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gif]Upload/20052322343780283.gif[/upload
这套1978年的录音是基于萨尔茨堡的演出而制作的,这个录音可以说是《唐.卡洛》众多录音中的首选,原因在于这里的指挥及乐队、歌唱家的演绎都充满了戏剧震撼性,整个卡士构成了强劲的合唱队伍,令威尔第出色的重唱段落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Piero Cappuccilli演出了一名诚实而坚强的罗德里戈,长长的造句和浓郁的音色甚为诱人,将罗德里戈塑造得阴沉、内在,亦带点痛苦。只是在罗德里戈之死这一幕,你才发觉他仍要向前辈Tito Gobbi讨教,但已经够出色了!Agnes Baltsa灌录艾包力是她录音处女作,也是毕其功于一役之作,这里的艾包力狠辣、性格强烈,角色的心路历程充满说服力(深得卡拉斯遗风),“O don fatale”中惊天地的高音降C,成了她的showpiece。Nicolai Ghiaurov再次演菲力普二世,“Ella giammai m’ama”让人对这白发苍苍的老人,顿生无比怜悯。之后菲力普情绪失控下指责气质为淫妇,最后在大裁判官操控之下成为傀儡皇帝,由Ghiaurov演来得到全面、生活的再现。他或许未有Christoff的内在和深刻度,但当今一定是最佳的菲力普二世(此公已于今年6月2日去世)。相对之下,Raimondi演更重型的大裁判官,便有点轻飘飘了,但菲力普与大裁判官的一段重唱仍然具有最大的压迫感。Carreras是众多卡洛中气质最贴切的一个,直逼Stefano和Corelli,即便Domingo和Bergonzi 等也没能象Carreras般能这样出色地表达卡洛内心的伤痛和绝望。难怪,他和Baltsa能成为卡拉扬的御前亲兵。Freni的伊丽沙白,更是这版录音的升华演绎,伊丽沙白的高贵含蓄、郁郁寡欢、肝肠寸断,由Freni演来入木三分、如泣如诉。当她向Aremberg公爵夫人道别,唱出浪漫曲“Non pianger,mia compagna”时,表现出一位如此惹人怜惜的西班牙皇后;与卡洛的一首二重唱,更是绝望得感天动地、不能自已;最后一幕更为精彩,在大咏叹调“Tu che le vanita”中,Freni所表现出的伊丽沙白看破尘世、浓郁的思乡情愁、回忆往昔年轻时的梦、缅怀旧爱及至最后的心止如水,史上(即便Callas)再也没有哪位女高音,能唱得比Freni更深刻!而卡拉扬始终是整部歌剧的主角,尽管他采用夸张的速度、夸张的音量对比,却始终充满意味,充满英雄血泪。卡洛与伊丽沙白最终的分手二重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速度是接近死寂的缓慢(每位歌唱家在这里都要应付卡拉扬这种艰难的速度,也幸好每一位都应付下来了),在一片愁云惨雾中,一对漫长无尽的道别颇有梁祝十八里相送的情境。这或许不是威尔第心目中的情境,但无可否认,卡拉扬的演绎是最富戏剧味、最叫人感到这种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的。
[em26][em26][em26][em26][em26][em26]