奇迹”比较准确。
  Vocal Sampling的成员都是只有20多岁的小伙子,这六位古巴大男孩原本都是音乐学院中非常有才华的学生,他们在哈瓦那音乐节上相遇,组队至今一直不断探究利用人声技巧来代替乐器演奏的无尽可能。1992年,他们被一位比利时制作人发掘,引荐到西方,受到极大瞩目。过去几年中他们频繁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做巡回演出,并在一些大牌艺人的音乐会和爵士音乐节中亮相,受到空前欢迎。2000年底,Vocal Sampling签约Decca唱片公司,这张名为《Cambio de Tiempo》的专辑,就是他们的最新录音。
  人声取代乐器不可思议
  在这张唱片中,Vocal Sampling用人声创造出的丰富效果,简直不亚于一支节奏强劲的加勒比乐队。他们的和声部分甚至可以取代一首萨尔萨舞曲中的所有乐器。鼓、沙锤、小号、键盘、贝斯、甚至长笛……都被他们神奇的“口技”模仿得惟妙惟肖。初听他们神乎其技的演唱,每个人都会吃惊得难置一词,因为他们的表演根本就不使用任何乐器伴奏,你却可以听到一支标准拉丁乐队中所有乐器非常逼真的声音。
  印象中,英国的“国王”合唱团也有用声乐代替器乐的绝技,相似的声音示范还出现在“人声魔术师”鲍勃-麦克菲林技惊四座的表演当中,不过,当你听过Vocal Sampling的演唱,你不得不承认,这支古巴演唱组制造的乐器“仿真”效果显然更加惊人。他们的人声所覆盖的音域范围更广,音色更丰富多彩,能模拟的乐器更多,技巧的难度也更高,这使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上天落地地将古巴舞曲的强劲节奏不可思议地用人声表达出来。
  迷人的拉丁节奏无所不能的效果
  在主唱和和声高度的默契下,Vocal Sampling令我们领略到源于古巴这个加勒比神秘国度中未经污染的节奏之魂。萨尔萨、恰恰、伦巴、波莱罗、颂、曼波等迷人的脉动,从他们嘴中吐露出来,是那么地富有原始的热力。由于拥有无所不能的声音表现力,加上浑身充满节奏的种子,Vocal Sampling除了表演传统的拉丁音乐和他们的原创作品,演绎起西方的爵士乐、雷鬼乐、甚至时髦的Hip-Hop也头头是道。这张唱片的结尾,他们甚至用人声玩起了古典音乐的“爆棚乐章”——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前奏!天哪,那贴地而行的“极低频”、那饱满而弹性十足的“大鼓”、那喷薄而出的璀璨效果,都真的是人的嘴巴里唱出的吗?!如果不是唱片中说明“本碟没有任何乐器伴奏,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欺骗”,我想打死你也不会相信这声音从头到底都是由人声制造的。唉!不服不行啊。你只能惊叹一声:Vocal Sampling的人声根本就是“非人”的!
01. Un son pa' cantar   (3:40)
02. Qu?Soledad (3:28)
03. Ay ! Venezuela   (3:02)
04. El cuarto de tula   (4:46)
05. Escaramujo (5:06)
06. Pirim pin pin   (3:39)
07. Mi Guantanamera   (5:32)
08. Ten paciencia   (4:24)
09. Canta la percusi髇 (2:58)
10. Melodia de la impaciencia   (4:49)
11. Pio mentiroso   (5:36)
12. Cambio de tiempo   (4:23)
13. Por Santiago   (3:33)
14. Asi hablaba Zarathustra (intro)   (1:51)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03#

第五十二张:FIM出品 宗教清唱剧《弥赛亚》(SACD)

[upload=jpg]Upload/200522115275628703.jpg[/upload]

女高音:尤里·肯尼
高男高音:保罗·艾斯伍德
男高音:马丁·希尔
男低音:马格勒斯·林顿
瑞典广播交响乐团 斯德歌尔摩能上能巴赫合唱团
指挥:安德斯·奥尔华尔
Fim SACD 039
这首乐坛巨作,音乐之纯高壮丽,使上至君主,达官贵人也需要在演奏到[哈里路也]乐段时,全部都要树立聆听。不论你是发烧友还是乐迷,香港所有音乐杂志的主编均同时间推荐。
清唱剧《弥赛亚》是巴洛克时期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亨德尔最为著名的作品,作于1742年,"弥赛亚"在希伯来语的意思是"受膏者"指上帝的派遗者,后来用作对耶稣基督的称呼。作品由亨德尔与查尔斯·詹南斯共同按《圣经》内容撰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督即将来临的预言和基督的诞生。第二部分表现基督的受难、死亡和基督的教义,从忧伤的合唱《看见神之羔羊》开头,以最著名的《哈利路亚》合唱达到高潮。第三部分表达了"以信仰拯救世界"的信念,以著名的咏叹调《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开首,结尾三个合唱部分分别是:《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颂赞和尊贵……》及合唱《阿门》。
整部作品结构宏伟大,历来是俣唱团艺术水平表现的必弗里德里克斯教堂(Adolf Fredriks)录制,声场效果非常好,人声温润,是一辑很靓声的合唱音乐。
TOP
104#

第五十一张:FIM《丝竹管弦》(XRCD2)

[upload=jpg]Upload/200522115162185076.jpg[/upload]

演绎:精英国乐团
出品:FIM 一听钟情
CD编号:FIM XRCD019
民乐是中国每一位发烧友都喜欢的音乐,其隐藏的文化底蕴与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每个人息息相关。而民乐的乐器音色、质感乐队音场都是试音的好曲子。FIM的这张“丝竹管弦”是我听过所有民乐录音中最好的一张。她具有最高级别的清晰度和解晰力,完全澄清透明的音色让录音的现场感惊人的真实;强横的动态就是在小型体系也有出色表现。这张CD的录音我认为是为“天碟”奠定新的标准,至目前为止,这张CD是没有缺点的。
第一首要听是TRACK 2“渔舟唱晚”与TRACK 14“阳关三叠”古筝与古琴独奏,这两首更是靓声到不得了,拔弦、按弦、琴腔发声的细节与空气感浓烈到不得了,筝声的清脆与琴声的古扑成为强烈的对比,但音色与形体绝对真实准确。而TRACK 3与TRACK 11的“夜深沉”“功夫”却是动感十足,是每一低音狂的至爱,鼓声干净利落,有劲头有延伸又易播!
(民乐器的录音和重放都具相当难度,琵笆、古筝、笛子和打击乐器等对高频和瞬态都有极高要求,使用XRCD录音技术的FIM CD唱片可以说是张张优秀,这张民乐唱片的录音和演奏水平之高更令人叹为观止)。
“丝竹管弦”中录制的民乐器演奏之逼真,细节之齐全,瞬态反应之优秀,堪称民乐中之极品!其中,第二首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让人百听不厌,更可作为测试器材之用,其高超的录音和演奏技艺表现出的乐曲似行云流水,如玉珠落盘;听过第4首中的扬琴和笛子后,才知道原来以前听过的唱片中扬琴只是弦响而没有琴体的共鸣,而笛子不是高频破了,就是没有空气感。
听过这张唱片,你的感觉应该是只有这张CD才真正表现出了民乐的真实声音!喜欢民乐的朋友绝不要错过此张CD,买下它如不亚于将最高水准之民乐演奏请进家中!而对于喜欢硬件的朋友,作为测器材的试音唱片,此张CD应好过你手中任何一张效果碟。
1. 大浪淘沙
2. 渔舟唱晚
3. 夜深沉
4. 草原牧歌
5. 鸭子拌嘴
6. 花节缘
7. 渔歌
8. 喜相逢
9. 功夫
10. 江河水
11. 湘地民歌
12. 汉宫秋月
13. 春江花月夜
14. 阳关三叠
TOP
105#

zjize 在 2005-2-22 12:59:24 发表的内容
唱片引进版也行,反正是送的,嘿嘿


惨,早知道你这么好打发,就刻录一张给你好了,更便宜,引进版的那张好象也要三十多元哟。
长老你的地址没有变吧?
TOP
106#

嘿嘿,现在的声乐学生?只要机遇好、家庭背景好、有点起码的底子,嘿嘿。
不瞒老兄说,我在川音也走读、实习过五年,还在首都美院、中音研修过一年,太了解现在的状况了————————
ABC的唱片马上就要到手了,嘿嘿,中奖了!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07#

第五十六张:普罗艺术《李祥庭——宋人词意》

[upload=jpg]Upload/200522212384526418.jpg[/upload]

继中国第一张古琴与箫即兴演奏专辑《唐人诗意》后,李祥霆先生历时一载,与「普罗艺术」合作推出了《唐人诗意》姊妹篇《宋人词意》。李祥霆大师在《宋人词意》专辑中演奏的琴与箫的完美配合给乐友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宋人词意》中有意识挑选委婉清幽、淡雅深切的佳句作为即兴演奏的题目,适应了现代人逐渐追求平和、闲适、陶然、宁静的心灵需求。
    这张唱片辑录了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宋代著名词人的《浣溪沙》、《清平乐》、《诉衷肠》、《水调歌头》、《雨霖铃》、《如梦令》等词牌,李先生遴选其中一句作为意念和动机,冥思入定,悠然抚琴。而其中的机趣在于,箫的合奏也由李先生一人完成,其演录古琴后,再聆琴操箫,所有闻者,无不感慨动容。
    中国艺术一向善谈通感,琴与书、画恰恰是音乐、文学与美术的勾连,那些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符号的经典词句,在李先生的音乐中被唤醒,并呈现出难以言状的画面效果。「雨打梨花深闭门」、「灯火阑珊处」、「小园香径独徘徊」、「误入藕花深处」等充满静谧的人文气质,也是嘈杂的都市生活中难得的一刻闲适。
    该专辑共辑录12首琴箫即兴演奏曲,据悉,大师正策划推出琴箫即兴演奏作品集《元人曲意》,让我们共同期待!
     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曲目:
01杨柳岸晓风残月
02小园香径独徘徊
03误入藕花深处
04清晨帘幕卷清霜
05灯火阑珊处
06斜阳独倚西楼
07垂柳栏杆尽日风
08雨打梨花深闭门
09新绿小池塘
10一棹碧涛春水路
11自在飞花轻似梦
12起舞弄清影
    (著名古琴家李祥庭的『琴与箫即兴演奏作品集』共有两集:【唐人诗意】与【宋人词意】)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08#

第五十七张:〈肖斯塔科维奇——节日序曲〉

[upload=jpg]Upload/200522213173813934.jpg[/upload]

肖斯塔科维奇: 《节日序曲》,安赛尔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EMI 75091,录音:布拉格鲁道夫音乐厅,1964年4月10日。
    1954年肖斯塔科维奇为庆祝国庆37周年创作了一首歌颂祖国所取得的胜利的管弦乐曲节日序曲,同年11月6日在 莫斯科大剧院由梅里克·帕沙耶夫指挥作首次演出。
  乐曲以热烈欢快的情愫,生动活泼的旋律及庄严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苏联人民庆祝胜利和欢度节日的愉快景象,演出后受到听众喜爱,从此,乐曲又被改编为管乐合奏曲,供广大的吹奏乐队演出之用。这首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时小号和圆号吹出光辉,雄壮的喇叭号音作为乐曲的引子,它以胜利的姿态把人们带进隆重庄严的节日欢庆场面之中。
  在喇叭号音又一次奏响以后,乐曲经过发展后进入呈示部,乐曲的速度也由开始的小快板变为急板,在圆号和弦乐奏出的背景上,单簧管奏出主部主题,这个主题取自作者1949年所作的 清唱剧《森林之歌》中的《让祖国披上森林外衣》,乐曲轻松活泼,充满生气,呈现出人们热情奔放的欢乐情绪。
  这个主题经由小提琴反复演奏后,由弦乐器,铜管乐器及木管乐器相继作了展开,造成欢腾热烈的气氛。不久,圆号和大提琴奏出宽广如歌的副部主题由小提琴和中提琴接着奏出后,木管乐器与弦乐作对答式的演奏。此后弦乐器的轻声拨奏把乐曲引到展开部,木管乐器奏出越来越响的音响,乐曲的情绪也因此越来越昂扬激动,汇合成欢乐壮丽的节日场面,以万众欢腾的景象结束了展开部。在接着出现的再现部里,略有变化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依次出现,在乐曲的结束部中重又出现引子中的喇叭号音,紧随其后的嘹亮的铜管乐器的乐音,把乐曲引入炽热的节日庆典的高潮,并以饱满有力的尾声结束全曲。
TOP
109#



长老,这张现在我这边难找哟,当时一经销商那里很有几张,我只买了一张,现在后悔没有全盘拿下,好还好多朋友的愿望哦(多人托我找)。
长老,我这边新华书店里有正版的引进版,要不要?我买来免费送你一张或者用我的给你刻录一张!嘿嘿!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10#

加肥猫 在 2005-2-22 12:57:39 发表的内容
请蚁兄先传上一幅自己喜欢的PP(越有趣越好),我来让PP动起来.


先谢谢肥猫兄,待我找定一张有趣的蚂蚁照片以后,就传上来麻烦你,谢谢了哦,事成之后唱片回报,嘿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